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PK,五大公交上市公司谁是大赢家?
近日,代表行业风向标的国内主流客车上市公司陆续发布了2020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公告,披露了各自的盈利能力和研发情况,成为目前客车行业最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本文对五大客车上市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的经营业绩进行简要分析(以下数据均来自上市公司发布的前三季度经营业绩报告):
前三季度前五大客车上市公司销量、收入、利润、R&D费用汇总表
一宇通客车
点评:中国客车行业无可匹敌的领军企业宇通客车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利润1.56亿元,同比下降88.21%,较其前三季度销售收入34.77%、前三季度销量56.5538+0%高出53.44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宇通客车2020年前三季度的盈利远快于其收入和销量,这反映了运营成本的大幅上升和客车行业利润空间的大幅下降,说明了今年客车市场的残酷。即便如此,其他公交公司可想而知今年经营有多艰难!
虽然经营如此艰难,但宇通客车毕竟还是盈利的。更难能可贵的是,宇通前三季度R&D费用仅比去年同期下降65,438+05.77%,远低于其利润降幅。其R&D费用占营收的7.03%,为业内最高。尤其是第三季度,宇通客车的R&D费用同比仅下降了5.82%,几乎是微幅下降。可见宇通客车对产品技术研发的高度重视。说明宇通客车更加重视产品的技术升级,以领先的产品实力赢得市场。这也是宇通客车至今在行业内遥遥领先的重要原因!
2.金龙汽车集团(包括厦门金龙、厦门金旅和苏州金龙)
点评:作为中国客车行业关注的“三龙”(厦门金龙、厦门金旅、苏州金龙),2020年前三季度利润如何?-2.04亿元,同比下降361.59%,远大于其前三季度销售收入下降26.57%的335.02个百分点,也远大于其前三季度销量下降25.71%的近33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三龙客车2020年前三季度的利润下滑速度远远快于其收入和销售速度,这反映了运营成本的大幅上升和客车行业利润空间的大幅下降,说明了今年客车市场的残酷。由此也可以看出,金龙2020年前三季度的经营质量比宇通差很多。
虽然经营如此艰难,但毕竟三龙客车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仅同比下降0.3%,远低于其利润的降幅。由此可见,三龙客车对产品技术研发的高度重视,说明行业越是困难,越是重视产品技术升级,以领先的产品实力赢得市场,这一点和宇通客车基本相似。
三、中通客车
点评:作为中国客车行业关注的“三龙两连”中的中通客车,2020年前三季度盈利情况如何?0.11亿元,同比下滑79.84%,远大于其前三季度32.64%的销售收入,下滑47.2个百分点,也远大于其前三季度27.71%的销量,下滑近52.1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中通客车2020年前三季度的利润下降速度快于其收入和销量的下降速度,这反映了运营成本的大幅上升和客车行业利润空间的大幅下降,说明了今年客车市场的残酷。由此也可以看出,中通2020年前三季度的经营质量相比其他同行还是不错的。当然总体情况不是很好,这是大环境决定的。
虽然经营如此艰难,但中通客车三季度R&D费用仅同比下降38.5%,低于其三季度利润465,438+0.34%的下滑幅度。由此可见,中通客车对产品技术研发的重视程度。
第四,安凯巴士
点评:作为中国客车行业老牌豪华客车上市公司,安凯2020年前三季度盈利是?2.67亿元(主要来自转让安凯车桥40%股权及土地收益),同比增长97.45%。其客车收入和销量同比均大幅下降。
第三季度,安凯客车的研发支出为0.33亿元,同比增长65,438+02.97%,占营收的6.02%(这个比例也是比较高的),可见安凯客车也比较重视R&D投资。
动词 (verb的缩写)亚星巴士
点评:作为老牌客车企业,亚星客车2020年前三季度利润为-8800万元,同比下降771.95%,比其前三季度销售收入3213%低739.82个百分点,比其前三季度销量49%低近723个百分点,说明亚星客车的经营状况。
前三季度,亚星客车研发支出0.39亿元,同比增长65,438+05.04%。在利润大幅下滑的环境下,亚星客车投入的研发经费增速仍然远远快于其利润的下滑速度,可见其也非常重视产品技术研发的投入。
总结:通过对2020年前三季度五家上市客车企业经营状况的分析,发现今年客车行业的经营状况确实比较惨淡,盈利能力大幅缩水,但相同的是:越是困难的情况下,越是重视产品技术研发的投入。这也说明未来客车市场的竞争主要是产品技术的竞争。谁先掌握先进技术,谁就先占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谁就可能获得市场先机!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