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内卷化加剧:顺丰以价换量抢市场,通达单票收入逼近2元。
顺丰业务量增速领先,申通增速明显下滑。
从业务量增速来看,顺丰继续保持较高增速,童渊、申通增速放缓,大云环比增长。
数据显示,顺丰5月份业务量为8.68亿票,同比增长36.48%,与上月持平。据了解,5月份,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92.2亿票,同比增长24.9%。顺丰同比增速11.58%领涨行业,领涨通达系。
5月份,大云、童渊、申通业务量分别为1、61.2亿、1.469亿、9.28亿,同比分别增长241%、27654、38+0%、8.9%。相比4月,大云提速2.0%,童渊放缓11.9%,申通放缓17.2%。
从6月5438-5月累计业务量来看,业务量增速最快的是童渊,增速为57.44%,其次是大云,申通、顺丰跑输行业平均增速。
东北证券认为,一季度由于春节未休以及去年基数较低,业务量增速虚高,二季度增速已逐步回落至正常区间。去年疫情期间网络消费的爆发,对今年行业整体增速造成一定压力,但影响有限。预计2021年业务量年增长率维持在25%-30%。
通达的单票收入持续下滑,逼近2元
单票收入方面,快递业务的增长并没有阻止单价的持续下行,行业价格“内卷化”趋势仍在继续。
数据显示,通达系快递单票收入不断下滑,不断逼近2元/票。5月,大云单票收入2.02元/张,下降0.98%;童渊单票收入2.04元/票,下降2.45%;申通单票收入2.07元/票,下降2.36%。
但从降幅来看,在限制低价倾销的监管政策影响下,近几个月来,通达系单票收入降幅逐渐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5月顺丰单票收入降幅最大,远超“通达系”。数据显示,单票收入15.59元,同比下降13.44%。
自2019年以来,顺丰单票收入最低的月份是2021年2月,为15.11元。2021 3-4月,单票收入有所增长,但5月份再次下降,仅比2月份略高,处于底部区间。
事实上,从2010到2020年,中国快递行业的单票收入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10年的24.57元/件下降到2020年的10.55元/件。2021,1-5月继续下滑,5月单票收益跌至9.37元,同比下跌10.39%。
东北证券认为,2020年各公司单票价格已跌破最低点,“通达”公司之间的市场份额竞争仍十分激烈。各公司可能会主动为终端网点提供补贴以抢占业务量,中转收发端的成本优化也为“通达”公司进一步降价提供了一定空间。
价格战促使二三线企业逐渐出清。
价格战是各大快递公司争夺客户、电商资源和市场份额的手段。在这场“战争”下,行业加速分化,中小快递公司被甩得越来越远,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1一季度,快递和包裹业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0.5,比去年同期下降5.4,比2019同期下降1.2。头部企业分化严重,二三线企业逐渐出清。
今年5月,速尔快递通过其官方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公布了破产重整的消息。速尔快递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在快递行业已经有15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它的陨落固然令人遗憾,但二三线快递公司像速尔快递这样的下场并不少见。
快递快递成立于1997,运营时间超过20年。2018年4月,18正式宣布停网。高峰期,运输线路和网点遍布全国的郭彤快递于2065438+2009年3月发出停工放假通知。
全峰快递,曾经被认为是快递行业的一匹黑马,一度处于快递第二梯队的前列。然而这匹黑马还没来得及跨越就溃散了,2019破产了。
“从品牌数量、产能建设、收购能力、市场份额来看,低质高效的二三线快递产能基本出清,头部企业间的发展格局也呈现出‘份额下降-份额维持-份额进取’的持续分化梯度,‘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大云在2020年财报中总结了行业现状。
安信证券认为,整体来看,电商快递仍处于格局清理的前夜,网络稳定、精细化管理能力强的头部公司终将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