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邮电学校的教学改革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形成了“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倡导“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主线,打破以学科为单位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学、做”的主动式教学方法,大量使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学校全面推行“双证”制度,“双证融合”课程体系基本形成。培训内容完全符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

学校与省通信管理局、通信企业、省通信学会、省通信协会建立了专业教学委员会,组织行业专家召开“岗位任务与能力分析”专业研讨会,根据行业专业需求制定修订培养方案。学校与福州市邮政局、福建省邮电工程公司、福建省邮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平电信分公司等省内大中型企业本着适应需求、共同育人、互惠互利的原则,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在专业环境、专业规范中完成实训。并以校企结合为途径,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跟上企业的技术发展;根据实际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和工作情况组织课程,围绕工作需要形成新的教学和培训项目;推进“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改革。

专业课按照“实用专业课”的原则进行改革。专业课针对通信企业需求编写教材。企业的满意是我们的成功,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打破理论课和实践课的人为界限,使二者合二为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在理论课中适时对实践课内容进行标点。部分课程根据实际情况在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开设理论课,将理论与实验、实训充分结合。学生可以看实物,听老师讲解,然后自己动手做实际操作,及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有利于更好地掌握所有知识。同时,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增强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效果,实现了“做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校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建立了通信行业特殊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高新技术考试站和CEAC认证考试站,形成了学历教育与培训教育并重、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办学特色。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技能证书的毕业生比例为98.1%。毕业生范志刚成为“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网管冠军,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大力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从2003年开始试行学分制。为不断完善学分制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我校学分制工作,学校对学分制试点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对学分制实施方法进行了论证。从03级开始,理论教学时间由5个学期调整为4个学期,增加了移动站维护、网络安装与调试、计算机安装与维护、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办公软件、EXCEL编程等实践和实习技能的教学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