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以下简称“中经开”或“中经信”)吗(附详情)
中经开导演了327国债事件和长虹配股,操纵东方电子,最后死于银广夏造假。
经济发展:从喧嚣到沉寂
1,327国债事件,一战必胜国。
“这件事对中国期货业的影响如此之大,经历过的人都不会忘记。”说这话的人是广东德科投资咨询有限公司CEO邹建忠,1997之前,他是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简称“广联社”)的副总裁,327国债期货合约上那场惊心动魄的打斗,他至今历历在目。
国债期货热
邹建中在1993进入广联社的时候,全国刚刚进入第一次期货热潮。最高峰时,全国70%的期货经纪公司聚集在广东。1994年整改后,全国600多家期货经纪公司有一半还在广东。广联证券交易所是当时国内11期货交易所中规模最大的。“当时期货市场的管理非常混乱,证监会还没有管这一块。设立期货经纪公司,只要在工商局备案就可以开业。”邹说。
1992年底,上交所率先向券商推出国债期货交易,6月1993向社会开放,北京商品交易所也率先在期货交易所推出国债期货交易。当时由于三年宏观调控,作为抑制通胀的重要措施,钢材、煤炭、食糖等商品期货相继停牌。再加上股市低迷,大量资金涌向国债期货市场。从1994到1995,国债期货发展迅速。
1994 10广联所推出国债期货产品后,客户蜂拥入市,日交易金额数百亿元。邹把当时的盛况描述为:广州的银行突破了业务的门槛,因为广联社客户日均存款在6543.8+0亿元左右。
广联证券交易所交易的火爆也吸引了不少北方机构和客户的资金。虽然他们也有很深的背景,与北京上海的主要市场参与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这些机构和客户都选择了避开上海和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强大大庄家作为他们的交易对手。
327是个大热天。
327国债指1992年发行,1995年6月30日到期的三年期国债,总额* * * 240亿元。
1994期间,中国面临两位数的高通胀压力,银行储蓄利率达到10%以上。自然,很少有人关注固定利率的国债。据邹建中回忆,年利率为9.50%的国债327到期兑付132元,1994 10个月。但当时国债期货的市场价格不到116元。为了保证新国债的顺利发行,当时国家对已发行的国债实行增值补贴,增值补贴率由财政部根据通货膨胀指数每月公布,这意味着327期国债到期时要以更高的价格兑付。因此,对通胀率和增值补贴率的不同预期导致市场力量对多空头寸的分歧。
邹建中说,1994到10期间,当时公布的保值补贴率是8%,每个月都保持上涨。到12收盘突破两位数,327国债期货价格开始直线上涨。从1994到6月1994的110元,涨到1995年初的140元,涨幅超过20%。当时债券期货保证金的标准定为2.5%,缴纳250万债券可以做一笔市值6543.8亿的交易。20%以上的涨幅,意味着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买方已经获得了相当于本金十几倍的巨额利润!组织每天都在以几千万的速度前进,欣喜若狂。当时有这样一个小插曲:一个北方机构的客户代表早上打电话回北京,要求另辟蹊径融资,然后在市场如火如荼的时候又做了10万。但一个小时后,客户再次打电话回北京大本营,告诉对方:你的10万元不用提了,我这里刚赚了!
保值与补贴率博弈
从2月初1995开始,市场上就开始传言财政部将再次提高增值补贴率,327国债以148元兑付。面对传言,市场出现了尖锐的分歧:国内证券业教父、时任万国数据总裁管金生认为,三年宏观调控三大目标之首是控制高通胀,因此不可能提高保值补贴率,财政部也没有必要为此多支付6543.8+00亿元利息,增加财政难度。管金生的观点代表了当时一批券商的观点,于是把所有的钱都押在做空上。
“当时广联的客户中只有少数券商做空,后来只有他们损失惨重。”邹建中说。
此时,中国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坚定地进入市场,但没有公开的理由。但是,中国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的背景市场是非常清楚的。中国经济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财政部直属事业单位,与财政部在人员、资金、经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时绝大多数的中小散户和市场上的一些机构也做多,包括和国开行关系密切的北方机构。当时他们的观点是短期内通胀肯定不可控,增值补贴肯定会涨,327国债的赎回价格也会涨。2月中旬,谁是敌谁是友的市场边界已经清晰划定:满山遍野的散户和中小机构跟随“多头指挥”,万国、廖国发高兄弟等一批机构做空。
2月23日前,多空双方在147元附近大量增持仓单。当时万国证券持有200万仓单,远远超出了上交所的规定。327合约每增加或减少1元,万国的损益将浮动4亿元。一位业内人士后来评论说,其实这个时候,多空双方都没有出路,政策的预期差异已经变成了资金的争夺。
在2.23座燃烧的冰山之间
2月23日,财政部发布公告,上调327国债利率。面值为100元的327期国债按148 50元支付。
当天,多空双方展开了最后的生死搏杀。上午开市后,多方在国开行的带领下,以300多万的订单将前一天的收盘价148.21元推至150元。此时空方已经损失惨重。下午开市后,做空主力证券的盟友廖国发终于忍无可忍,正面翻盘,空方空。接近152元,也就是说当天多头赚了95%以上!当时广联社内一片欢呼声,公牛欣喜若狂。
广联社的北方机构客户据说此时已经飞回上海坐镇指挥。按照其当时的说法,下午4点22分,收盘前最后八分钟,突然出现50万空单,让多头措手不及,期货价格被打到150元,随后又有几十万人把价格打回148元。这个时候,邹建忠只看到了广联所的价格下跌,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收市前最后一次,有730万人的巨量卖单,把价格封在147 50元。这意味着,在几分钟内,多头不仅损失了当天的全部利润,还损失了至少一半的本金,交易所内外都傻眼了。事后,北方机构的当事人回忆,当时脸色发白,手脚冰凉麻木,有的甚至当场晕倒。事后统计,万国在最后八分钟卖出了1056万单。
“1056万口的空单是什么意思?意味着总市值2100亿!当时327的国债总额只有240亿,这是史无前例的。”即使在几年后,邹说,经历过这一事件的当事人仍然害怕,不能接受当时的情景:“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魏害怕得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最后会有多少人破产!”
收市半小时后,上交所传来消息:管金生失眼,一个654.38+0056万的空单需要52.8亿元保证金,万国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当晚10,上交所根据来自北京的指令宣布最后七分钟交易无效,当日收盘价为151 30元。如果最后八分钟交易有效,万国赚了42亿,现在却变成了亏损6543.8+06亿。
很多人一天之内在身家百万的暴发户和负债累累的穷人之间来回奔波。
坐稳江湖。
从1994开始,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327国债增值和补贴在最后一刻公布。当时,万国的一位销售经理说:“证券公司的不公平竞争是最大的问题之一。像中经开这样的公司,在国债期货上几乎没有亏损,一直在赚,靠的是信息。”国开行的特殊地位不可避免地让市场诟病:当时国开行董事长刚刚从财政部副部长的位置上卸任,总经理是财政部综合司司长。
2月23日,一天的疯狂让管金生和万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管金生因贪污、挪用公款被判处17年有期徒刑,“证券王国”万国损失14亿元,损失惨重,不久后被申银重组。327事件也让刚刚起步的国债期货半途而废。当年438+07年5月65日,中国证监会
当时上交所也饱受诟病。为什么它不控制它的位置?为什么会有200万甚至上千万的海豹?事后,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魏离职。邹建中说:“上交所内部控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足够的保证金,电脑怎么下单?魏就栽在这上面了”
仲景凯当天虽然也违规了,但毫发无损。经过这一战,几个实力强大的对手被消灭,羽翼渐长。后来广联社的北方机构身价几千万。一些人告别了期货市场,甚至成为当地知名的实业家。这些人对七年前发生的事情仍然讳莫如深。本报记者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