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求助,几年前有消息称英国建筑公司通知武汉,民国时期建造的建筑停止使用。感动了很多人。
我觉得武汉没有这种东西,上海有。它就是著名的外白渡桥,公司名称是英国的霍华德·厄斯金公司。具体细节总结如下:
2007年底,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收到一家英国工程设计公司的来信,信中称“外白渡桥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现已到期,请注意该桥的维护”,还强调“建议水下混凝土桥台采用木桩基础和混凝土空心板墩进行修复”。
这封信是一百年前上海外白渡桥的设计施工单位英国霍华德·厄斯金公司寄来的。全部手绘完成于8月25日1903,中方保存的一套图纸* * *一直保存在上海城建档案馆。1947外白渡桥安全使用四十年后,发现桥台下沉十三厘米,进行加固。这是外白渡桥的第一次大规模维修。
从1906打桩,1907竣工到2007年,外白渡桥经历了清末(4年)、民国(38年)、新中国(61年)三个朝代,英国霍华德公司换了四五代。按照中国人的思维,他们有一百个理由。除了赵州桥和钱塘江大桥,我们有一百种可能完全忽略一座桥的设计者和建造者的名字。让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百年来外白渡桥坚不可摧的内在品质,更是百年后我们能收到这样一封无言的信,而是一份对方根本不会在意的商业承诺,能让傲慢的英国人百年来谦逊细致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这封信让我再一次感觉到,我们一直以来都忽略甚至提到了这个常识性的问题——职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