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体系
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1.什么是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指由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机构或人员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进行的评价活动。内部审计有助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改善企业风险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现状目前,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的民营企业相对较少,即使建立了也因机构设置模式等问题未能形成内部审计氛围。主要原因如下:对于那些没有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的企业,主要是认识上的问题,或者是自身管理上的问题。一个是他们仍然认为内审是可有可无的。他们认为财务管理和审计制度是为企业内部控制和经营决策服务而设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不是价值创造部门,作用不明显,没有必要或可有可无;另一种是有了社会审计组织,就不需要设置内部审计。他们认为聘请了专业的社会审计机构来验证企业财务报表和相关会计资料的公允性,设立内部审计需要支付一笔机构和人员的费用,在经济效益上不划算;然后因为内部管理机构和制度不健全,还没有走出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内部制衡靠的是血缘亲情,没有科学的监督机制,甚至没有足够的权力单独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第三,民营企业建立内部审计的必要性。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了。经过相当的积累和发展,他们已经开始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各种矛盾也随之出现。一方面,大型子(孙)企业和分支机构大量涌现,管理层次提高,版图不断扩大,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家族制被打破,职业经理人被引进,外部人才进入企业管理层,两权分离使得产权所有者不直接参与企业管理,随时可能引发企业内部的信任危机。另一方面,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内部经营活动的分工越来越细。企业主不可能直接控制所有生产经营环节和相关经济活动,导致内部管理失控,漏洞增加,风险加大,效益下降。在企业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建立内部审计是必要的,因为内部审计可以在会计管理后再次被监督和控制;向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使其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或经营决策。同时,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否得到有效执行,也应该有一个公正的评价部门,通过监督检查,促进这些内部控制制度的顺利执行。这项工作最适合内部审计部门来完成。内部审计作为民营企业中超然独立的职能部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经济卫士”的独特作用。它可以通过独立、公允地审查企业财务报表和其他相关会计资料,评价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使企业的经济活动建立在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基础上,使民营企业经济健康有序运行。再者,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来看,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也是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需要。因此,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建立有效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体系,仍然是困扰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的难题。我们认为,在民营企业中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无非是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根据企业的不同性质和规模,明确审计机构独立于管理层,一般应由董事会等企业权力机构直接领导,并直接向权力机构报告审计结果。如有必要,一些超大型企业还可以建立审计委员会制度,内部审计人员直接受审计委员会领导,审计报告直接向委员会提交。对下属企业,确定其是否具有法人资格,是否派出专职审计人员或设立审计机构进行日常审计监督。当然,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也要考虑经济监督的必要性和企业内部机构的精简。其次,审计人员要根据企业规模和生产特点,配备相应的审计人员。审计人员不仅要熟悉会计、审计、税务、统计、计算机信息系统等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更新能力(综合模式http://www。)知识和运用新技术,并具有诚实的品德和进取精神。审计机构负责人(审计委员会主任)的选聘应由股东大会(董事会)提名任命,总审计师的选聘应由审计机构(审计委员会)聘任或选聘,还要求主要内部审计师有一定的实践积累。此外,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财务数据的处理和存储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必须配备具有一定计算机水平的审计人员。再次,制定颁布《企业内部审计条例》和《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内部审计工作制度、行为规范和报告制度,以及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能、权限、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使内部审计工作在制度上得到保障,做到有章可循。国家的发展依赖于法治,内部审计的发展也依赖于制度的管理。一个制度管理不完善的内部审计机构,很难对其下属部门和单位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尤其是制度建设薄弱的民营企业。只有建立和完善各项内部审计制度,才能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保证内部审计在民营企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最后,根据民营企业的经营特点,依据《企业内部审计条例》等法规制定具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程序应贯穿于审计项目立项、审计组织、审前准备、审计机关审计、审计报告、审计处理、执行反馈、档案管理和跟踪审计的全过程。由于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不同,审计目的不同,不容易确定哪些审计程序和方法是适当的。如果审核程序和方法选择不当,审核时间会延长,成本会增加;也可能遗漏一些重要的审计内容[1] [2]下一页“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来自:YJBYS,未能发现重大违法行为,未能收集充分可靠的审计证据,导致审计结论与实际不符,因此审计程序和方法的制定应具有可操作性。五、如何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现在,一些民营企业出于维护自身产权和自身发展的考虑,开始有意识地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然而,许多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的民营企业并没有很好地运作。主要原因是:内部审计机构不合理或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低的制约。如果这个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没有置于总经理甚至财务部门的领导之下,内部审计就会成为总经理的参谋和助手,不具有真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结果适得其反;否则,内部审计人员会受到自身素质的限制。一方面,面对复杂多变的审计内容,他们无能为力,束手无策。另一方面,一些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跟踪事件或害怕承担责任,故意放弃追查和揭露重大问题并提供与事实不符的审计结论。比如浙江省有一家大型民营纺织企业。虽然其年营业收入已达数亿,业务范围涵盖纺织、房地产、物流、医疗等领域,但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仍是家族成员,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是家族骨干。这实际上是无效的,没有实际的审计监督权,使得企业经营透明度不高,生产、经营、财务等数据和信息的可靠性极差,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水平。这样的企业往往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困境,甚至走向衰落。针对目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已经成立或正在成立的民营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内部审计工作:一是从思想上提高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使其真正看到内部审计监督和服务的作用。让他们了解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不仅仅是指审计国家政策法规的遵守情况,还包括对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和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执行效果的监督检查。这种内部审计具有强大的服务功能:通过调查、了解、评价、分析和判断,为决策者提出建议,促进管理,提高效率,发挥参谋和助手的作用;可以参与部分项目相关规章制度和计划的制定,发挥提供相关审计建议的建设职能;可以查错纠错,起到为本企业稳定发展保驾护航的保护作用;此外,更重要的是,内部审计还具有企业内部的制衡功能。“信任不等于监督”,只有超然独立的内部审计才能实施有效的制衡和监督。这些角色和功能是其他管理部门无法替代的。此外,内部审计还具有定期、及时和有针对性的内向服务的特点。内部审计人员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能够随时掌握企业的经济动态和信息,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出建议并督促纠正和改进。而这种随意的服务和监督,恰恰是社会审计组织所不能替代的。第二,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独立性和权威性是内部审计机构充分发挥职能的重要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应不受企业管理层的约束,独立客观地开展工作。具体来说,可以建立由股东会(或董事会)等企业权力机构直接领导的内部审计机构(或审计委员会),全面负责企业内部审计,明确规定审计工作不受其他机构(或人员)的干涉,同时保证人员、工作、经费上的独立性,以改变内部审计部门地位低下的状况,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第三,将内部审计纳入企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明确规定内部审计的权限、职责、工作范围和行为准则,使审计工作有章可循。只有规范化、制度化,才能淡化人际关系,使内部审计工作客观公正。建立内部审计的处罚标准,确立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职责,内部审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和考核激励制度。第四,加强内审队伍建设,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做好内审工作,要有一支作风过硬、技术过硬的内审队伍,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审自我考核办法,接受上级领导和企业员工的监督。同时,一方面要做好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做好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培训,包括网上培训和参加国家举办的资格考试。为了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如政策法规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经验、计算机水平、审计职业道德和工作职责等。第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目前,民营企业要想改造家族式企业文化,建设现代企业文化,重点是重新认识财富,让大家树立社会责任感。私企的财产虽然记在业主名下,但却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为企业创造财富,就是为社会创造财富。有了这种认识,企业就会有凝聚力,企业主与员工之间、“内部人”与“外部人”之间就会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从而营造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第六,积极拓展内部审计业务领域。为适应民营企业发展的需要,除继续做好传统项目审计外,应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增加经济合同审计、内部控制审计、资产重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等。内部审计的内容应由财务收支审计向建设性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转变,突出风险评估。总之,民营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更新观念,自强不息,自律自强,与时俱进,自觉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实现科学管理。只有这样,民营企业的路才能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