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说联想之星柳甄:我为什么不投资型号项目?

(欢迎投稿我们:tipsat36kr.com,具体要求看这里)本期我们聊到的VC是联想之星投资总监刘伟,主要负责TMT领域的天使投资。联想银河联想的科技企业孵化器。36Kr:联想之星在投资方面有一套“数据轴”理论。你能告诉我们更多关于它的情况吗?刘伟:我这么说吧。我想很多业内人士都投资了更多的样板工程。美国有一个很热的东西,中国也有几个人做过。从投资的角度来说,这些项目可能看起来很顺眼,但是在那个时间点上,你看不到它们有多好,所以背后是一个赌概率的游戏。从联想之星的角度来看,我们还是在寻找一个“轴长”。这个“轴长”必须从投资的起点来看。积累了很多,可能就像我们十几年前投资的科大讯飞。现在像Face++或者人机对话这样的公司,过去已经积累了很多技术。但是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投入到产品中,或者说商业模式还不够好,所以并没有散发出特别大的市场价值,但是它的轴心并不是别人能赶上的。所以投资这些项目,一方面在市场上有更充裕的时间,另一方面有利于新的产业。36Kr:所以这些公司有很长的数据轴和很长的战线。他们会因为这个遇到什么困难吗?刘伟:联想有句话叫“从屏幕上看画”。当然,最近行业出现的问题需要讨论,但是再往前一点,很多公司其实有很多战略机会。我应该如何了解我的市场,我应该怎么做?我是不是不应该做发行,切这一块?但是更进一步,介绍一下这个行业目前的用户数量,看看这个公司,它的战略架构,如何增加它的价值,重组它的商业模式。事实上,如果你回头看看我们在那些年投票支持的科大讯飞,它一直坚持着它的目标:它在那些年想要发出声音,并且坚持了这么多年。与许多公司不同,它在自动集成的过程中做了其他业务。但实际上也达到了阶段性的目的。如果它一定要从一开始就做出科大讯飞语音、语音云这些互联网云产品,那肯定是做不到的。因为你的技术,你的边界条件,你的市场做不到。所以它从很早的时候就规划好了这条路,先合成再鉴别。综合来说,我们先做如何把这些产品提供给电信运营商,然后再做如何独立的产品。36Kr:你通常如何帮助这些企业规划他们的道路?刘伟:我们有一套“目的性极强”的方法论。联想强调逻辑,但强调逻辑不代表有见地——我可以判断我今天做的事情一定是对的。你的计划可能仍然是错误的,但至少你制定了一个计划。从目的上来说,就是我认为现在的市场格局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来解决我对这个市场格局的认知。然后计划怎么做,一步一步分解。这个东西可能在过程中不断调整,最终可能被认为是错的,但错了也没关系,至少你长了一手。你回过头来看,会觉得是我把用户的需求判断错了,或者是我决定让什么产品适应什么需求,或者是我把产品怎么做错了,把哪些边界条件判断错了。下次做决定的时候,一定会进步的。所以我觉得目的性极强,对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企业会是一个启发。36Kr:如何培养目的性?刘伟:在思维方法上,我们就把它当做你思考的中心吧。我们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不是写下目的,哪些是有的,这样很容易丢失。如果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一个核心目的来拆解的,比如36kr说今年我们的目的是为创业者打造一个很好的服务平台,那么这个平台包括如何为创业者提供功能,如何聚集创业者,如何做好适当的宣传和与连横的合作,所以这个东西是一层一层扣紧的。这和我们今天说的不一样:首先要提高36kr的影响力,其次要让读者满意。这些目的可能永远是对的,但没有太多争论的余地。这是一个明确的目的。36Kr:你投资科大讯飞、Face++等公司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刘伟:我们投资这些公司的眼光可能是两个层面:高和低。这些公司现在似乎是从技术平台开始的。他们最起码能做的就是帮助很多app,很多人增加和改善体验。比如他们可以更好的画画,人脸识别可以更好的控制,增加经验后可以获得自己的收入,积累盈利的可能性。比如做安全认证,可以做OpenID系统,做语义理解。你在返回结果的时候,至少可以包含你推荐的内容,并提供出处,这样它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商业价值。有可能它们最终会被大公司收购,或者像科大讯飞一样成为盈利的公司。但这是一个低而保守的计划。更积极的解决办法,当然是希望他们能成为进口级厂商。36Kr:你最近关注哪些领域?刘伟:“数据轴”仍然是一个会持续关注的领域。虽然我们投入了这么多,但是机会还是会不断的。比如刚才提到的Face++人脸识别下一步也会重点关注它。比如它会更偏向表情的识别,还是会更偏向3D人脸的识别和聚焦?其他项目我们还是会关注的。因为这里有一个大的背景,云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改变了这件事情的可行性。最初,像科大讯飞这样的公司不得不在五年和十年内花费数亿美元来手动调整规则算法的一些参数。现在云的发展大大加快了这个速度。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关注to B业务的机会。其实我最早是从to B业务过来的,但是这几年我一直觉得国内没有这样的机会,就是让它像salesforce互联网公司一样爆发式增长。因为中国整体的环保决定,大部分企业都有很多黑幕采购。当他们购买软件或IT服务时,他们根本不关心效率。在过去的几年里,一些小企业逐渐成长起来,但是2000年后的这一波小企业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品味,就是有诉求。老板说我都是自己的钱,没有黑幕。但是,我想买一个ERP,不知道该怎么做。拿到了就不会用了。这种情况不适合互联网,不是说“我是好产品,一开始可以免费用,用多了再扩展。”然而,在过去的两年里发生了许多变化。比如电商,很多电商其实都是既有需求又有品味的。因为他们每天赚的都是通过配置IP参数和数字化把生意做好的人。他们越来越了解很多CRM的东西,很多企业软件的东西。36Kr:那么哪些领域的公司最有可能成为SAAS?刘伟:比如电子商务,比如零售。零售在于市场中小企业多,可以这么说,石油行业肯定不适合。当然我说的小企业比较高端,有点连锁零售。它有很多竞争对手,它的竞争是数据的竞争。对于这样的企业,愿意让它花一些钱和成本去做。因为它有这个需求。我有句话叫“融化冰山”。这两年中国企业市场的冰山一直在融化。其实我们的比美国落后十几年,我们的to C业务好很多。所以to B现在在加速追赶,加速融化,机会很大。36Kr:你认为中国那些品味差的企业这几年慢慢改变的社会背景是什么?刘伟:第一,温饱解决了,大家的品味还在逐步提高。另一种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C对B”,或者说“C推B”。有时候企业的品位提高的慢,但是企业的人的品位提高的快。你看,中国现在有最活跃的to C产品,不比美国差。从美国到三四线城市,很多东西根本用不上。在中国,就不一样了。现在很多二三线城市,人们玩的东西都挺时尚的,其实是在提升自己的品味。其实360和腾讯现在都面临这个问题,不是说我随便抄个东西就行了,有些细节没做好用户也不会付费。为什么?事实上,用户的品味提高了。所以我觉得中国会有很多这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