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解读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报告?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越来越优秀的投资者,尤其是股票投资者,你必须掌握一些财务分析的基本技能和技巧。优秀的财务分析能力不能保证我们投资的成功,但可以帮助我们大大提高投资的确定性,从容应对市场波动。这次分享的内容主要安排在股神罗斌的每周投资日记中。

罗斌简介:青岛人,男,1972左右出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或上海财经大学或同济大学。毕业后在电子信息公司或研究所工作。大学开始投资股票。起初,他们和大多数投资者一样,捕风捉影,热衷于短线投机。而且对趋势和热点的把握和判断也有一定水平。我炒股10年左右,整体收益率不尽如人意。我也伤害了很多信任我的粉丝。2003年,我突然顿悟:为什么不能像投资实业一样投资股票?随着逐渐转型为深度价值投资者。我从2006年5月开始在新浪博客上写每周投资日记。基本上我会每周记录一次我对证券市场的观察和对我关注的股票的分析,还有我的持仓和盈利情况。

从2006年到2013年,当罗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时,他不得不关闭了自己的博客。在近8年的时间里,罗斌每周写一篇约66万字的投资日记。幸运的是,有人一直在整理罗斌的投资周记,我们偶然发现了它。罗斌的投资周记被指定为每个彭锋财务规划公司顾问的必读书籍。今后,我们将在周记中精选一些内容,不定期与读者分享我们的研究经验,敬请关注。

罗斌已知的公开表现如下:

1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66.49%,10年的总投资回报率为163倍。

当罗斌先生在2004年左右成为全职股民时,他最初的本金不到20万,是00年的163倍。到2065,438+03,他应该至少有3000万资金。2065,438+08,罗斌先生有一个做慈善的股票账户,账户市值接近1亿。成为亿万富翁后,罗斌先生成了世界公民。他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世界各地旅行,经常在微博上发布一些新闻。本文中所有的风景图片均由罗斌先生拍摄。罗斌先生的摄影技术还不错,主要是风景真的很美。

正确解读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1,每股收益(EPS)

EPS是投资者最关心的指标,EPS=净利润/总股本。通常,每股收益的增长率越高,股票就越有投资价值。在研究这个指标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EPS,它能更客观地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正常经营损益以外的一次性或附带性损益,如资产处置损益、临时补贴收入、新股申购冻结资金利息、合并价差等。衡量股票的市盈率(PE)时,要以扣除的EPS为基准。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非经常性损益可以忽略不计。第二,要结合公司股本的变化来看EPS的变化。很多公司会继续送股,拆分股本。比如一只股票高送转,每十股送十股,公司总股本会翻倍,但公司的营业额和净利润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那么EPS会突然下降一半。所以我们在看EPS数据变化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权益的变化。

2.股本回报率

ROE=每股收益(EPS)/每股净资产(NTA)。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净资产收益率越高,公司赚钱能力越强。值得注意的是,ROE不能只看一年,因为有些公司可以通过特殊项目来改善EPS,所以看几年(3-5年)才能得出正确的ROE是合理的。另外,最正确的方法是不要计算每股收益中的非经常性损益。一般来说,净资产收益率为15%的公司是高盈利的。如果低于12%,公司的成长性并不太突出。但是,如果ROE过大,就要小心了。例如,一家公司的净资产(NTA)过去是2元。连年亏损,NTA只有0.2元,然后生意突然好起来,公司开始赚钱,实现了0.1元的EPS。如果按此计算净资产收益率,则为50%。这样的ROE具有误导性。

3.销售净利率和销售毛利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反映每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用于衡量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企业在增加销售收入的同时,必须相应地获得更多的净利润,才能保持销售净利率不变或提高。销售净利率可以分解为销售毛利率、销售税率、销售成本率和销售期间费用率。一般企业的标准值为10%。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表示每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有多少钱可以用于各期费用和利润形成。销售毛利率是企业销售净利率的初始基础,没有足够的销售毛利率就无法形成利润。企业可以按期分析销售毛利率,从而判断企业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的发生和比例。一般企业的标准值是15%。

4.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流动比率代表企业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综合能力。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比率越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弱。但如果比例过高,则意味着企业可能不善于负债经营,经营者过于保守,会导致企业短期资金的利用效率较差。速动比率代表企业用速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综合能力。速动比率通常用(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来表示。速动资产是指从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等变现速度最慢的资产后,可直接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部分。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更能代表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一般来说,流动比率是2: 1,速动比率是1: 1。

这两个指标从静态分析的角度反映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分析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非常重要。因为企业只有拥有足够的流动资产来偿还债务,才能保证债权人的资金安全,使企业的信用管理进入良性循环。企业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些指标识别企业的财务状况,进一步判断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当然,在使用这一指标时,也要注意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只是反映企业在某一时间点的状态。孤立地分析静态指标,会片面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影响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正确评价。分析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还应结合其他相关因素,如非融资性现金流入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利息支付倍数等。

5.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回期越短,表明应收账款回收越快。否则,企业的经营资金在应收账款上就会过于呆滞,影响正常的资金周转。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表示企业的销售状况和存货资金占用情况。一般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对应的周转天数越少,说明存货资金周转快,对应的利润率越高。库存周转慢不仅与生产有关,还与采购和销售有关。因此综合反映了企业的供、产、销管理水平。存货周转率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周期有关。生产经营周期短意味着不需要储备大量的存货,所以其存货周转率会相对加快。因此,在评价存货周转率时,要考虑各行业的生产经营特点。

6.每股经营现金流和自由现金流

现金流量是所有财务报表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主要记录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接受服务、缴纳税款等活动的现金流量,也反映了主营业务的现金收支情况。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总股本。目前很多企业通过牺牲现金流来达到资产增值、营业额增加、利润增加的目的。这类企业短期内可能会有一些虚假的繁荣,但最终肯定会因为现金流不足而造成经营大起大落。利润表上的利润可以通过增减折旧或暂不记录坏账来改变,但同时修改利润和营运资本项目就没那么容易了。公司宣布破产前,净利润连续多年为正,并不少见;但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总是在破产前几年开始恶化。如果我们密切关注公司的经营现金流,我们就可以预测公司的风险。

企业的净现金流量为负通常有两种可能的原因。一种是企业经营亏损,导致资本支出大于资本收入,产生负现金流。还有一种可能是,企业虽然盈利了,但是钱没有及时收回,利润只停留在账面上,没有体现在资本回收上,但是为获取利润而发生的成本还是需要资本支出的,所以资本支出大于资本收入,导致现金流为负。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是自由现金流,即巴菲特的股东盈余,体现为经营现金流减去资本支出的余额。巴菲特的估值公式是股票价值=自由现金流/15%。人们对自由现金流主要有以下两种误解。

误区之一:自由现金流只代表企业回报股东的能力,比如分红能力。

误区二:扩张型企业的自由现金流自然不好。

对于第一个误区,我们可以想象,企业最理想的状态是保持一个盈利能力,而不是在竞争中削弱或者失去这样一个盈利能力。那么要想成长,自然需要再次投入。如果自由现金流充裕,可以用这个资本去投资,也就是内涵式增长。如果企业不能依靠自身经营产生的资本投入,就不得不依靠再融资,但这必然导致股东价值的稀释。一般来说,好的自由现金流意味着低投入高收益,这是品牌和专利带来的特许经营的表现。茅台就是典型的例子。

对于第二个误区,稳定增长的企业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现在体现的是以前扩张的效益,如果前几年扩张的效益不好,为什么还能指望现在的扩张取得好的效益?只能说明是挣钱能力不足,这样的企业往往成长性极差。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企业在疯狂扩张,比如所谓的高成长性、反射性股票。这就涉及到成长和价值的问题。成长是为了更大的价值,而不是为了成长。我们的市场比较干,主力往往用增长来吸引人气,疯狂炒作。如果增长的结果是更多的固定资产投资,而赚的钱是购买更多的原材料等。,小心点。一旦竞争力不强,多年积累的利润就会化为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