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太阳能空调越来越受欢迎。会成为未来的新趋势吗?

在太阳能领域,中国的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市场应用。据国际能源署统计,全球太阳能热利用总量为456 GW(6.52亿平方米),其中中国占71%。从产品结构来看,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仍是我国太阳能热利用市场的主流产品,但销量呈下降趋势;相比之下,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市场份额稳步上升,2065,438+07年市场份额为65,438+04.5%,较2065,438+06年增长8.9%。

近年来,中国的热利用市场结构正逐步从零售市场向工程市场发展。2017年工程建设占总市场份额的比例为71%,而零售市场从2014年的62%下降到29%。热利用系统逐渐多样化,从生活热水发展到建筑供暖和空调、区域供暖和工业过程用热。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密切产学研合作,增进国际合作,探索工程市场大规模区域供热空调系统,引导产品和生产向人工智能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为了适应市场调整带来的变化,近两年太阳能热利用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行业主动求变创新。通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引进先进技术,加强研究力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第一,产学研紧密合作。通过研究,探索可再生能源技术在供暖、烹饪和建筑中的综合利用。

二是大企业积极推进国际合作。比如,日出东方和一家丹麦公司共同成立合资公司,生产高性能太阳能集热器;广东万博电气有限公司是博世热能技术事业部与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公司,致力于热能利用的生产和研发。工程市场积极探索大型区域供热空调工程,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设计的新疆吐鲁番区域供热供冷系统。

三是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积极参与北方地区清洁供暖和超低能耗建筑工作。随着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8个城市被列为北方地区首批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可再生能源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清洁取暖被明确列为鼓励发展的方向。所有城市都在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清洁供暖的过程中安排了超低能耗建筑项目。事实上,在清洁取暖项目之前,北京、山东、河北等地都推出了超低能耗建设项目或政策补贴。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近30%,降低建筑能耗对我国节能减排的作用非常明显。

就太阳能的总利用率而言,中国已成为当之无愧的国家。在技术上,中国也成为世界上太阳能热利用最强的国家之一,但还不是最强的国家,很多方面还有待提高。目前,中国总储量主要用于热水和太阳能热利用。热水能耗在家庭总能耗中所占比例很小。

何涛认为,太阳能采暖还需要做一些工作,主要是几个方面:要提高产品关键部件的效率,开发适合冬季和高温差的产品。在系统集成技术方面,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尝试太阳能热利用与区域供热技术的集成,实现太阳能热利用的规模化效益。好在行业内的企业和科研单位已经积极行动起来,正在做一些示范项目和产品研发。目前,西藏和新疆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与北欧国家相比,中国的供暖普及率并不是很高。从建筑的形式来看,中国的建筑高度一般都比较高,不像北欧的密度大,可用于太阳能安装的面积也比较大,相对于建筑面积来说是比较现实的存在。我国建筑能耗比较高,建筑节能水平不是很高,给太阳能热利用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瓶颈。在集热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提高效率,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储能也需要做一些工作,把白天的能量尽可能的存起来,供晚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