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服务企业未取得资质证书从事物业管理活动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实际问题
某小区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公司签订了为期三年的物业服务合同。合同履行两年后,业主委员会发现物业管理公司资质证书是通过欺骗手段取得的,于是提出解除合同,但遭到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的拒绝。该负责人表示,无论公司如何取得资质证书,归根结底,公司是物业服务企业,与小区业主委员会签订了物业服务合同,合同还有一年才到期,所以物业管理公司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合同。那么,法律对此是如何规定的呢?
律师回答
根据法律规定,从事物业管理的企业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资质。未取得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给业主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以欺骗手段取得资质证书的,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并由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吊销资质证书。
法律链接
物业管理条例
第五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资质证书从事物业管理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业主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以欺骗手段取得资质证书的,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并由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吊销资质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