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安徽独揽大权,江淮成为大众代工厂?三方有可能共赢吗?
根据此前公布的战略布局,大众计划在2029年推出75款纯电动产品,基于MEB平台的纯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2000万辆。中国市场举足轻重,中国的两家“老牌”合资伙伴已经无法满足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张需求。随着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控制权的牢牢掌握,大众汽车更有信心全面参与电气化改造。
回顾大众携手江淮“去江淮”,大众最终获得了合资公司的经营权。
回顾大众牵手JAC的过程,我们不禁猜测,大众在2016年与JAC签署合资合作谅解备忘录时,就准备控股合资公司了。
2017年底,合资公司江淮大众正式成立。当时两个合伙人的股权比例是50:50,注册资本20亿元。2018,江淮大众全新合资品牌思豪正式发布。2019江淮大众首款车型思豪E20x正式上市。但从市场反响和口碑塑造来看,思豪品牌似乎依然没有引起太大的风波。相反,江淮汽车以与大众合作为契机,推出了多款3.0时代的乘用车产品,全面升级产品品质,对标德国VDA质量标准,实现与大众共线生产。
2020年5月29日,安徽省国资委、大众中国投资和姜奇控股签署意向书。大众中国投资计划通过增资收购姜奇控股50%股权,安徽SASAC持有50%股权,控制姜奇控股。同时,大众中国投资江淮大众,增资完成后将持有合资公司75%的股权。
2020年2月2日65438,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至此,奥迪股份公司顺利完成对江淮大众的战略投资,获得合资公司的经营权。
基于MEB平台,大众(安徽)首款车型将于2023年投产。
除了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的揭牌仪式,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R&D中心的竣工仪式和制造基地的奠基仪式也同步进行。合肥已成为奥迪(中国)电动出行的新基地,全新的R&D中心将有助于推进集团的电动化战略。
奥迪汽车(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冯博士
奥迪股份公司(中国)首席执行官冯博士表示,“新的中心将帮助我们加强在当地的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并快速扩大和优化新能源产品矩阵,以满足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客户需求。”
据相关数据显示,2065438+2009年,我国汽车销量达到2576.9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1.206万辆,普及率为4.7%。业内人士预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将占新车销量的25%左右,中国新能源汽车年复合增长率为30%,增长空间可观。所以大众继续加大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是非常正确的选择。特别是通过本地化的R&D中心,将生产出更多适合中国消费者的新能源产品。目前,大众汽车(安徽)正在积极扩大R&D本地人才储备,不仅为R&D本地人才提供了赴德国总部培训的机会,还允许德国总部的R&D专家来合提供专业培训。预计到2025年,大众(安徽)R&D团队的员工人数将达到500人左右。
大众(安徽)首款车型计划于2023年投产,新车基于大众纯电动MEB平台。此外,二期扩建工程也计划于2021年开工,生产线基础设施和设备将进一步完善,包括建立电池车间和整车及零部件检测车间。纯电动汽车工厂规模完整,最高年产量35万辆,预计2022年底建成。
值得一提的是,新落成的R&D中心将R&D、质量保证、同步工程、全功能预生产和测试集中于一个园区,全面实施产业价值链整合。
三方共赢,大众、江淮、安徽三方共同努力。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这块“大蛋糕”谁都无法拒绝。汽车行业的大众、JAC必须搭上这辆“快车”,有志于做大做强的安徽汽车工业也需要抓住这个机遇。
一方面,大众汽车(安徽)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强中国市场在奥迪公司电动化和数字化战略中的作用,并帮助其在2050年前完全实现碳中和的愿景。尽管大众在中国有SAIC和一汽两个合作伙伴,但与江淮联手获得合资公司的主导权和安徽省政府的全力支持,将为其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提供更大的帮助。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安进
另一方面,在与大众的合作过程中,JAC将吸收其技术经验,增强自身的制造实力。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安进直言,“我们将以完成万里长征第一步的心态参与合作全过程,坚持创新开放合作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大众汽车的交流学习。”
此外,还惠及了安徽省。将姜奇控股引入奥迪公司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跨国企业首次积极参与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深层次改革进程,这将深刻影响中国的汽车发展。但与此同时,安徽省也走出了一条新路。借助大众汽车的战略投资,不仅可以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使江淮汽车实现产业升级,还可以推动安徽汽车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除了大众与江淮的合作,安徽省还大力推动大众入股位于安徽合肥的电池生产企业郭萱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并吸引蔚来中国落户合肥。种种动作,引进外资和技术,都是安徽省成为中国汽车强省的夙愿的证明。
就发展前景而言,这将是三方共赢的合作。对大众,对江淮,对安徽省都是有利的。不过外界还是很关注。江淮已经失去了在合资公司的话语权。是否存在成为大众代工厂的危机?江淮乘用车将何去何从?我的车轮将继续关注JAC的未来发展。
以奥迪股份公司的规模,在中国汽车市场乃至全球汽车市场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虽然电动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但纵观目前各大车企的战略布局和改革进程,只有大众以最果断甚至是绝望的态度全面进入电动化时代。在谷哥看来,大众通过前瞻性布局,与三大合作伙伴携手,未来继续称霸中国汽车市场已成定局!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