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评级废除了吗?

大公评级2019获央企股东加持,评级资格恢复,意味着大公国际复活了。

1.大公评级,即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又称大公国际。2018年,中国证监会和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相继发布公告,暂停大公在交易所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评级业务1年。然而,2065438+2009年4月,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公司之一的中国国鑫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入主大公国际,持股58%。央企股东加持,评级资格恢复,意味着大公国际复活;但大公国际能否重拾失去的业务,获得新生,还是一个疑问。

2.公开资料显示,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是中国信用评级和风险分析的专业机构,是中国主要的信用信息和决策解决方案服务商。1994是经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经贸委批准成立的。大公作为中国信用评级行业和市场最具影响力的缔造者,拥有中国政府特许经营的全部资质,是中国认可的对所有发债企业进行信用评级评估的权威机构。

3.然而,2065438+2008年8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和中国证监会先后处罚大公国际。其中,交易商协会决定给予大公国际严重警告处分,责令其限期整改,暂停债务融资工具市场相关业务1年。处罚的具体原因是,大公国际在2017 11至2018年3月期间为相关发行人提供信用评级服务,同时直接为被评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收取高额费用。同时,在对经销商协会的业务调查和自律调查过程中,大公国际向经销商协会提供的相关材料存在虚假陈述和不实信息。

4.2065438+2009年4月,大公评级由中国国鑫战略重组,旨在打造一流评级企业,充分发挥大公征信25年来积累的评级技术和数据,创新评级模式,探索推进供给侧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之路,致力于为投资者和客户提供更优质、专业、高附加值的与国际接轨的评级服务,维护国际经济、信息安全和金融市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