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报表分析偿付能力水平
(1)电流比。流动比率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是衡量短期偿债能力最常用的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风险的指标。从该指标的计算可以看出,流动比率越高,资产的流动性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是,由于各行业的业务性质不同,对资产流动性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商业零售企业对流动资产的要求往往高于制造业企业。因为前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库存。此外,企业的管理和财务管理方式也影响着流动比率。比如采取宽松信贷政策,以赊销为主的企业,比以现金销售为主的企业需要更高的流动比率。
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应维持在2:1左右,所以也叫2比1。过高的流动比率表明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滞留在流动资产中,没有得到更好的利用。比如库存积压,应收账款大量,现金过多,资金周转就可能变慢,从而影响他们的盈利能力。有时候,虽然企业的现金流以红字出现,
(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又称酸性实验比率,是指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企业短期内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速动比率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是企业能够在短期内变现的资产,等于流动资产减去存货的金额,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和应收账款。存货是企业最差的一种流动资产,其变现不仅要经过销货和收款两个程序,存货还会发生一些损失。因此,在分析中从流动资产中减去存货可以更好地表达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一般认为速动比率应维持在1:1左右,即1元的流动负债由1元的速动资产担保。如果速动比率大于1,说明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偿还短期债务,但也说明企业有太多的无利可图的现金和应收账款。如果速动比率小于1,企业将依靠出售存货或举借新债来偿还到期债务,这可能导致急需出售存货导致的降价损失或举借新债导致的利息支出。和流动比率一样,企业的速动比率也要根据行业特点等因素来评价。在分析速动比率时,要注意对应收账款流动性的分析。
(3)现金比例。现金比率是指企业现金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企业的即时流动性。这里所说的现金是指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这个比率可以表明企业立即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
随着财务分析对现金流量信息的重视,这一指标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以用来更准确地评价企业的短期还款能力。
(4)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或债务营运比率,是指总负债与总资产的比率,用于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性。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
企业总资产应大于总负债,资产负债率应小于100%。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低(50%以下),说明企业具有良好的偿债能力和债务管理能力。
在企业资产净利率高于债务资本成本率的条件下,企业的债务经营会因为成本较小而增加所有者的收益。因此,所有者总是希望通过负债经营获得财务杠杆的利益,从而提高资产负债率。而债权人希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低一些,因为债权人的利益主要表现在权益保障上。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等于或大于100%,说明企业资不抵债,债权人可以向人民
(5)有形资产负债率。有形资产负债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与有形资产总额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有形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总资产-无形资产净额)×100%
该指标是资产负债率的延伸,是评价企业偿债能力的更客观的指标。企业的无形资产,如商标、专利、非专利技术、商誉等,不得用于偿还债务,但可视为不能偿还债务的资产,从总资产中扣除。该指标的作用和分析方法与资产负债率基本相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待摊费用和长期待摊费用在总资产中的金额较大,在计算该指标时也要考虑资产。
(6)产权比例。产权比率又称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该比率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如下: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