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黑马:杨是谁?

能量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添加‘关注’

文|黑鹰光伏刘洋编辑| LWY

杨是谁?

网上只能找到他的两张照片,一张是路演,一张是IPO敲钟发言。

五六年前,如果你问这位光伏行业的先生,估计没几个人能说得上一二。

当时光伏复兴,资本再度飙升,新巨头加速崛起,而杨掌舵的企业年营收不到654.38+0.5亿(2065.438+05),净利润只有654.38+0.00亿多。

这样的表现在越来越火热的光伏市场中无人不知。

但是现在,如果你再问这个问题,估计很多人会告诉你:杨数控董事长,光伏黑马!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中国光伏20年了,从来不缺断路器。

短短两年,杨和计算机数控,世界上每个人不知道你吗?!

1

杨,中国国籍,出生于1969,大学学历,无境外永久居留权。

掌舵的数控位于江苏无锡滨湖区南湖中路158号。

过去一年,公司业绩飙升,股价飙升,对外布局突飞猛进。就在过去的一年里,杨与光伏行业的许多重要企业家成为朋友,并在业务往来中结成了深厚的利益联盟。

有机构研报甚至在2021年初夸下海口:高成长,2021给出40倍PE,6-65438+2月目标市值800亿!

股价暴涨的背后,在最新的《2020胡润百富榜》中,杨家族财富总额达到6543.8+005亿,在光伏企业家财富榜中排名654.38+04。

这个财富与太阳电力曹仁贤、美昌新材吴英、爱旭陈刚的财富相等。

(制表:华夏能源网)

众所周知,2020年,车载数控的业务布局将持续爆发。比如与天合光能、东方日盛、正泰、通威、阿特斯等巨头签订了300多亿元的销售合同,为未来业绩增长留下了空间。

另外,在抢光伏硅材料的战役中,电脑上的数控也不甘落后。2021,1,21,这家公司宣布与新特能源签订了超过7万吨多晶硅材料的大采购订单。3月5日晚间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宏源新材与大全新能源签订超5万吨多晶硅材料采购合同,预计合同金额约55.34亿元(含税)。

牛年春天,另一则与CNC有关的新闻,强烈搅动光伏行业和资本市场,与它和“世界硅王”保利GCL的密切合作有关。

2021年2月28日,保利协鑫发布公告称,GCL全资子公司江苏中能与上吉数控就R&D及在内蒙古生产30万吨颗粒硅并成立合资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30万吨颗粒硅!这样的策划和写法震惊了业界。

根据协议,江苏中能拟持有合资公司65%的股份,上机数控拟持有合资公司35%的股份;项目总投资预计为6543.8+0.8亿元人民币。

这意味着杨掌舵的网通,与朱* * *旗下的保利也成为了深度利益捆绑和发展的“盟友”。

2

在收集了所有可以利用的公开资料后,杨在二十出头的时候就开始独自闯荡江湖。

24岁,小伙子承包了无锡雪浪制冷设备厂的金工车间;29岁时,杨开始担任无锡良友机械厂厂长。

2002年9月28日,杨与杭红出资100万元成立无锡上吉磨床有限公司。这就成了计算机数控的前身。

随后,2007年、2008年、2010年,CNC经历了三次增资。截至2010年2月,上吉有限以净资产折股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也于2010年6月工商变更登记变更为9450万元。

2010,2010年2月23日,杨向同创创业、远东控股转让4.66%股权的次日,将其公司出资42万元转让给公司9名核心员工。

其中,杨的妹夫获得0.159%股权;韩红的姐夫董喜兴也直接持有公司0.159%的股权。至此,杨家* * *在本次发行前持有上机数控89.52%的股份,约8463万股。

2012,CNC首次申请IPO,但最终被发审委否决。2017年夏天,CNC再次冲刺IPO。

等了一年半,杨和在电脑数控上“同甘共苦”。2018 12.28,CNC终于成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从而成为江苏无锡第136家上市公司。

当晚,中国金融信息中心的“蓝宝石大屏幕”亮了——“祝贺CNC成功上市”。

查相关资料,截至2020年9月底,杨和杭红夫妇合计持有中国网通股份145210000股,占中国网通总股本的62.46%。前十名股东占总股本的75.89%。

对杨来说,他一直为之奋斗的“上市梦”实现了。以此为起点,电脑上的CNC开始了战略业务调整和疯狂进攻。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数控起初主要从事精密机床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04年开始进入光伏专用设备制造领域;到2019年,这家企业“突然”切入单晶硅生产业务领域,并由此开始以“黑马”的姿态奔向未来。

2018上市,通过车载数控IPO募集1074万元。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调整募投项目,果断停止精密数控机床生产线扩建项目,转而在内蒙古包头建设5GW单晶硅提拉生产线项目(一期)。2019 165438+10月7日,项目建成投产。2020年6月165438+10月10,8GW单晶项目二期顺利点火投产。

宏源新材是数控从事单晶硅生产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9年5月。宏源新材2019年度实现销售收入2.53亿元,净利润19525700元。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2亿元,净利润1.21亿元,超过CNC净利润80%。

众所周知,在单晶硅片市场,过去基本形成了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的双寡头格局。作为后来者,CNC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成为主流硅片供应商之一。

据CNC官网介绍,2020年,公司将在巩固和拓展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务的基础上,构建“高端装备+核心材料”的业务模式,不断完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布局。

(2065438+2009年6月,宏源新材料包头5GW单晶项目推介会)

募集资金方面,2020年6月,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6.65亿元,用于建设5GW单晶硅拉晶生产线项目(二期);很快,7月份,公司推出定增募资方案,计划募资30亿元。除9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外,其余26,543.8+0亿元用于8GW单晶硅提拉生产项目建设。

针对本次30亿元募投项目,上机数控明确表示:将业务拓展至光伏单晶硅领域,完善产业链布局,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快速提升市场份额,控制非硅成本,提高单晶硅生产业务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

根据以上计算,到2022年,单晶硅计算机数控产能将达到13GW至16GW,跻身行业前三,“三分之一”。

2021 2月19日晚间,CNC再次公告,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在单晶硅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公司拟由全资子公司宏源新材料在包头投资建设年产10GW单晶硅提拉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

从核心业务数据来看,笔者发现2019年以来,计算机数控的营收翻了一番。第三方机构预测,2020年CNC营收规模将超过3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0%,2020年营收规模约为2014年的25.13倍。

具体到其主要收入结构,单晶硅片无疑成为计算机数控最强劲的增长引擎。

如下表所示,2014年以来,数控原有的三大主营产品:光伏专用设备、蓝宝石专用设备、通用磨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2019年新布局的单晶硅片业务是其持续增长的最大因素。

在2020年的业绩预告中,上机数控在解释业绩强劲增长的原因时强调,“公司于2019开始向光伏单晶硅领域拓展业务,致力于构建‘高端装备+核心材料’双轮驱动的业务发展模式。随着单晶硅产能的逐步扩大,公司单晶硅业务销售收入大幅提升,公司销售规模持续增长。”

如上所述,从2020年至今,上吉数控已经与多家光伏龙头签订了多份重量级销售合同。合同涉及的主要产品是单晶硅片和单晶锭。合同总金额为365,438+0,675万元(含税),合同执行期为2020-2025年,为其后续成长提供了良好支撑。

同时,进入单晶硅片领域也大大提高了数控的盈利能力。根据业绩预告,2020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5.3-5.8亿元,同比增长186-213%。

然而,随着产业竞争的不断加剧,数控产品的毛利率也面临着持续下降的压力。如下表所示,数控机床的毛利率已经连续近三年负增长,并呈加速下降趋势。2018、2019、2020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分别下降0.13%、8.54%、19.55%。

为了加快单晶硅片的领域布局,计算机上的数控明显加大了对外投资的力度和规模。

首先,根据财报,从2014年到2020年9月这近7年,累计外资投资数控60.64亿元,其中50多亿元集中在2019 -2020年,仅这两年外资就达到56.5438+003亿元,占比84.65438+。

另外,如上所述,据黑鹰光伏统计,2065438+2009年5月至今,CNC计划投资4个光伏项目,主要涉及单晶硅片、颗粒硅等产品,总投资规模超过250亿元。

根据目前CNC披露的重大光伏投资项目,CNC未来需要投入6543.8+000亿元真金白银完成产能战略布局。

财报显示,无论是依靠CNC的造血能力,还是其资本储备,似乎都难以完成上述产能扩张。

例如,据笔者统计,2014 -2020年前三季度,计算机数控运营的现金流量净额仅为177万元,比其同期创造的净利润低81100万元,说明其造血能力有待提高。

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9月底,CNC在电脑上的总资产仅为43.49亿元,现金储备仅为6.67亿元,与其规划的重大光伏项目投资预算仍相差甚远。

考虑到2月中旬,中国网通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成功募集资金29.76亿元(募集资金净额),资金压力有所缓解,但距离上述产能扩张完成仍有较大资金缺口。

因此,CNC能否完成上述产能布局,尤其考验其未来持续融资的能力。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国家能源信息平台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