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西电展览公司经理。

吴语

职位:北京西电展览公司总经理

出生日期:1981年

籍贯:湖南

学历:高中。

创业经历:

1999,中央美院落榜。

1999,家装公司设计师。

2003年,西电展览公司成立。

2004年,三一重工德国展成功举办。

创业经历

2007年4月,德国巴伐利亚州慕尼黑正在举办世界工程机械展览会。在3000多名参展商中,一位来自中国的年轻人忙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因为国内知名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把3000多平方米的展厅全部交给了他。

从一次次的失败,到从无到有的努力,这个80后的年轻人有着怎样的魅力和勇气从数千家策展公司中脱颖而出,又是如何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空?他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传奇故事,更是一种奋斗精神。这个“中国民营重工业第一人”创造了湖南、中国乃至世界的多个第一,用他奋斗的一生诠释了另一个精彩的湖南人。

出身贫寒

吴语是湖南岳阳平江山区的一个苦孩子。在丘陵起伏的农村,吴语无数次描绘他心中的世界和梦想。艺术成了他一生的追求。

65438到0999,岳阳某艺术中专毕业,只身来到北京。当时他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考上中央美院。

生活从不停止战斗。

初到北京的吴语非常激动,因为他终于来到了这个他心中的文化圣地。这是他的梦想,指引着他的方向。然而,梦想是美好的,生活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尽管一再节衣缩食,吴语还是随身带了四五百元,没有经济来源,在北方漂泊的生活很快陷入困境。很多同行还在温室里做花。99年后,吴语已经在为生存而忙碌。

吴语一直以考上中央美院为目标,而三年三审三败的经历对于一个刚步入社会没多久的年轻人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在这种屡遭挫折的情况下,吴语没有恢复,而是振作起来,利用业余时间在绘画公司打零工,为了生活和梦想。

但是抄袭他人的作品并不是吴语的专长。他的艺术精神是创作有生命力的作品,而不是临摹。在吴语看来,像照片这样的商品画只能是照片,它的艺术语言是苍白的。三年来,吴语只卖出了一幅画。

生活的尴尬和压力,一次次不断挑战着这个追求艺术的年轻人。

在接受《百万瓦特》专访时,吴语是这样回忆自己的经历的:“我真的不想描述之前的各种痛苦,我想每个人都会有很多不同的故事,值得铭记。”

轻描淡写的地区已经过去了,那些日子在吴语的生活中已经成为过去,这种磨炼对他来说也成了一笔财富。

为了梦想破茧成蝶

失败的经历并没有改变吴语追求艺术的梦想

就在吴语挣扎求生的时候,他有了一个在家居装修公司工作的机会。仅仅是每月600元的工资和午餐,就让吴语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种好事会发生在他身上。

就这样,吴语误入了这家家装公司,成为了一名设计师。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吴语遇到了一个更大的问题。当时的设计师已经基本通过电脑操作完成设计,吴语根本不懂电脑,更不用说使用三维设计软件了。无奈之下,他只能画手绘效果图。但我没想到顾客更喜欢吴语设计的手绘图纸。

第二个月,吴语创纪录地赚了4000元。一年后,吴语成为这家装饰公司的签约王。当时,吴语把这种感觉描述为“发大财”。

真正的生活和梦想,对于这个年仅20岁的年轻人来说,才刚刚开始。

虽然家装可以赚钱,但这不是吴语的艺术追求。他的梦想不局限于一个固定的空间。他想去更广阔的领域,做自己的艺术设计。

此时,吴语已经有精力亲自体验北京的艺术氛围和文化底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观了北京的科技博览会。

在这次访问中,吴语仿佛闯入了一个全新的梦幻世界,每一个细节都深深吸引着吴语的注意力。他对这种新颖的展览手段、材料和方法产生了兴趣。思想在那一刻相遇碰撞,他一直在寻找和追求的艺术之门终于打开了。

2003年对中国来说是关键的一年,对吴语来说也是决定命运的一年。随着非典的到来,许多展览公司和装饰公司相继倒闭,但吴语觉得放手的时机已经成熟。

我把摊位当成舞台。

22岁的吴语,在展览行业的广阔舞台上,扛起一面为艺术而生的大旗,将自己的才华和无限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自古英雄出少年。吴语带着他的创意团队承接了三一重工的德国展。就本次展会而言,三一公司从高层到基层员工都非常重视,主要是希望通过此次展会体现三一的形象和中国工程机械的形象,所以三一公司在选择合作伙伴方面非常严格。在所有的申请者中,吴语是最年轻的。三一公司在投标之初,并没有把西单打造成一个很有竞争力的展览公司。

在吴语的设计方案中,提出将中国的汉白玉石材铺展在3000多平方米的展览面积的至少一半上。浓郁的中国风和沉稳的工业气质在吴语的整个方案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吴语一直在追求一种感觉——它可以是一束光,一种颜色,甚至是一个茶杯。它不需要刻意的描述,而在于能在其中立刻被理解的精神交流。

吴语为此次德国展所做的展馆规划设计深深打动了三一重工。可以说这不仅是一个成功的作品,也是一个非常有诚意的设计。吴语的计划最终获得了三一重工的批准并中标。

在展览会开幕前不久,吴语发现他把参展商的旗帜弄错了。身在德国的吴语非常焦虑。本次德国展是三一重工本年度最重要的作品。不能有任何差错,整个完美的设计不能因为这个细节而打折扣。我们做什么呢只有一个办法。拆了再做。德国工人很贵,一小时80欧元。吴语的经济能力有限,负担不起昂贵的德国工人工资。不得已,他只好带着一群男同事亲自上阵,熬夜苦干,终于在三天后的展览开幕前完成了会旗。

在展览结束时,事故再次发生。由于缺乏海外展览的经验,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吴语在德国展览即将结束时遇到了另一个问题。德国设的展位都是临时的,撤展的时候要花很多钱处理各种垃圾。在这方面,吴语还没有做好准备。当时收费标准是360欧元,也就是3600元一吨,几十吨垃圾比当时估计的五六吨多了十倍。这次德国之行变成了亏本生意,造成了更多的损失。

但就在展台即将拆除的时候,很多德国人看中了从中国运来的汉白玉石材。,纷纷提出购买要求。因为三一重工的展台设计新颖,功能实用,拆装方便。这样的表现让一个德国老板甚至决定用8万欧元买下整个二楼展厅作为自己的工作室。

三一公司品牌经理盛赞德国慕尼黑宝马展是历年来三一在国内外最成功的一次展会。

或许今年是吴语个人创业史上的奠基年,也是今天西电展览公司祭奠的一年。

在做展览的这些年里,吴语一直坚持一个理念,创意和品质缺一不可。用吴语自己的话来说,“我觉得我们做不了这种手术,因为如果要用这种很差的材料来做,很容易出问题。”虽然在京浸淫多年,但吴语始终坚持诚信的作风,始终以独特的态度和执着的信念追求艺术的真谛。

2008年,三一重工决定去美国拉斯维加斯参加一个展会。吴语当然是展览的最佳候选地。但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为了节省开支,三一重工将展会预算降低到了200万。就在吴语和三一重工谈好价格的时候,一家家装公司准备以百万以上的价格竞拍这个展会。这让吴语对他所从事的行业特别难过,但他又无可奈何。质量是不能用价格来衡量的,这一点在会展这个发展迅速、管理不善的行业中恰恰很难做到。

当吴语感到困惑时,一位客户要求吴语的公司建造一座纪念馆。地址是河南省贫困县兰考。花的时间很短,也没赚多少钱。吴语考虑后拒绝了。而客户也多次来看房,希望吴语能接手这个项目。原来,这个项目就是焦纪念馆。

正是这段经历,让吴语站在了另一个起点。吴语再次校准了他的航线。在经济危机的阴霾下,他准备慢慢退出那些临时性的展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那些永久性的展览上。博物馆是一个很好的市场。

事实证明了他的选择。从2003年到2009年,吴语的展览公司发展迅速,在几年内跃升至展览行业的领先地位。2009年,吴语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全球市场。

“我现在的理想是,比如说我要在三年内成为这个行业最大的公司,品牌影响力最大。”吴语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这样说道。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博物馆比例差距很大,而做博物馆需要很高的设计水平和文化知识,这对吴语和他的公司来说是一个挑战,但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28岁的吴语不是一个成功的画家。考入中央美院三年,屡遭失败。他在北京北漂时只卖了一幅画,赚了400元。但短短五六年,他从贫困线一跃成为年营业额近亿元的企业家,千万富翁。因为他很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此刻做什么最适合自己。

关于西方经典

北京西电展览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涉足展览行业10年。西电是国内资深的展示设计机构。十年来,秉承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品牌化的经营理念,逐渐发展成为一家跨国设计公司。

西电欧洲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亚洲总部位于北京。其业务范围覆盖中国并涉及海外,在拉斯维加斯、巴黎、莫斯科、上海、香港和广州设有分公司和办事处。在中国,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需要什么,我们广泛的联系网络将随时提供最佳的设计方案和服务。

公司成立65,438+00年间,致力于各大品牌海外展、大型展、大型车展专用展位的设计与建设,并逐步拓展到企业展厅的规划设计,博物馆、科技馆、规划馆的环境空间设计。我们在展览领域多年的经验和广泛的业务已在中国确立了领先地位,并形成了系统和专业的服务体系。

同时,西电更致力于与众多国际设计公司的交流合作,* * *共同发展。

无论以前、现在还是将来,设计都是与人类沟通的世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