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太阳债务违约事件对信用风险有哪些警示?

孙债务违约事件警示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评价企业信用风险最重要的因素。它还警告说,现金流分析在信用分析中比盈利能力分析更有意义。

1.行业景气趋势和发展趋势:评估企业信用风险的最重要因素。

短期利润恶化并不可怕,但长期利润低迷会逐渐影响偿债能力。加班利润是侵蚀现金流和流动性,损害偿付能力的典型案例。

如果行业呈现系统性恶化趋势,如产能过剩、产品供过于求、市场萎缩等。,虽然短期内企业利润恶化不会立即导致违约风险,但长期内企业利润可能继续恶化,侵蚀现金流和净资产,使企业逐渐陷入流动性困境,外部流动性支持将逐渐枯竭,最终暴露违约风险。因此,判断行业趋势非常重要。

以超日所在的光伏产业为例。光伏产业链包括“多晶硅-硅锭、硅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自2007年以来,中国多晶硅产能迅速扩大,电池产量占全球产量的40%。但下游光伏发电市场由于成本高、补贴政策高,发展缓慢。行业终端需求主要集中在德国、意大利、捷克、日本和美国,是典型的外向型行业。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欧洲部分政府调整光伏发电补贴政策,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多晶硅价格从2008年400多美元/公斤的高点连续暴跌至不到20美元/公斤,低于大多数企业的成本,这给此前大幅扩张的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和资金压力。

第二,与盈利能力分析相比,现金流量分析在信用分析中更有意义。

因为企业是用现金偿还债务,而不是账面利润,债权人无法分享企业利润增长带来的额外收入,只能享受固定的息票,所以信用分析不同于股票分析,它看重的是企业现金流的充足性和稳定性,而不是未来利润的增长。然而,利润对于信用分析来说并非完全不重要。如果企业利润继续恶化,现金流也无法独善其身。

应特别注意应收账款的风险。如果在不景气的行业,企业利润“异常亮眼”,经营性现金流表现与利润背离,经营性现金流明显差于利润,利润很可能虚增,主要依靠应收账款的增长。最终,这种模式很难逃脱坏账大量计提和业绩向下修正的结果。

超日发行11超日债时,行业整体处于低迷状态。但当时公司年报显示,公司盈利能力尚可,毛利率优于同行业大部分公司。公司的解释是,采用电站直销模式是为了保持比同行业更好的盈利水平。虽然公司凭借这种经营模式维持了账面利润,但这种销售模式下应收账款急剧增加,给公司带来了现金流急剧恶化,尾款风险增加。后续,正是这个问题直接导致了超日的业绩大变样:超日2011三季报显示,应收账款达20.9亿元,占总资产的35%,超日2011年末营业利润因计提坏账准备而减少。

654.38+0.07亿元,公司亏损;2012年,超日又因坏账准备和经营不善出现175亿元的巨额亏损。

一般来说,企业调整利润相对容易,但调整现金流相对困难。对于债券投资者来说,更需要关注企业现金流的实际表现,分析实际现金流与理论现金流差异的原因和趋势,判断实际现金流的偿债和周转能力,发现风险的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