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立公司的会计报表怎么做?
1,准备工作就是先把书准备好。会计凭证、会计凭证封面、箱体科目章等。账簿应至少有一本现金日记账、一本银行存款日记账、一本明细分类账和一本总分类账。
2.增值税可以申报为零。但是所得税最好不要零申报,可以按照实际发生的情况挂失。因为没有收入不代表没有支出。
3、报表的编制应由原始凭证转入会计凭证——日记账、明细账、总账,根据总账的余额填列。这些步骤都不能省略。
税务局对年度报告的报表有规定:
当地税务要求的季度报告: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年度报告:现金流量表。
有几种方法可以制作现金流量表。比如做t型账户法。比如先编制试算平衡表,也就是账户汇总,然后再合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如果之前已经声明为零。本年报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报。
因为所得税通常是预先支付的,所以可能会有误差。年度报告要求精确计数。
开户后,以前未收取的原始凭证全部作为递延资产的开办费。在未来的行动中展开。
附:
会计凭证又称记帐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已经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填制的会计凭证,并以此为依据确定会计分录。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总账是一级财务中所有会计信息的总称,包括所有财务业务的关键业务数据和会计数据。每笔业务都用总账凭证记录在总账中。每张凭证的信息由业务发生时间、借贷记账科目、各种总账域、发生额、摘要等信息组成。总账是金融业务最详细的结构化数据集。
现金日记账是用来反映库存现金收入、支出和余额的特种日记账。
季度报告是指每三个月之后的经营报告。
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
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三大基础报表之一,它表达了一个组织的现金(包括银行存款)在固定期间(通常是月度或季度)的增减情况。
试算平衡表是定期将分类账中各账户的借贷发生总额和余额相加,以检查借贷是否平衡,账户记录是否有误的表格。
账户汇总表(又称会计凭证汇总表、账户汇总表)是根据一定时期内的全部会计凭证重新编制的会计凭证,其目的是简化总账的登记手续。
原始凭证又称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时取得或者填制的书面凭证,用以记录或者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者完成。
递延资产是指不具有交换价值,不可转移,但一旦发生即已被消耗,但能为企业创造未来收益,并能从未来收益的会计期间抵销的支出。
开办费是指企业自批准设立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运行)期间发生的费用。
会计报表是以一定的形式总结和综合反映日常会计数据的报表文件。由于日常会计数据零星、分散、量大,为了便于各级管理者一目了然地掌握企业和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和效益情况,需要对日常会计数据进行统一格式和口径的汇总和综合。?[1]?
会计报告现行会计报告是企业会计人员根据一定时期(如月、季、年)的会计记录,按照既定的格式和种类编制的系统性报告文件。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扩大,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仅靠少数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已经不能满足或直接满足其需求。因此,需要通过报表之外的注释和解释来提供更多的信息。
扩展数据:
报告分类
会计报表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别。共有五种常见的分类标准和类别,即:
1.会计报表按其内容可分为动态会计报表和静态会计报表。动态会计报表是反映一定时期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例如,利润表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净增加,因此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属于动态会计报表;静态会计报表是指反映某一日期企业全部资产和权益的会计报表。例如,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因此资产负债表属于静态会计报表。
2.会计报表按编制时间可分为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月报简称月报,每月编制一次,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季度报表简称季报,每季度编制一次,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半年报,简称半年报,每年6月30日编制一次,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但在某些指标上与月报、季报有所区别。年度报告,简称年报,每年编制一次,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要求完整、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3.会计报表按编制单位可分为公司报表和汇总报表。公司报表是指企业在自己核算的基础上编制的反映自身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汇总表是指总行或主管部门(系统)根据下属单位连同本单位会计报表一并报送的会计报表编制的反映总行或主管部门(系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综合会计报表。
4.会计报表按编制范围可分为个别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个别会计报表是指仅反映一个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报表;合并会计报表是将具有控股关系的多个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综合在一起的会计报表。报表由母公司编制,包括控股公司所有会计报表的数字。
5.会计报表按其服务的对象可分为内部报表和外部报表。内部报告是指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而编制的,不对外公开的会计报告。它不需要统一的格式,也没有统一的索引体系。例如,成本报表属于内部报表。对外报表,是指企业为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外提供服务的需要而编制的会计报表。它要求统一的报表格式、指标体系和编制时间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都属于对外报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会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