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是赚钱的公司活不长?
一个组织的存在必须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换句话说,组织的目标应该能够激励员工。另一方面,一个企业只知道赚钱也是不对的。如果一个组织只知道如何赚钱,它不会有太多的激情和欲望。当然,金钱的回报是一个组织或公司效率的标志,但这不是企业生命的意义。
比德·卓克多年前就提出了“经济动物”的理论。他说,赚钱对公司来说相当于氧气。没有氧气当然活不下去,也就是说赚钱很重要,但是生活的目的不是在这里喘口气。所以对于一个组织,一个企业,我们想问的是有没有意义,它的存在有没有价值,对社会有没有贡献。衡量一个企业的价值,要看员工如何评价这个企业,是否会因为在这个企业工作而感到自豪和激情。
壳牌石油公司是一家高度分权的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行业的动荡之后,人们发现,帮助管理者理清他们的假设,找出这些假设的内在矛盾,并通过新的假设和新的战略进行思考,是优秀竞争优势的源泉。
壳牌石油的几个特点使它成为实验心理模型的良好环境。它最初是由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和总部设在伦敦的壳牌运输贸易公司于1907组建的跨文化公司。壳牌石油目前在全球拥有超过65,438+000家运营公司,由不同文化背景的经理领导。
这些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分支享有高度自治权。当壳牌石油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它的经理们必须学会通过共识来运作,因为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不能把他们认为正确的东西强加给其他国家的同事。当壳牌石油发展壮大,变得更加全球化时,建立跨文化共识更为重要。然而,在动荡的20世纪70年代初,壳牌石油共识管理的传统遇到了瓶颈。他们开始对真正的共识有了新的理解,那就是,它必须建立在一个共同的心智模式之上。壳牌石油公司前高级策划PierreWack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多篇文章。他回忆了壳牌石油对心智模型的探索:“除非我们能够影响重要决策者对实际情况的心智印象,否则我们对未来的看法就像泼在石头上的水,无法凝结。”
那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和能源危机开始的前一年。在分析了石油生产和消费的长期趋势后,瓦克发现壳牌石油经理所熟悉的稳定和可预测的市场形势正在发生变化。在欧洲、日本、美国越来越依赖石油进口的同时,伊朗、伊拉克、利比亚、委内瑞拉等石油出口国的石油储量日益减少,沙特甚至已经到了产油的极限。这些趋势表明,石油需求和供应的历史稳定增长最终将转变为长期供应短缺、过度需求和石油出口国控制的卖方市场。壳牌石油规划者预见石油输出国组织最终会带来变化。所以他们说服了绝大多数的壳牌石油经理,让他们意识到这个即将到来的巨变,并在决策上做出一些改变。
还有BP。理论上,它只需要卖石油和天然气,但如果它认为自己的目的是从油井中泵出石油,它就永远不会成为新能源转换的领导者。因此,在过去十年中,它在太阳能领域的投资最多。它投资这个领域并不赚钱,但它知道必须投资这个领域,它是出于狭隘的短期行为。成为“新能源转换的领导者”代表了一种企业价值观,能够被员工接受并为之奋斗,让BP员工充满激情。
汉诺威总裁说:“传统威权组织的信条是管理、组织和控制,学习型组织的信条将是愿景、价值观和心智模式。一个健康的企业将是一个能够以整体的方式将人们聚集在一起,并为现在的任何情况开发最完美的心智模型的公司。”和他在公司的同事一起探索心智模型的过程和壳牌石油一样漫长,但几乎在每个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英语中的“公司”一词是从法语中引进的,意思是“每个人分享一条面包”。汉字中的“商”字,意为“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所以东西方其实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在探索生命的意义了。大家有这样一个机会,一起做一件事,这就是做生意的意义。如果我们都聚在一起好好干,我们就有足够的氧气继续干下去。
企业虽然有自己的理论城堡,但它也是一种实践活动,是一门艺术,当无穷无尽的管理活动与丰富多彩的管理艺术相结合,管理就成了生活。生活需要激情,管理也需要激情。因为激情可以把人隐藏的愿望变成动力,不断激励人前进。所以,我们也称激情为“点燃理想的火种”,它有着巨大的推动力,让管理者不得不对它刮目相看。自然,关注自然,重视自然,研究自然,已经成为当代管理的新趋势。
要明白,激情管理的基础是“爱、快乐、创新”。任何管理思想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也正是通过这些价值观传递新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逐渐有意识地改变人们的行为。因此,激情管理可以通过为个人发展创造宽松的人文环境和无限的企业氛围,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使企业中的每个人都充满激情,不断创造新的业绩,真正达到“激情成蝶”的境界。对于企业来说,要让员工充满激情,需要靠文化,靠理念,靠具体措施。
当然,在今天人们广泛讨论企业文化,试图让自己的企业发挥文化优势的环境下,需要明确指出的是,企业文化体系不仅仅是人们感受到的表面的东西,比如公司员工的活动,各种公司的福利组织,口号等等。,还包括影响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对企业忠诚度的一系列企业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包括员工在工作时所享受的幸福指数,公司上下级与同行的和谐关系指数,管理者和员工在为公司工作时感受到的心理和精神安慰。
与西方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文化体系具有比较优势。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逐渐影响了中国的许多企业家,它们正在使中国的企业管理更加灵活,我们可以称之为人性化管理。我认为,在当今世界发展趋势下,一个企业的竞争力或活力并不完全来自于工资和奖金的激励,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员工对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认同和对自己企业的荣誉感。在这方面,刚性管理只能起到负面作用,而柔性管理前景广阔。
企业存在的意义在于成长。但是企业的成长并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成长,也无法避免企业成长的损失,所以企业成长的真正命题在于如何保持活力。企业只有保持活力,才能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