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巴士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438+0,580.9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5,438+0,654.38+0.54%。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基本票价的降低和深圳通信用卡的折扣。客运量778654.38+0.40万,同比增长1.54%;全年运营里程35969万公里,同比下降3.77%。
协助规划三级网络,开通支线快速公交。
2008年,交通局组织优化深圳公交线网,构建“BRT-干线公交-支线公交”三级网络,形成“速与速结合”、“点与面结合”、多种类型服务、多条线路一体化衔接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该公司在交通局的干线招标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四条干线的经营权。2008年,公司开通了8条支线和快线,支线受到了市政府、新闻媒体和深圳市民的好评,为公司的品牌建设增添了新的动力。
根据政府的部署,进行公共交通资源的整合
公交行业特许经营改革是市政府今年两大改革之一,也是我公司今年的首要任务。根据《深圳市公共交通特许经营改革工作方案》的总体部署,公司坚决落实政府的改革措施,在公交线路交接和接收的实施过程中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细致的工作,按照交通局的进度要求,提前高质量完成了今年的公交资源整合工作。
开展满意度调查,提高服务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集团ISO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要求和《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服务》(国家标准)标准,分别于5月和6月10组织了两次公交集团乘客满意度调查,乘客满意度指数分别为67.63%和92.11%。可见,标准化、规范化服务的推进初见成效,旅客满意度明显提升。
此外,我公司通过班组创模夺星工作和员工星级评定加强基层班组建设,通过在政府部门和办公室挂队、巡线等服务加强对班组和线路日常运行的监督和帮助,有效提升了线路公交服务质量水平。在市交通局2008年公交星级线路初评结果中,我公司五星级线路10条,占全市五星级线路的80%。四星线10条,占全市四星线的76.92%;三星级线10条,占全市三星级线的58.82%。
排查安全生产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安全。
南山区“2.27”重大火灾事故、龙岗区“9.20”重大火灾事故发生后,集团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和市交通局、国资委的工作安排,从9月22日起在集团范围内开展全面的百日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截至2008年2月23日,A类隐患18处,其中6处已整改验收。预计年底完成3项隐患排查,其余推迟到2009年,已列入2009年预算。B类隐患11个,已整改3个,其余隐患已纳入2009年预算;C类隐患6项,已评估2项,正在检测3项,已检测1项,无问题将关闭。
应急反应迅速,2008年初春运紧急疏散协调良好。
2008年6月5438日至10月26日,受北方持续雨雪冰冻气候影响,深圳罗湖火车站和南头西站始发的列车大面积晚点或停运,大量返程旅客滞留在西站和罗湖火车站,需要紧急疏散。在春运抢通办公室的统一指挥下,该集团于26日晚启动运力应急预案,在东、西站成立现场应急运力指挥中心,24小时值班,调度运营车辆,协调各项应急保障工作,参与应急任务3920人次,运送旅客42万人次。积极配合春运抢办、南山区政府、客运分局组织旅客紧急疏散,圆满完成滞留旅客紧急疏散工作,得到了春运抢办、市交通局、南山区、罗湖区、市客运分局的充分肯定。制度建设和年度实施评估
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涵盖运营管理、安全服务、车辆技术、人力资源、行政、财务等生产经营的主要环节。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公司机构体系,提高公司经营质量,报告期内,公司延续ISO体系建设思路,对集团总部内部业务进行分解,按照既定思路和业态,对集团业务构成和机构目录进行重组,基本实现了思路清晰、覆盖全面的目标。通过《深圳公交集团有限公司规章制度管理规定》的发布,理顺了各项制度的审核和发布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对集团现有制度进行了全面审核和修订,公司规章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企业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评价结论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符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公司自身特点。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公司日常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控制了公司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公司将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满足公司发展需要和监管要求。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
经营风险:柴油价格和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导致燃料成本和维护成本大幅增加;市政道路建设导致车辆路阻加剧,运营效率难以提高,对主营收入影响严重;此外,随着地铁的快速发展,常规公交的市场份额被进一步分享。企业经营压力与日俱增,利润空间日益减少。
现金流风险:深圳市政府2007年实施公交票价下调政策,2008年实施公交特许经营企业成本调控政策。政府财政补贴和成本监管补贴滞后,核定监管成本严格,加大了现金流风险。
政策风险:在公交票价控制和票价下调、市场资源获取等方面受政府政策影响的风险;《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原有用工模式带来的用工政策风险将对公司运营成本产生影响。成本调控政策不确定。由于监管标准与公司实际成本存在一定差距,公司收益也存在不确定性。
安全风险:包括驾驶员的行车安全风险,车辆、车站等综合安全风险,火灾等消防安全风险。
法律风险:包括经济合同、劳动关系、交通和服务事故等与业务相关的法律风险。
竞争对手给集团带来的风险:对竞争对手带来的风险采取风险规避策略,通过线路调整优化、增加运营调度等措施规避风险。
公司的风险管理
在风险管理机构方面,公司设立了财务总监和审计总监,以及独立的监督审计部门,主要负责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财经纪律审计、辞职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此外,公司还设有专门的法律事务办公室(legal office),常年聘请外部专业法律顾问,他们也负责公司各类法律风险的控制。
根据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总体思路,公司风险管理分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救济三个体系。防范风险的主要策略包括:层层落实安全目标责任制,制定一系列安全管理标准,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防范安全风险。组织细化内部劳动管理规定,加强合同管理,以减少新劳动法实施后可能引发的劳动争议。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最大限度降低政策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建立健全合同/法人审批授权、法律纠纷管理、专项法律服务三大业务模块,完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此外,集团于2006年底通过了ISO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资格认证。BSI(英国标准协会)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定期对本集团进行体系的外部监督、审核和评价;集团企业管理部负责组织ISO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对整个ISO管理体系进行自我评价,不断完善各项业务流程,加强企业内控管理。2008年5月,公司顺利通过BSI外审监督审核,顺利完成集团总部及下属公交公司2008年ISO 9001/14001体系的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
董事会成员基本情况
(1)发展规划委员会:由(主任)、、刘、曲忠荣、关伟明等五人组成;主要职责是:a .研究制定股份公司的长期发展规划,包括但不限于制定五年经营计划、上市计划和对外投资政策;b .审议和修改股份公司的长期发展政策;3、关于完善和调整股份公司内部组织结构、职能和各部门分工的建议;d、对公司按照章程规定必须经董事会批准的重大投融资、重大资本运营和资产管理项目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e .对影响股份公司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f .落实工作目标、要求和董事会授权的其他事项。
(2)采购委员会:由(主任)、区忠荣、关伟明、桂天骄、、、罗组成;主要职责是:a .制定集团的采购政策;b .决策并监督整个集团的采购活动;c .审核采购预算计划,并报董事会批准;d、负责审定发布集中采购目录,确定具体采购方式,审批采购管理制度和流程;e .审批外部采购代理机构;f、审批合格供应商;g .审核超预算采购项目和预算外采购项目;h、领导和组织招标工作;一、审批投标方案;j、审批招标结果;k、听取采购中心、站建管中心关于物资采购、基建采购工作的汇报并指导采购工作;l .董事会授权的其他事项。
(3)薪酬委员会:由(董事)、刘、区忠荣、关伟明组成;主要职责是:a、制定股份公司各级员工的岗位职责;b、制定股份公司整体及各级员工的薪酬制度、标准、预算及支出(包括但不限于工资、奖金、奖金及福利等。),并监督其实施;c、制定股份公司各级员工的绩效考核制度和绩效考核指标;d、制定并审核股份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方案和业绩考核方案,对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考核;e .董事会委托的其他事项。
(4)上市委员会:由(董事)、、、杜、区忠荣、李忠忠六名委员组成;主要负责公司开始上市时的上市相关事务。
(5)评审委员会:由(主任)、何斌、刘、杜、李忠五人组成;主要负责董事会对公司管理层业绩的评估。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公共汽车客运;本公司车身、候车亭、车站广告业务;小巴;出租车;租车;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业务(成品油运输)。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公交线路222条,其中公交线路163条,高峰线路14条,夜间线路20条,节假日线路2条,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期末公司运营车辆49,565,438+0辆,其中公交车4,076辆;341辆公交车;出租车450辆;有84辆旅游大巴。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438+0,750,280,00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438+00.3%。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运营车辆平均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49辆。付费客运量8.809亿人次,同比增长13438+0%;全年运营里程431.27万公里,同比增长19.90%。
调整优化网络资源解决市民出行问题
结合市交通局相关要求,集团组织二级单位对高峰时段热点地区乘车难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重点解决科技园、梅林检查站、华强北等地区乘车难问题。3月以来,在市交通局、综合交通院的要求和统筹安排下,科技园、梅林检查站、华强北等区域公交改善方案分阶段实施,涉及新增线路2条,改造线路30余条。
为进一步解决梅林关高峰时段的上车难问题,解决东部华侨城的公交配套问题,根据市交通局的统筹安排,集团开通高峰线14、高峰线15、E12、E13两条快线。
为配合地铁1号线高新园、深大北、白石洲三个地铁站的开通,2009年9月28日,我司新开支线B681并调整四条线路在地铁周边衔接,年底开通15支线(B696至B710)。至此,我公司“干线-快线-支线”三层网络结构初具规模,在解决市民出行问题上又迈进了一步。
安保工作成效显著,交通事故“0”死亡。
2009年,H1N1流感疫情、“4.25”刑事案件、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件、深圳西部“6.13”公交车燃烧事件相继发生,公交行业安全形势严峻。
作为提供公共出行载体的公交企业,我公司肩负着市民乘车安全的社会责任。我公司先后开展了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全面部署、车辆安全隐患大排查、突发事件乘客安全疏散逃生演练,并通过1直播间讲解公共安全知识等安全防护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树立了负责任的良好企业形象。同时,通过购置配备安全逃生窗的车辆,为每辆车配备安全逃生锤,完善基础安全工作标准,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严格执行安全绩效考核要求,加大安全工作比重,控制车速,全面推行路段准点、限时限速制度,实现了全年责任交通事故“0”死亡。
深入开展标杆管理,全面引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集团积极落实市国资委对标管理要求,以KMB为标杆,研究管理差距和不足,从多个层面开展系统的对标工作。在对标管理过程中,从对标瞄准、项目实施、过程监控、项目改进建立对标管理循环体系,全面引入卓越绩效模型进行自我诊断,运用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等先进管理工具和方法建立对标研究模型,系统开展超前研究,查找差距,提出25个创新对标项目或指标,总结提炼“吕相平458服务工作法”、“何驱动工作法”等内部优秀实践。11在南头示范点成功举办了市属国企标杆管理现场会,通过智能调度系统、EAM系统、舆情车厢、光催化氧化洗车循环水系统的展示,展示了公司标杆管理的阶段性成果,获得了与会领导的高度评价。副市长张思平要求市属国企推广公交集团对标管理经验。65438+2月,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万钢部长、交通运输部周海涛总工程师在南头示范点进行调研工作,实地考察了公司新能源新技术推广应用情况,对公交集团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公司有史以来第一次得到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和表扬。
逐步建立主动的客户服务,提高整体服务质量。
将集团推进卓越绩效和标杆管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创新,学习和引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创新,确立“以客户为关注焦点”的工作指导思想,逐步树立和实现“主动客户服务”的理念。通过民意车进社区活动,深入港口、火车站、光明新区、中心区和高交会现场,在深圳通提供乘车引导、现场充值等公交服务。同时开展公交服务现场咨询、市场客流调查、乘客满意度调查,宣传“文明乘车、文明驾驶”,展示公交集团企业文化,宣传优质公交线路,不断提升公交集团服务质量。同时,成立乘客联络小组及乘客联络小组手册,加强与乘客沟通,不断检讨及改善服务流程。通过打造服务特色,不断巩固服务优势,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参与“绿色公交”创建
本集团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和市政府的“蓝天工程”,提高了公交车辆的排放标准,广泛采用欧三排放标准车辆,增加欧三车辆在营运车辆中的比例,截至报告期末达到82%。同时,积极推进新型清洁能源在公共交通行业的应用。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已正式投产27辆混合动力汽车和65,438+05辆液化天然气汽车,并已采购65,438+020辆混合动力汽车和65,438+085辆液化天然气汽车,积极准备投产。此外,公司积极参与“创建绿色公交”活动。2007年至2009年,有23条运营线路获得深圳市“绿色公交线路”荣誉称号,占全市34条受评线路的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