如何做好分公司审计工作
首先是对集团公司的组织架构和管控权限进行梳理,主要是从人员和业务方面增强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在集团公司的组织结构中,内部审计机构应由总经理和董事会或其下设的审计领导,在行政上对总经理负责,在业务上对董事会负责,并建立向股东大会报告的渠道。国有集团公司一般可以由纪委书记直接管理,形成审计和纪检监察的合力,配合纪委监察部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内部审计部门不应过度介入具体业务的运作,并保持其在业务上的独立性;第二,加入内部审计协会和CIA俱乐部,与其他企业交流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日常运作和业务发展情况,借鉴其他单位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具体措施;第三,加强审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具体审计工作中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在做出审计职业判断时保持中立;四是增强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审计机构负责人和相关审计人员的薪酬、相关福利和晋升由董事会或其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决定。
二、规范审计工作流程,通过制度、职责和形式提高工作的规范性。
一是根据集团公司实际情况和内部审计工作需要,梳理审计工作流程,制定审计部门职责、部门内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二是制定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由公司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批准,通过制度确定内部审计的责任和权利;制定财务收支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建设项目审计、管理审计等审计操作规程和相关表格,规范内部审计工作实施标准,确保审计工作质量;三是进一步加强审计工作底稿及相关流程材料的审核,确保审计备案材料的准确和完整。
第三,整合内外部资源,做好沟通协调。
一是内部审计部门委托外部审计机构开展工作,需要监督外部审计机构按照内部审计准则开展工作,审阅工作底稿监督外部审计机构的工作;二是建立审计中介机构数据库,定期评估外部审计机构的工作,淘汰不合格的外部机构,定期更新中介机构数据库;三是积极协调集团公司各部门、子公司和审计中介机构做好年报审计工作。
四、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审计的服务作用。
第一,做好内部管理审计。对集团公司及子公司的采购部、生产部、销售部、R&D部、物流部、售后服务部、人力资源部等业务部门进行审计,检查各部门的职责履行情况以及与其他部门的配合和衔接情况;二是做好外部业务审计。审核集团公司和公司的业绩和效益、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市场维护和客户开发情况,评估经营水平;三是适度介入管理过程,与相关单位认真研究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当好参谋,提供好服务;四是参与公司合同等重要文件的审批。
五、加强审计过程管理,提高审计报告的有用性。
一是认真开展审前调查,全面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业务流程,识别重大风险,通过座谈、实地走访、研究相关资料等方式,编制初步调查指令;二是审计软件的应用,工作底稿的编制,减少时间的浪费,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为做好审计质量控制奠定基础;三是审计过程运用大数据分析,及时识别风险,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提出可操作的审计建议;第四,审计报告应简明扼要,简明易懂,充分考虑报告使用者的要求。
六、做好跟踪审计,建立问题和风险台账,明确整改责任。
一是建立问题整改台账,细化问题整改内容、时限、责任单位、责任人。被审计单位或部门是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审计部门承担监督责任;二是根据审计结果,完善公司和部门的风险台账,加强对风险事项的检查;三是将审计整改与集团公司绩效考核相结合,确保审计建议有效落实;四是根据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情况,建立风险项目清单,逐步实现从发现到防范的转变,及时进行风险预警。
七、开展专项审计调查,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一、收集问题线索,建立公司造假举报的联系方式,包括电话、邮箱等。,并通知客户和供应商对公司员工的欺诈投诉进行审计调查,采取措施保护举报人;二是对生产过程中的事故进行调查,明确责任,编写调查报告提交管理层,作为管理层决策的依据;三是配合董事会、监事会根据需要开展专项审计调查,提出意见和建议。
八、加强培训学习,提高业务技能,更新知识体系,将培训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
一是研究国家重大经济政策,熟悉公司所在行业的发展变化和公司内部业务流程;第二,鼓励内部审计师参加审计师职称和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的学习,按时参加员工的继续教育,聘请优秀的外部审计师来公司培训;三是加强业务培训计划管理,认真制定培训措施,定期组织审计法律法规、财税新知识的学习,定期组织审计业务交流,严格执行审计职业道德,不断提高审计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四是指定专人密切关注审计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财政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政府相关部门网站发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并组织学习;第五,加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与其他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建立联系,相互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