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意见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法律意见书的一般格式一、法律意见书的结构法律意见书可能涉及各种事项,因此具体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但法律意见书的基本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标题:标题、编号等。(2)文本,具体包括1。客户的基本信息;2.受托人(即法律意见书出具人)的基本情况;3.委托事项;4.客户提供的相关信息;5.受托人通过独立调查获得的信息;6.法律意见书所依据的现行有效的法律规定;7.法理分析;8.结论;9.陈述和提示。(3)尾数1。签发人签名盖章及签发日期;2.附件。二、法律意见书内容的基本要求(1)第一部分,即标题,实践中一般有两种写法。一种是直接写“法律意见书”;首先明确法律意见书的性质,例如“关于XX银行贷前审查的法律意见书”。此外,还可以有法律意见书的数量。(2)正文。1.1、2项主要指法律意见书涉及的主体,即列举委托人和受托人的身份事项。委托人是指受委托出具法律意见书的当事人;受托人是指法律意见书的出具人,包括律师和公证员。两者的身份事项要列清楚。按照一般法律文书对身份事项的要求,至少应包括,如果委托人是自然人,依次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住所、身份证号;委托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写明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住所和许可证号。受托人应注明律师/公证员的姓名、执业机构和执业证书编号。2.第三项:委托事项:应明确说明就哪些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意见。3.第4、5项分别指委托人提供的信息和受托人通过独立调查获得的信息:应如实陈述各类信息及相关事实,如有附件,应单独注明。4.出具法律意见书所依据的法律条文无需具体到条款,只需写明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名称、发布机关和实施日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