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产业发展模式?
专一模式是指企业将资源集中在具有自身竞争优势的产品或服务上。孙子《九处兵法》说:“之所以为兵,在于体察敌情,团结将士,杀将于千里。”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集中力量,选择合适的突破口,赢得市场。但目前国内很多中小企业并没有摆脱“小而全”的格局,多方出击,导致没有核心优势。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源有限,难以分散风险。多元化对中小企业来说是陷阱而不是馅饼。重新划分本身并不十分丰富的有限资源,一定会让我们不能顾此失彼。而专业化管理,提高专业化程度,更加关注某个客户群体,对这个客户群体的需求特征和购买方式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才能更好地为其服务。同时,由于产品和服务的单一,企业的组织结构更简单,管理更方便,资源更集中,更有利于改进技术,从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中小企业都采用了这种模式。美国国家罐头公司通过专一的模式获得了成功。该公司出售了一些不相关的业务,只生产罐头食品。专业化管理提高了他们的技术、产品质量和市场份额。在10年间,他们的资产从180亿美元增加到100亿美元。国内很多中小企业,如杭州万向节厂,就是采用这种经营模式摆脱困境,获得成功的。
当然,专一的模式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由于专属模式过于依赖某一产品或技术带来的某一客户群体,如果由于需求下降、竞争对手大规模进入等因素导致市场剧烈波动,这些企业的生存将受到严重威胁。因此,企业在采用这种模式时必须谨慎选择目标市场。一旦选定目标市场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企业的资源就不能再用于其他方面。因此,目标市场的选择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方向性问题,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和首要问题。中小企业应系统分析客户需求特点、自身能力和资源、市场竞争强度和竞争对手情况,选择容易建立自身竞争优势的目标市场,进行集中管理。
(2)特征模式
特色模式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特点,推出符合客户需求的特色产品或服务。特色模式重在独特,即差异化、原创性,想人没想过的,做人没做过的。中小企业只是行业内的跟随者,无法具备挑战行业老大的实力。但是,客户往往最多熟悉一个行业的顶级品牌。没有特殊的方法和措施,中小企业很难吸引和留住客户。但是,客户是企业的利润来源,企业必须想办法让客户购买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特色模式是强调第一。独一无二就是独一无二,客户心中独一无二就是第一。如果这个第一能很好地满足他们的要求,就会形成更高的客户忠诚度,吸引新的客户加入。比如美国的七喜公司巧妙地宣传自己为“非可乐”,避免了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直接对抗,销量大增,成为世界第三大软饮料。
然而,特色模式也有风险。特色模式首先要求市场足够大。有些产品或服务确实很特别,但如果没有市场支撑,企业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比如某市内某企业发起的“寻找企业同行”活动,结果令人吃惊,影响不大,因为“同行”太少了。因此,在实施特色模式时,不能一味追求独特性,独特性只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同时要考虑投入和产出的比较。有些产品或服务不值得特色经营。比如盐、火柴等价值不大的生活用品,不需要专门去做,因为对于这些产品或服务,顾客更看重的是其便利性,而不是专一性。如果企业还在特殊字符上下功夫,那就得不偿失了。特色意味着复杂和成本增加。当这些成本不能被新增加的顾客价值所抵消时,特色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三)联盟模式
中小企业往往难以单独与竞争对手竞争,难以及时、良好地满足客户要求。因此,联盟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佳方式之一。联盟模式是指中小企业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壮大自身实力,与相关企业进行纵向或横向的联盟。有纵向联盟,即与供应商和销售商的联盟,也有横向联盟,即与竞争对手的联盟。中小企业可能与大公司结成联盟,成为大公司的卫星企业,为其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销售产品或服务,或提供相关信息。中小企业更有可能与规模相近的企业结成联盟,进行联合采购、联合生产、联合销售。现代中小企业有足够的动力采用联盟商业模式。首先,联盟可以获得“1 1 > 2”的协同效应。企业联盟后,虽然资源总量没有增加,但在联盟企业内部,由于* * *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原有资源可以发挥双重甚至多重作用。只要选择了联盟企业,管理有效,协同收益远大于协同成本。其次,可以获得稳定效果。现代企业最头疼的就是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一个产品或服务今天还卖得很好,明天就可能积压。中小企业面临的环境主要是利益相关者,即客户、竞争对手、供应商、销售商、地方政府等。当企业形成横向或纵向联盟时,环境变量会大大减少,稳定性会大大提高,从而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第三,有可能获得垄断效应。不仅大企业联盟可以形成垄断效应,中小企业联盟的垄断效应也非常突出。因为中小企业多为地方企业,所以某个地区某个行业的中小企业联盟还是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而且这种垄断还可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因为这些企业的税收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这样中小企业就会主动与相关企业形成稳定的利益关系,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由于联盟的巨大利益,中小企业正在形成联盟热潮。但是联盟不是万灵药。也有很多公司因为联盟的不适而淡出市场。因此,联盟模式的实施也必须小心不要踏入雷区。首先,联盟不能违背市场规律。联盟不是撮合,是有条件的,也是基本的,就是对方拥有的优势资源不是我拥有的,所以有联盟的需求。再者,联盟只能是联合采购、联合生产、联合销售,而不能是价格联盟。价格联盟非常脆弱,没有基础。中国家电业几次价格联盟的破产就是很好的证明。其次,不要抓中小企业。抓,是指过分依赖某个企业,降低议价能力,增加经营风险。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加强在联盟中的议价能力。同时,虽然市场经济是以信用为基础的,但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完善,信用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还存在大量的企业失信行为,联盟协议未必能得到很好的执行,企业对此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