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的生力军:当时穷困潦倒的人
其中,在本次论坛闭门峰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中国汽车工业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包括“有序放开贴牌生产,严格执行专项公示制度,促进产业集中度,抑制盲目投资建设”,这也意味着造车新势力青睐的贴牌生产模式现已得到国家和工信部的正式认可和支持。
(图为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
如前所述,作为当前自主汽车市场“新三化”程度最高的特殊造车群体,造车新势力也是近五年汽车贴牌生产模式的主要发起者和核心参与者,他们无疑将成为汽车行业政策变化的最大受益者。
不过话说回来,从2017年被称为中国新能源元年,已经过去四年了。四年来新能源市场的剧变,让很多造车新势力或者传统车企享受不到这样的政策红利。以下四对著名的OEM合作案例,都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轨道。
相互成就孕育结晶:江淮与蔚来
先是腾讯和高瓴资本,然后是联想和百度资本,最后直接来自硅谷和特斯拉。蔚来的造血史和它的“曲线挖掘”几乎说明了这七年来的发展有多快。
作为造车新势力中最美的“共享王”,蔚来并不总是那么一帆风顺。2019年,刚刚经历高光的蔚来,在ES8自燃、续航缩水、产品召回、工厂流产等一系列问题中,感受到了冰火两重天的刺激。而连续42个月的亏损烧掉了200多亿,让这支新扩军的军队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力量。在这样一个黑暗的时刻,融资、裁员、卖团队,蔚来汽车在补血、节流的同时,态度和乐视一样。
然而,在“火与冰”中,帮助蔚来的并不是我们提到的技术或资本公司,而是江淮汽车、蔚来的主机厂、合肥市政府、SASAC以及相关战略投资者。
虽然合肥一直被称为“专业的创投城市”,至于2020年初为蔚来投资的1126亿,其实大家都能看出来和江淮有关系。无论从合肥市政府与江淮大众的三方关系,还是从其背后的国企,如安徽科投、安徽铁投、合肥产投来看,江淮一直与合肥有着深厚的绑定,但对于江淮的“女儿”。
(左图为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右图为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
在这种没完没了的关系中,成功度过危险期的蔚来,近日与江淮汽车成立了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懂得还债的蔚来,给了在乘用车市场苦苦挣扎的江淮更多休养生息或者另辟蹊径的机会,让他们成为了代工合作史上最优秀的车型。
相互利用:海马和小鹏
曾经以生产马自达闻名的海南海马汽车,也被新车的力量从泥潭中解救出来。2065438+2007年9月29日,与造车新势力XpengMotors签署《小鹏品牌汽车合作制造框架协议》。两家公司将在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进行合作。事实上,在新能源研发领域已经落后的海马,只存在于小鹏G3等产品的合作关系中,但还是给逐渐边缘化的海马带来了一线生机。
甚至在与海马汽车签署合作协议之前,品牌创始人何就宣布要在肇庆自建工厂。虽然等待资金花了很长时间,但搁置了一年的厂区长满了杂草。但2018年6月底开工后,15个月日本改造现场将成为拥有五个车间的生产基地。
后来,小鹏通过收购广东福地汽车(后更名为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获得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并于去年5月正式成为工信部道路机动车制造企业成员。自此,海马与小鹏的分手从绯闻变成了正式倒计时(双方关于汽车合作制造的框架协议有效期至2021 12 31)。
一个粗心的朋友很难阻止:长江和零跑
相对于能骑驴找马的海马汽车,品牌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长江汽车,但就没那么幸运了。
2019年初,长江汽车(长江乘用车)凭借其作为浙江杭州本土汽车企业的地理位置,拿下了零跑汽车的代工生产合同。在北京水立方举行的零跑S01发布会上,零跑汽车副总裁也正式确认了这一消息。谁能想到,橄榄枝,终究不是观音菩萨羊脂玉纯瓶里的杨树枝,而是为长江车而死。
香港首富李嘉诚为获得市场关注而投入资本。拥有“双资质”(NDRC: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工信部: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并获得黔、深、成三地政府的客车生产资质背书。但随着实际控股股东五龙电动车的内斗,李嘉诚退出股东名单,造血能力不足等。有集中爆发。
(图为长江和记实业创始人李嘉诚)
事实上,2018下半年,在与零跑签订协议之前,长江汽车的资金链就出现了新的裂缝。2065438+2009年2月以来,长江汽车因欠薪问题频频走上被告席。
一夜大雨,已经处于资本漩涡中心的长江汽车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裁定,由于S01车主集体维权,S01生产的车辆存在质量问题,* * *召回150辆存在质量问题的车辆...就像当初S065438抛出的橄榄枝,随着这根橄榄枝的折断,外债本息合计365433。
绯闻频出与反收购:力帆与理想
事实上,作为造车新势力三巨头之一的李,在正式投产前就上报了贴牌计划,而计划中的另一个主角是曾经的“摩托车大王”——重庆力帆汽车。
然而,就在舆论几乎确定了力帆与公司的理想合作关系时,力帆品牌母公司车和家(2019年6月29日,车和家更名为“李”,实现公司与品牌命名的统一)宣布,以6.5亿元的价格正式收购力帆汽车100%股权,力帆也通过此次收购获得了乘用车生产资质;同年165438+10月,第一辆Li ONE量产车也从常州制造基地下线。
一桩传闻已久的丑闻,以《往事传奇》的幻灭而告终。2014起,带领大部分传统汽车厂商进军新能源市场。2019收购后,仍受债权诉讼困扰。力帆汽车告别了始终无法立足的乘用车市场。同时,审查摩托车业务的方法只有一个。...
写于。
从“不靠谱”到“有限”,从“合法化”到“鼓励”,最终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存活下来的造车新势力证明,选择代工生产的决定足够明智。虽然从一开始就反对代工的魏玛、小鹏、蔚来一直都是“摇摆狗”,但是新车的势力确实能跟上。
或许对于那些已经“退化”为代工工厂的传统车企来说,这种代工模式会觉得有点贬低。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的几年里,传统车企如长风猎豹、东风裕隆纳智捷、华晨汽车、众泰汽车等。那些屡次听到破产传闻,甚至申请破产清算的人,仍然可以通过代工找到自己的生活,这是一个很好的生存策略。
在工信部明确有序发展贴牌生产模式的情况下,会有更多被边缘化的传统车企寻找合作伙伴,而造车新势力在几年前左右才开始寻求资质。现在,谁会想到这个令人震惊的转折?
以上内容由《车讯文选》上传出版。请检查原文。
百万购车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