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径寻找创新药“水贩子”掘金路上

事件:2019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11.3在四川成都举行。会上,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市场规模已突破3500亿元,共有9个自主研发的1新药获批上市。

随着2015以来药品监管审评审批新政的逐步推进,审评积压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企业申报的创新药数量和批准的品种数量较之前有明显提高。

创新药物领域正在努力。

政策支持

2012年至2017年,全球医药市场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2%。据初步统计,2018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为1.17万亿美元,预计到2019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将超过1.2万亿美元。

国内医药政策环境正在推动医药行业从“模仿驱动”走向“创新驱动”。自2015年8月国务院“加快创新药物审评审批”顶层设计以来,从R&D到销售,配套激励政策层出不穷:

1)审评审批加速:创新药纳入优先审评后,直接缩短新药上市时间,加速新药盈利时间,变相延长新药生命周期,直接提高药企新药研发积极性;

2)医保谈判准入:新药上市后,可通过医保谈判进入医保目录,加快新药放量,未来动态调整可期;

3)配套政策:创新药物的配套政策,如上市许可制度、新药注册分类等,鼓励创新,尤其是“真正的”创新。2017-10两办出台“国36条”,鼓励创新更上一层楼。

加大资金投入。

2065438+2008年,中国医疗行业完成融资规模和数量大幅上升,创历史新高。从占比来看,在R&D投资和生产药品和医疗器械(包括创新药物、医疗器械和体外诊断)的占比大幅上升,创新药物项目融资额较2065,438+07增长65,438+002.7%。

寻找创新医学领域的“卖水者”

了解了创新药未来的发展趋势、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笔者认为创新药爆发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当然,作为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这样的行业出路一定是值得探索的。但是,我们没有在创新药企业自身上下功夫,而是另辟蹊径,寻找创新药研发道路上的“卖水人”——创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服务商。

什么是「卖水人」?这类公司为创新药公司提供药物评价服务。这类公司在大医药行业的定位是在产业链的前端。无论创新药物研发成功与否,这个领域都将分享未来创新药物研发的前端机会。简单粗暴的理解就是“掘金者”(创新药物开发企业)和“卖水者”(创新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服务商)的关系。

为什么我们更看好创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服务商?

核心原因是三点:1)高爆发业绩:频繁的鼓励创新药政策带来创新药热潮。只要国内R&D投入增加,就会转化为CRO等创新服务商的业绩爆发,17、18的走势会让业绩爆发异常激烈;2)业绩爆发的时效性:创新服务商的业绩在业绩爆发前医药公司开始大举投资R&D的阶段开始爆发;3)业绩爆发的确定性:无论创新药最终是否获批,创新服务商的业绩都会在创新药研发过程中实现,比创新药风险小。

「卖水人」在哪里?

该公司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服务的领先企业。主营业务为临床前药物研究服务和实验动物的繁殖与销售,其中临床前药物研究服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在床边安全评估服务领域,无论是设施面积、评估品种还是专业,公司都处于细分行业的领先水平。

目前业绩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作为国内R&D临床前外包的领导者,不断扩大产能,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在手订单充足的情况下,全年业绩可期高速增长。公司有大量未结订单,预计将在Q4或明年初确认收入,业绩预期有望进一步提升股价。

该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医药R&D服务企业,致力于为全球的医药公司、生物技术R&D公司和科研院所提供医药R&D外包服务。公司占据全球药物研发市场第三大份额,收入规模在CRO本土企业中排名第二,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公司主要客户基本都是世界知名药企,客户来源稳定,客户壁垒高。

(文章来源:巨丰财经)

郑重声明:发布本信息的目的是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