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追赶比亚迪韩,将获得40亿元融资,广州即将设厂!

融资40亿元,这是9月份Xpeng Motors的第二个好消息。

9月28日,Xpeng汽车官方消息,与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全资企业广州凯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在广州开发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基地启动新厂房项目,计划建设智能汽车制造基地,拥有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包装五大工艺车间。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落地Xpeng Motors,获得凯德提供的40亿元融资。此次融资不仅将推动广州智造基地项目的建设,还将加速Xpeng Motors业务的扩张。

在刚刚揭幕的2020年北京车展上,Xpeng Motors发布了免费充电计划和电池租赁服务,以及飞行汽车的外观。再加上40亿元的融资,双喜临门的Xpeng Motors度过了一个中规中矩的9月。

经过上市后的首次融资,小鹏形成了“双地”布局

今年8月28日,Xpeng Motors登陆纽交所。首日交易较发行价上涨41.47%,收于21.22美元。在pre-IPO中,Xpeng Motors融资1.5亿美元,最高发行估值达到1.654.38+0.2亿美元,一举超越李和蔚来汽车,创造了全球新能源汽车企业上市估值纪录。

高估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Xpeng汽车在资本市场的青睐。尤其是基于互联网公司的汽车公司Xpeng Motors,与特斯拉的模式不谋而合。即便蔚来汽车和李都是以智能汽车起家,但前者的创始人何却是互联网行业出身,而和李想则是传统汽车媒体出身。论资历,何肖鹏可能只是汽车行业的新人,但他一手打造的Xpeng Motors可能是造车新军中最接近特斯拉的一个。

上市后不到一个月,思朋汽车又获得了一笔融资,在广州建立了一家制造厂,以满足小鹏G3和小鹏P7车型的生产需求。今年4月,Xpeng汽车通过收购福迪汽车获得生产资质,正式从海马代工转型为自主生产,并在广东肇庆自建智能项目,获得造车资质。

今年7月大规模交付的小鹏P7也是肇庆工厂下线的第一款车型。目前该车型8月份保额为2033,环比上涨17.9%,位居高端电动车保费排行榜第三位。排在最前面的是蔚来ES6和特斯拉Model?3.这个数据也是小鹏P7上市以来单月最好成绩,未来交付量还会稳步增长。

然而,除了纯电车细分市场,P7在同价位上有其最大的竞争对手——比亚迪韩。据官方消息,目前,8月份EV\DM车辆交付量达到4000辆,且订单数量仍在上升。目前EV \ DM车型供不应求,很多用户还在等车。

小鹏P7和比亚迪韩的交付量差距并不大。在差距还没有拉开的时候,Xpeng电机通过建厂来提高产能,加快产品研发是相当必要的。Xpeng Motors还表示,广州基地的奠基也标志着Xpeng Motors“广州+肇庆”双布局的形成,从而加速产品研发和生产。

深化电动汽车销售和体验模式变革

在9月底开幕的2020北京车展上,Xpeng汽车发布了一款超低空飞行汽车旅行者T1。这款飞行汽车支持5-25m超低空飞行,支持单车位垂直起降。目前,该产品已经在数千英尺的高空飞行了几次。

虽然飞行汽车在中国的发展空间不大,但Xpeng Motors愿意花大价钱研发新产品,也证明了Xpeng Motors不会缺席这场立体交通的竞赛。目前,国内车企中,吉利汽车也已宣布入局,其子公司TF-2A纯电动飞行汽车即将面世。

除了发布飞行汽车,Xpeng Motors还在本次车展上发布了过充免费充电计划和电池租赁计划,这是继蔚来BaaS服务之后,又一品牌新动力推出电池租赁服务。根据Xpeng汽车给出的方案,用户选择电池租赁的方式购车,分期购车首付仅为车价总额的30%。比如他们买小鹏P7,落地价可以比指导价降低7.5万元,每月电池租赁费980元。

从这个角度来看,蔚来开创的租换电模式,还会继续延伸到各种新势力和传统品牌。目前,Xpeng Motors和威马已经进入电池租赁服务,吉利汽车和北汽汽车也加入了换电模式。相信在未来1-2年,这两种模式会得到更好的普及。

此外,Xpeng Motors还发布了品牌超级充电桩免费充电计划。作为造车新势力中少有的拥有独立超级充电桩的品牌,Xpeng汽车在能源补充方面也打出了优惠政策:超级充充电计划将为Xpeng汽车所有首批非营运车主提供3000千瓦时/车/年的终身免费充电服务。目前国内已有24个城市开通服务,到2021年底,覆盖城市有望达到200个。

电池租赁和免费充电这两项技术不仅可以降低用户的用车成本,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汽车消费者成为纯电动汽车的潜在客户,进而打动更多的消费者选择Xpeng电机。

引用Xpeng Motors首席执行官何的话,智能汽车将在2023年左右进入第一个增长快车道。随着5G技术的全面普及和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增长,新能源智能汽车的高速成长期真的不远了。作为三大新势力之一,Xpeng Motors有着巨大的扩张市场的野心,我们也期待它成为“中国的特斯拉”。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