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利润?影响利润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公司利润变动的基本因素有: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
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企业利润的变化,甚至使企业由盈转亏,也使企业扭亏为盈。
经济效益是企业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用公式表示: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企业利润是指GDP与生产成本的差额,用公式表示:利润= GDP-生产成本。
扩展数据:
企业利润的增加(或减少)是否意味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或减少),必须具体分析:
(1),在生产成本(即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的增加(减少)意味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两者的增加(减少)是一致的。
(2)在利润总额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成本的增加(减少)意味着经济效益以相同的减少(增加)幅度减少(或增加)。
(3)如果成本和利润同幅度增加(减少),经济效益不变。
(4)如果成本的增加(或减少)超过利润的增加,经济效益就会减少(增加)。
因此,企业利润的增加(减少)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减少)。
剩余价值范畴明显地反映了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因为它是可变资本的增殖,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利润这个范畴似乎意味着资本本身可以创造一种新的价值。这种倒置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
首先,由于资本家生产商品所消耗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c+v)转化为成本价,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的本质区别被掩盖了;其次,由于劳动力价格转化为工资,表现为劳动的报酬,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这在本质上与工人的劳动要素无关,只是预付总资本的产物。
最后,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在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的前提下,即借助利润率,将已经转化为成本超额的利润进一步转化为一定周转期内预付成本超过自身价格的余额。
在现实生活中,工业厂商通常是从既定的利润率水平出发,然后将利润率乘以预付成本,得到预期的利润额,这不是主观上的错觉,而是客观上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事情。
科学论证和实践表明,这种利润实际上是可变成本带来的增加。总之,剩余价值是内在的本质或实体,利润是外在的现象或形式。
利润结构基本合理,有以下含义。
(1)企业的利润结构应该与企业的资产结构相匹配。
(2)费用变动合理,不存在年度间费用不合理减少的情况。
(3)利润总额各部分的构成是否合理。
企业的利润总额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非营业收支。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盈利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企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