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人物|顾凌波:跟风追梦。

涉及

封面故事

顾凌波

安徽招标集团董事长

中国招标协会副会长

中国工程咨询协会特邀常务理事

合肥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

中国招标行业30年30大杰出人物

首届徽商奥斯卡“十大徽商名媛”

上海交通大学安徽校友会会长

对于安徽招标集团董事长顾凌波来说,她经历过事业单位靠行政垄断的金饭碗时代,也经历过商海沉浮。她经历了安徽省招投标行业30年的风风雨雨,也尝试了全过程工程咨询业态转型的艰难探索。她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招标行业需要浓墨重彩的代表之一。她是中国招投标行业大舞台上一个需要定格和聚焦的多彩身影。

常见她如凌波仙子,春风抚面,是江南诗中可写的婉约之美;但在风雨飘摇的商海中,她却始终沉着坚定;她在招投标咨询行业深耕30年,脑子里都是云卷云舒。

16她执掌企业的背后,有四年名校读书,七年大学任教,三年办公室培训,五年沧海桑田,六年卧薪尝胆。她正在完成一个完美追求与居安思危相结合的经典案例,任何人都难以复制。

虽然安徽招标集团已经成为全国招标采购咨询业创新发展的典范和标杆,每年都有很多经济发达省份的同行前来取经,但顾凌波仍不满足于眼前的成绩和行业地位,带着“小有作为,大有作为”的职业梦想再次起航,不断创新“救招”模式,向推动安徽咨询业发展、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全力出击。

来的时候还是顺着风走比较好。

每当安徽咨询大厦的设计蓝图推出,顾凌波的心中总会涌起创作的诗意和澎湃的斗志,激荡起一股激情和憧憬。她是时代的歌者,行业的冲浪者,改革的先行者。

不久的将来,在合肥滨湖新区省会板块一块占地约31.6亩的土地上,将建起一座全新的安徽招标集团总部大楼。不仅承载着顾凌波打造“省招”发展新格局、成为高端咨询行业领军人物的梦想,还吸引了全国各地优秀的咨询企业和人才聚集于此,成为安徽省独具特色的以工程咨询全过程为主体、其他咨询业态相互促进的咨询业崛起的集聚园区。

当顾凌波脑海中的这个无限想象空间正在加速变成现实的时候,似曾相识的画面又出现了。

2008年,也是顾凌波成为“掌舵人”的第三年。当时她正和管理团队* * *,在规划新的办公楼,也就是安徽招标集团的大楼。

在她耳边,响起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当时公司所在的仁和大厦位于长江中游,交通便利,员工只有几十人,那里需要一万多平米的写字楼。再加上对招标代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质疑,对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的担忧,很多人觉得太折腾了。”

但是,她很坚决。企业的成功源于持续的创新和变革,而不是保住工作。企业要想有跨越式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承载梦想的平台,所以公司需要有自己的办公楼。

事实证明,如果没有超前意识,就没有信心整合同行,形成后来的安徽招标集团。顾凌波的信心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来自于自己的创业经历、对市场的准确预测和对行业的深入研究。

"我职业生涯的头十年是在不断的折腾中度过的。"1984年,顾凌波从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工程专业毕业后,选择了留校任教。7年后,为了照顾家人,她选择回到合肥,调入原安徽省经贸委省机电设备招标中心。

作为安徽省直属事业单位,靠政策垄断吃饭,当时工作量并没有饱和。本以为心满意足的生活会让她的岁月安静下来,她却因为太“闲”而不知所措。她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停薪留职,从而开启了一条不可预知的下海经商之路。

但是,她精益求精,哪怕从零开始,也要做到最好。不到三年,她成为安徽省知名的手机和通讯设备供应商。

就在她的生意即将铺开的时候,她接到了单位的通知,停薪留职政策取消了。在家人的劝说下,她选择了回原单位。

即使回归之后,顾凌波也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

1999,刚回到原单位,她发现事业单位固有观念比较落后,办公设备早已落后于时代。她还记得当时的开标记录都是手写在黑板上的,电脑、投影仪等必要的办公设施都没有使用...

另一方面,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机电产品国际招标管理办法》的正式颁布,今年的招标行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认识自己的是英国人,战胜自己的是男性。顾凌波的市场意识一直敏锐而强烈,是因为他的下海经历。“行业所有的起起落落,最终都要交给市场。逆水行舟,可以一口气退到千寻。”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她早已习惯了这个禁令。

于是,她主动要求领导更新办公设备,统一制服,建立绩效工资制度,让员工有竞争意识,调动工作积极性。

顾凌波的主动、创新、变革,让她在单位迅速脱颖而出,所领导的业务部门业绩始终名列前茅...终于,在物改企的大潮中,她得到了正式上阵的机会。

2005年,因经贸委撤销,安徽省机电设备招标中心划归安徽省机械设备局管理。此时,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注册,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正式成立。也是在这一年,安徽国际招标有限公司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顾凌波出任总经理,从而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新时期。

成为总经理后,顾凌波带领她的团队开始了新的发展征程,突如其来的外部变化让她措手不及。

2006年8月25日,合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合肥市招投标市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招投标管理的意见》,确立了“一委一办一中心”(招投标市场管理委员会、招投标管理办公室、招投标中心)的组织架构。

这意味着,合肥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原本属于不同监管部门的各类涉及政府投资和公共资源的交易行为,必须在招投标中心平台进行交易,接受合肥市招投标市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统一监督管理。

“当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企业管理者要有足够的敏锐性和勇气,带领企业进行重大的战略调整和变革,脱离旧的发展模式,走上新的发展道路。”顾凌波和她的管理团队清楚地认识到,企业发展的唯一出路就是走出去,积极拓展市场。在走出去的征程中,安徽国际招标公司选择了下沉县域市场。

就这样,一些中层业务骨干成了先锋,被派驻到县里。首先,不计成本地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他们的专业能力很快得到充分认可,逐渐打开了县域市场。

为了更好地保证业务人员有足够的精力为客户服务,公司组建了一支小型车队。每天早上,总有几十辆车在招标楼门口集合,前往全省各地。专职司机年均行驶里程接近654.38+万公里...在戴岳的坚持下,公司终于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2010按照安徽省政府的要求,由安徽省国资委牵头,以安徽国际招标有限公司为基础,整合两个事业单位和多家企业的资产和人员,组建安徽国际招标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集团整体搬迁至现办公楼。当大家坐在崭新的办公室里,感受到现代化、信息化的办公环境时,都感到自豪,对集团的未来前景充满信心。

居安思危,敢于弄潮儿,唱响大风。

当一个企业成为集团,当它成为省内一流,当员工和社会对企业的期望越来越高,“掌舵”的压力就更大了。在顾凌波看来,发展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发展终将回归本质。咨询企业的本质是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咨询服务。

虽然集团招标代理业务已做到全省第一,但在工程建设中,招标只是项目实施的一个环节,从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到工程设计、勘察、造价、监理,缺一不可。"单一的服务不能更好地体现为顾客创造最有价值的服务的目的."此时,顾凌波提出了“一业强身,多业融合”的发展战略。

当时纵观安徽省造价咨询行业,虽然从事造价咨询业务的企业很多,但“小而散”、同质化低价竞争、人均产值低的问题突出。不仅如此,很多造价工程师不愿意工作,造价公司外包导致行业缺乏管理和培训体系。“当时全国成本百强企业中,安徽省没有一家上榜。”她回忆道。

在行业的混乱中,顾凌波看到了机会。2014年,她决定成立集团成本事业部,打算用自己的思路在这个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首先,她挑选了一位业务能力强的同志担任事业部总经理;然后招募一些有经验的认可企业文化的专业人士加入团队;同时招聘大量优秀毕业生进行实训。

“除了提升团队的专业能力,我更注重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工作态度。"她透露,经过3年的努力,2017年,安徽招标集团性价比冲到全省第一,连续4年保持榜首。

工程造价只是开始。

2015年,集团成立PPP咨询研究院,使PPP咨询业务走在全国前列,使安徽招标集团开启了咨询业务发展的新里程碑。

截至目前,集团PPP咨询业务已从安徽省走向广东、浙江、江西、湖北、四川、河南、河北、陕西、甘肃、新疆等地,实现了真正的“走出安徽”。服务项目450多个,累计项目投资超过7185亿元,连续多年位居财政部仓储机构绩效前四,多个项目入选财政部示范项目和国家发改委典型案例。

顾凌波举例,霍山县互联网internet plus)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得到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第九督查组的充分肯定,《人民日报》发表专题报道并点名表扬。

2016年,集团利用产业互联网优势,以实现数字化招标采购为愿景,成立了安徽质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短短五年时间,优质矿技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蝶变,助力集团转型升级。

采购商超过250家,注册供应商超过45万家。作为全国首批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试点单位,优质矿科技成为“安徽省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荣获“全国十大电子采购平台”、“安徽省工业互联网十大优秀案例”等荣誉。

2017,集团成立投资咨询研究院、产业咨询研究院、国兆工程咨询公司...在横向延伸产业链至投资咨询、金融债务咨询、设计咨询、招标采购咨询、造价、监理一体化等细分行业后,纵向发展跨界产业互联网、政府咨询等新型咨询服务,涵盖规划咨询、投资咨询、工程造价咨询、BIM咨询、工程监理的一体化服务。

此时,招标集团已经真正实现了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附加值的咨询服务。

投机与变革,青山环绕千帆。

作为16的企业“掌舵者”,顾凌波带领安徽招标集团从一个20多名员工的事业单位一路疾驰,成长为拥有700多名员工、全国领先、省内领先的大型高科技综合咨询企业,成为安徽省全过程工程咨询领域的开拓者和探索者。

集团运营数据显示,安徽招标集团每年招聘咨询项目近万个,年咨询业绩超过2000亿元,招标采购、PPP咨询业务走向全国。投资咨询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咨询甲级专业信用证书7个,乙级专业信用证书3个,1甲级专项信用证书;同时具有建筑设计、监理等专项资质。

“过去的成功源于我们从不固步自封,不仅善于抓住机遇,而且有强烈的危机感。”就因为你是全省的“老大”,你就不知道还有汉人。她认为,每个部门都应该以全国的优秀企业为基准,寻找更多的出路。

这时,全过程工程咨询行业开始出现。在工程咨询的红海中,顾凌波终于找到了一片蓝海。

过去,由于资质的分割和碎片化,我国工程咨询普遍处于“碎片化”的服务状态。

直到2065438+2007年2月,为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完善我国工程建设组织模式,提高工程咨询服务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完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发展工程咨询全过程。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涉及投资决策、工程建设、运营等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各类型的咨询服务,如规划咨询、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招标采购、投资控制、工程监理、项目管理、合同法律事务、中期评估、绩效评价等。咨询服务的整合模式可能成为一片蓝海。

随后,全国近20个省份开展了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试点企业数千家。

安徽招标集团就是新生力量之一。2018年,集团以安徽省首批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单位为契机,步入全过程工程咨询领域,全面开启招标集团转型升级之路。

由于提前布局,投标集团有实力进军全过程咨询业务。结合集团业务特点,他们确立了“以项目管理为主线,以投资控制为核心,以过程控制为手段”的咨询理念,实行全咨询决策委员会领导下的总顾问(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倡导按照“1+N+X”全过程咨询服务模式开展具体业务。

短短两年多时间,集团中标近20个全过程咨询项目,累计实施项目总投资超过6543.8+0.8亿元。

虽然集团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方兴未艾,但在顾凌波看来,作为一种国家鼓励和倡导的建设工程组织模式,全过程工程咨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顶层设计层面,以开放包容的机制和理念,鼓励咨询企业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变,进而从“竞争战略”向“生命战略”转变,培育一批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

在行业层面,地方政府和业主对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的认识差异很大,接受程度参差不齐。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内容与业主、监理职能交叉等问题亟待解决。

在企业层面,安徽招标集团要继续坚持人才战略和价值服务理念,不仅要将集团打造成为安徽省咨询人才高地,还要拓展业务业态的深度和进度,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成为政府和企业在咨询领域的智库。

咨询业是一个城市承载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产业。安徽省已经到了需要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对咨询业的需求不断增加。合肥的咨询业产值与同属于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南京相差甚远,而咨询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是人。大力发展咨询业一定是方向,一定有前途。

害怕危险的人是安全的,害怕死亡的人是活着的。顾凌波强调,安徽招标集团要做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智库,在优化营商环境的道路上,在“双招双引”的政策环境下,当务之急是要及时。

鼓吹笙,人尽其才。

完美,是顾凌波人生字典里最常见的一个词。对自己要求完美,从化妆到生活;对单位要求尽善尽美,因为她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对未来要求完美,因为她觉得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能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她说,正是有了梦想,才会追求完美,才会有突破,才会严于律己,才会有卓越。

回顾过去,每一个闪耀的坐标,每一步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源于16年她对人才梯队的不懈选拔和培养,她在背后倾注了大量心血。“企业和员工是双向选择,相互成就的。想要有所成就,不能靠一个人的努力。你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优秀团队一起努力。我的目标是团结大家,一起努力。”她说。

从她担任安徽国际招标公司总经理的第一年开始,她就决定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招聘人才。她谢绝了很多关系户介绍的人。在那个“有资源有人脉”就等于有生意的年代,做这样的决定是很“另类”的。

爱才敬才是公司很多人对她的了解。她在公司最亲力亲为的就是人事招聘。10多年来,公司几乎每一个员工最后都被她录用了,大家都很欣赏她识别候选人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选拔人才,她亲自到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多次举行招聘宣传,动员优秀的安徽学子为家乡做贡献。

“我们是人力资源密集型行业,优秀的人才是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的基础。任何行业都可以做出精彩的事情,关键是怎么做,谁来做。因此,挑选好苗子,用心培养,让他们与企业共同成长,成为企业的核心人才,可以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在它看来,优秀的人是被激励的,而不是被管理的。选拔有正念的年轻人很重要,但对员工尤其是年轻员工进行挫折教育更重要。要宽严相济,容忍个性,不容忍懒惰。这就是管理者的格局和胸怀。

“企业的领导者代表着企业的气质,决定着企业文化。”除了人才培养,她还要求管理团队要有胸怀和格局,目标一致,团结协作,不断进取,为员工树立榜样。“现在的年轻人有无限的可能性,他们有想法,有想法,有活力,管理者的思维和工作方式也应该不断改变,与时俱进。因此,要建立廉洁正直的企业文化,让努力工作的员工感受到公平,看到希望,让进取尽责成为一种习惯。"

在全体员工大会上,顾凌波曾对年轻员工提出12字职业发展要求——“走好路、练好功、找准位、谋发展”,既是对员工的殷切期望,也是分享人生的成功经验。

乘风而行,在云帆郊外尽情梦想。

“工作很快乐。和很多同龄女性相比,在我这个年纪,还能有一个工作的舞台,能和年轻人一起工作是我的幸运。我并不孤单。我的使命是建立一个高尚的企业,成就一批优秀的员工。”顾凌波认为,一个高尚的企业,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改善行业生态环境,多年来,她和她的团队一直为国家和地方招标制度的完善出谋划策,从受邀参与国家招标投标法的修订和讨论,到参与多项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编制。

2019集团荣获中国招标协会颁发的“促进行业发展突出贡献单位”奖章,充分肯定了顾凌波及招标集团的社会价值和责任。

在2020年集团总结表彰大会上,她正式宣布了集团未来五年的发展愿景:继续以推动行业发展为使命,努力打造全流程工程咨询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生态圈。“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需要做的是和大家一起筑梦,一起奋斗,一起实现。”

流水不争第一,却生生不息。一个企业的发展,要有长远的观念,比耐心、毅力、决心更好。在复兴梦想的路上,顾凌波,一位与时俱进的美女,将带领她的团队永远追逐梦想...

原文发表于《徽商》杂志2021七月号。

文|本报记者邵萌摄|孟莉

制作|于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