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大白铁路建设

2004年9月6日,全长361公里、投资36亿元的白螭至大白铁路奠基。即将开工建设的赤大白铁路自北向南贯穿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与吉通铁路、京通铁路相连。线路北起锡林郭勒盟西乌旗白音华煤田,南至京通线赤峰西站,全长361公里。该线为地方一级铁路,投资约36亿元。计划于2007年建成通车。建设由白音华煤电有限公司出资,由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作为总体设计单位,中铁九局集团作为施工单位。白螭至大白铁路的建设为锡盟能源基地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加强锡盟与赤峰、东北与环渤海地区的合作开辟了新的交通大动脉。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的赤峰-达坂-白音华铁路项目进展迅速。到2006年4月1,已完成铺轨26公里,贯通隧道5座,完成桥梁70%的建设(其中特大桥7座),路基3700万平方米,为全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千叶至大白铁路项目是蒙东集团公司战略建设的第一条铁路,是煤、电、化、路、港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产业链。为认真落实蒙东集团公司战略规划,实现早投产、早盈利的经营目标,白音华煤电公司铁建部员工克服外部环境复杂、地域寒冷、工期短、条件恶劣等诸多困难,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取得了桥梁、隧道、路基施工的良好效果。按照“策划、程序、修改、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仅用4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勘探、勘测、初步设计、招标。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天河梁隧道、煤窑山隧道提前开工,抢得了6个月的宝贵工期。2006年6月165438+10月,千叶至大白铁路全线开工建设,到年底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5%。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尽管面临燃料短缺、围岩条件多变、搬迁难度大等诸多困难,但在集团公司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公司领导班子深入现场,精心组织,为施工单位排忧解难,帮助施工单位科学安排施工进度和作业班次,倡导以人为本,确保安全和质量,在确保工程按时保质顺利进行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2008年4月28日22时,中电赤大白铁路全线最长隧道天河梁隧道顺利贯通。天河梁隧道全长5880米,是白螭至大白铁路赤峰段进入锡林郭勒盟段的咽喉工程,也是全线最重要的控制性工程。天河梁隧道的建成,为我国第四条北煤南运大通道的建设,为实现新疆与大海接轨的愿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天河梁隧道于2005年5月6日开工。天河梁地处极寒地区,地质围岩差,涌水量大,工程施工难度超出预期。白音华煤电公司干部职工克服了交通不便、环境恶劣、运输困难等不利因素。他们常年奋战在交通堵塞、道路不通的施工一线,冒着风雨,踏着风雪,日夜奋战。三年后,他们终于实现了隧道连通的目标。天河梁隧道的顺利建成,标志着制约白螭至大白铁路建设的瓶颈已经打开。目前,天河梁隧道工程已完成形象进度的84%,正在进行中央沟、仰拱、衬砌、电缆槽等后续施工。计划于2008年5月20日开始铺轨。2008年2月25日,65438次,满载煤炭的列车顺利通过标段。至此,历时94天的铺架艰苦工作圆满完成。赤峰-达坂-白音华铁路是中电蒙东能源集团公司承建的第一条铁路。北起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华煤田,经集通铁路大板站,南至赤峰市赤峰西站,全长约361公里。白螭项目部承建的线路全长49.6公里,包括特大桥2座,大桥4座,中桥6座,涵洞74座,隧道1座,土方480立方米。总成本1.9亿。自己

2008年9月17日,第一节轨道排缓缓降落在本标段起点DK302+350处。从铺轨检查开始到2月17日本标段完工,项目部按照建设单位的上线铺轨要求,要求“准确、顺利交接、和谐铺轨”,项目经理亲自牵头,全面指挥线路交接和协调工作。10冬期,项目部及时掀起了“配合铺筑,铺红铺白”的战斗高潮。这里冬天的气候环境可以用雪天雪地来形容,寒剔工程的技术人员没有抱怨,没有呼喊,准确的复测线路中心线,认真的复检桥梁支撑垫石的标高,锚孔的位置和深度。鉴于现场突发问题,一发现就处理。由于有效的组织和积极的配合,我们最终在65438+2月65438+7月铺就了本标段,比计划工期提前了4天,得到了合作方的认可和建设单位的好评。铁路建成后,与正在建设的金池铁路、锦州港煤炭码头一起,形成连接新疆与大海的大通道,使蒙东的煤炭通过公路口岸运往东南沿海地区,将蒙东与东北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带紧密相连。前景随着中蒙口岸至东乌旗至白音华铁路的建成,将成为连接中蒙两国的又一条国际铁路通道。建设千叶至大白铁路有利于开发当地资源,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加强民族地区安定团结和巩固国防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