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800企业信用等级标准是什么?标准是什么?

CCS800是企业信用评级的标准条款。

企业客户信用评级指标体系

建立信用评级指标体系,首先要明确评级应包括哪些因素,即决定客户信用状况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一般来说,国际评级侧重于5C、CAMPAIRI、5w等要素,国内评级注重五因素分析。

国际上对形成信用的因素众说纷纭,有5C因素、3F因素、5P因素等,其中5C因素影响最广。

一. 5C要素

所谓5C是指影响企业信用状况的五个特征(因为表达这五个特征的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是C:性格、能力、资本、合作、条件)。

(1)道德品质

指企业愿意履行支付承诺的可能性。这是衡量一家公司声誉的标准。是否愿意按照承诺尽最大努力还清货款,将直接影响应收账款回收的速度和客户的道德品质。特别是,一家公司的年龄是其债务偿还声誉的良好代表。

(2)偿付能力

指客户支付或偿还贷款的能力,反映借款人收入的可变性。从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来看,经营业绩好、资本实力强、现金流合理的企业会表现出良好的偿债能力。

(3)资本

企业资本往往是衡量一个企业资金实力和贷款额度的决定性因素。雄厚的企业资本表明企业拥有巨大的物质基础和抗风险能力。企业资本包括所有的净资产和无形资产。它可以通过财务比率分析获得,并被视为预测破产可能性的良好指标。

(4)抵押

也称资产抵押,是指企业用其资产来担保其承诺的支付。违约时,债权人有权主张借款人抵押的物品。该债权的优先级越高,相关抵押物的市场价值越高,欠款的风险损失越低。有了抵押担保,信贷资产就有了保障。对于没有信用记录或者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客户,需要拿一定的合法资产做抵押。信用评级必须分析担保和抵押手续是否完备,抵押物的估价和出售是否存在问题,担保人的信誉是否可靠。

㈤经济形势

即经济环境是指能够影响企业偿债能力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和商业周期,以及某些地区或领域的特殊发展变化。这是决定信用风险损失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那些受周期决定和影响的行业。例如,耐用品部门比非耐用品部门更容易受到周期的影响。信用评级必须分析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周期、发展前景、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变化,预测其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

第二,金巴利元素

也就是说,借款人从以下七个方面分析企业的信用状况。坎帕里是:

c字符(债务记录字符)

偿付能力(资格)

m盈利能力(利润)

贷款目的(目的)

贷款金额(金额)

r还款方式(还款能力)

贷款抵押(也称为安全保险)

(1)道德品质

指借款人是否具备与银行订立借款合同的资格。比如银行贷款给未成年人,没有法律效力。同样,签约董事必须

必须在章程授权的范围内活动,否则无效。

(2)偿付能力

指借款人在技术、管理和财务方面的实力;也可以指企业能否监控经营风险,提高资产流动性,从而创造足够的现金流偿还债务。

(三)贷款用途

借款人向银行贷款的目的应该是明确的,可以接受的。如果一笔贷款被企业用来偿还供应商的现有债务,企业的流动资金部门就可能出现严重问题。

如果企业申请贷款以支持其业务的预期发展,这应被视为允许贷款的一个可接受的理由。因为这类企业不仅使用供应商提供的正常信用支付,而且有更多的信用需求。但是,贷款不能用于满足业务的过度扩张。如果申请贷款争取新订单是合理的,那么同一个企业同时持有5个新订单,贷款人就要警惕了:能否应对业务的快速发展?

(4)贷款金额

贷款规模必须与资金用途相一致,贷款额度也必须满足企业的需求。借贷资金的成本应该与净资产收益率相匹配。

(5)偿付能力

了解企业后期资金的来源,有助于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还款能力很重要,贷款人应该通过分析投资后的现金流来考察自己的还款能力,而不是未来的盈利能力。对于借款企业来说,偿还贷款的主要资金来源应该是贷款的投资项目。合同中还应明确还款期限:是一次性还款还是分期还款?

(6)安全

这里的“安全”是指抵押担保:当贷款无法偿还时,银行仍能保证其资产的安全。在考虑贷款请求时,其抵押担保品肯定不是第一考虑因素;但如果考虑抵押担保物,其价格应相当于贷款金额加上充足的差价,抵押担保物应易于评估、变现和取得。

三。5W元素

5W法着重分析企业的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信用评价:

谁(借款人是谁,具体情况如何)

为什么(为什么借钱,目的是什么)

什么(担保是什么,抵押品的价值是什么)

何时(何时偿还)

如何(还款方式)

国内评级通常主张对信用状况进行五因素分析,即安全性(保险)、盈利性、潜力、流动性和可还原性。其中,安全性是信用的基础,盈利性是信用的保障,增长性是信用的动力,流动性是信用的表现,生产力是信用的条件。通过五因素分析,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客观评级。

5C因素分析反映了决定信用等级的主要因素,为建立客户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提供了初步的依据和框架。反映信用评级要素的具体项目一般用指标来表示,可以通过分析企业信用管理的业务流程来筛选。

企业的信用风险存在于交易产生的每一个业务环节,需要对整个交易过程进行全面管理和监控。一般来说,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指正式交易前(签约或交割前)对客户的审查和信用条件的选择;过程控制是指在交易过程中对客户信用额度的控制;事后控制是指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对欠款的有效处理。具体来说,有六个业务环节必须注意:

1.联系客户——选择客户,包括从第一次见客户到维护老客户的全过程。

2.谈判-确定信贷条件。包括最初与客户谈判直至双方达成协议,谈判过程中一个直接的信用管理目标就是确定信用条件(信用期限/额度)。信贷形式和支付方式。

3.签订合同——寻求债权保护。合同是信用的基础和根基,合同中的每一项都有可能成为未来信用问题的诱因;同时,为了保证货款的收回,往往采用一定的债权保护手段,如担保、保险、保理等。

4.交货-付款跟踪。应收账款形成后,必须进行动态监控,确保及时收回。

5.到期收款-收取早期欠款。拖欠到期货款的现象不仅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还可能造成长期拖欠的隐患。因此,如何在违约初期妥善催收货款,维护良好的客户关系,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难题。

6.催收失败——危机情况被埋。

加强对上述六个业务环节的监控,是企业防范信用风险、减少坏账损失的关键。根据商业环境的六个业务方面的特点,公司为评级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细分指标。

根据客户信用水平的5C要素和五因素分析,通过对上述可能发生信用风险的主要业务环节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建立客户信用评级指标体系:

企业在决定是否签订促销合同之前,首先要查看与客户的过往交易,具体指标主要包括:过往交易量、付款期限、付款态度,以及客户周围的信誉、商业信誉等。这个指标整体反映了客户的历史信用,如果没有大的变化一般会维持。其次,要分析客户目前的经营状况。主要是指客户的规模和实力,我们的员工对客户的表面印象,企业质量如何,目前是否有重大事件。第三,要替客户算算他签的合同有多少利润,能不能从中获利,获利多少。只有他赚钱了,他才会愿意还款。具体考察指标包括:市场竞争力、市场开拓能力和营销渠道、主营业务和资金状况、销售收入和管理水平。第四,也要从长远考虑,分析客户的发展潜力,是否有长期合作的需求。具体指标包括主要产品的发展潜力、客户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考虑到部分客户的财务资料不易获取,财务状况分析单独列出。在可以获得对方财务数据并进行缩水后,选择以下四个指标进行辅助评级。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b

短期负债对净资产比率=流动负债/净资产..................................c

债务对净资产比率=债务总额/净资产...........................n

信用评级值v = a+b-c-d

其中,A和B代表客户资产的流动性,C和D代表客户的资本结构。流动性比率越高,评级值越高,资本结构比率越高,评级值越低。根据评级值V的大小,一般可以给出客户的信用状况。

综合以上内容,最终确定指标体系如图4-3所示,具体指标的评分标准见表4-10。(1)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图

在这个指标体系中,重点是定性指标,因为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一般很难得到客户的财务数据,所以只有一线人员主要依靠业务人员通过自己在与客户频繁接触中积累的经验来判断客户的信用水平。如果能够获得客户的财务数据,则可以结合定性判断结果,弥补定性判断的不足,得到更合理的评级。另一方面,美国的信用评级系统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美国几家著名的信用评级公司认为,信用分析基本上是定性分析。虽然他们也重视一些量化的财务指标,但最终结论取决于信用分析师的主观判断,最终由评级委员会决定。编辑:张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