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IC向中煤集团转让新股权是好事还是坏事?
上述*ST新集证券代表处人士向《国家商报》记者直言,*ST新集此前并未转让。“这可能更多是两家央企商量的事情。”
谈及*ST新集目前的运营状况,上述人士表示已经逐渐步入正轨,摘掉ST帽子的可能性较大。鉴于*ST新集相对独立的运营模式,大股东变更不会对公司的正常运营产生太大影响。
至于股权转让的原因,上述*ST新集证券代表处认为,更多是由于中煤集团全产业链的优势,可以与*ST新集形成互补。对于转让后的整合,其表示未来风格可能会有所变化,但*ST新一套的管理层也有自己的优势,双方应该能很好的融合。
江春也认为,中煤集团也看重*ST新集更高的管理水平,成为控股股东后将更有利于双方的合作,扩大中煤的影响力。另一方面,*ST新集地处长三角,靠近沿海发达市场,有利于市场协调。中煤集团还是比较看重*ST新集在煤炭行业的地位。
* ST新集公告显示,股份无偿转让协议需获得国务院国资委批复且证监会对此事项无异议并免除受让方要约收购义务后方可生效。
在江春看来,此次转让是由国资委牵头,两家央企协商达成的。“谈谁主动谁被动是不可能的,更多的是基于产业情况。”股权转让的进度应该比预期的要快。
SDIC已在债券信息中公告,将SDIC电力和*ST新集部分股份无偿划转给中海。7月底还发布公告称,为推进央企产业整合,拟将*ST新集股权转让给其他央企。
中煤集团表示,SDIC煤炭行业将参与进来。
7月初,国资委(SASAC)宣布,SDIC将推动煤炭公司向矿产资源开发企业转型,并将在未来5年内完全退出煤炭业务。按照江春的说法,转让的不仅仅是一套新的*ST,还有“SDIC的煤炭板块必须进来”
记者注意到,SDIC煤炭板块的经营主体主要包括全资子公司SDIC煤炭有限责任公司、SDIC煤投(京)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ST新集。2015以来,公司主要煤炭项目建设步伐放缓,公司控股煤炭企业原煤产量和商品销量下降。
根据SDIC发债跟踪评级报告,截至2016年3月末,SDIC已建成煤矿数量减少至16对,核定产能3693万吨。2015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4240亿元,利润总额113亿元。其中煤炭板块营业收入达到11907万元,但毛利率仅为3.87%。2016年一季度,SDIC煤炭板块营业收入37.37亿元,占总收入的15%,毛利率24.41%。
那么,中煤集团吸收创建SDIC煤炭板块的诸多逻辑是什么?江春认为,更多的是各种因素的叠加。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煤炭行业的空间产能过剩尤为突出,供给侧改革不得不进行,与国企改革不谋而合,为股权转让创造了机会。目前,中煤集团更加注重腾飞与腾飞合并后的战略协同。
作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试点公司,SDIC一直倡导“小总部、大产业”,对所投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但较少参与具体运营,这与中煤集团的管理模式不同。转过去的煤炭板块能适应吗?
江春表示,双方可能在企业文化上有所不同,但同为国有资产的双方,更多的是* * *多于人格,可能会出现小问题,但能找到契合点,最终会更好地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