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达镇的地理环境

庐江县位于北纬30° 57′~ 365° 438+0° 33′,东经65° 438+065° 438+07° 065° 438+0′~ 65° 438+065° 438+07° 34′。

位于安徽中部,毗邻居巢区(巢湖市)、无为县、枞阳县、桐城市、舒城县、肥西县。矿产资源包括煤、泥炭、地热和矿泉水。

金属矿物包括铁、铜、铅、锌、银、金和钒。

非金属矿物包括黄铁矿、明矾石、(硬)石膏、萤石、磷、耐火粘土、冶金用白云石、重晶石、石墨、长石、钾长石、钠长石、绢云母、地开石、高岭土、膨润土、黑曜石、水泥用石灰石、建筑用安山岩、建筑用闪长岩和建筑用紫色岩石。已查明有储量的矿产23种,其中:地热能主要分布在庐江县汤池镇,涌水量5000多吨/昼夜,水温63℃;另一个在鹿城镇甲山村,涌水量700多吨/昼夜,水温32℃;铁矿石、铜矿、硫铁矿、明矾石和水泥用石灰石的累计探明资源储量分别为7.4亿吨、654.38+20万吨(铜金属)和432.825438+40万吨。石膏、高岭土和建筑石材累计探明资源储量分别为13万吨、828810万吨和2906.23万立方米。2013年铅和锌的金属储量分别为125438+00000吨和2705438+00000吨。铅、锌、硫铁矿、明矾石储量居全省第一,铜居全省第二,铁居全省第三。通达农业经济形成了2万亩葡萄和1万亩蔬菜。先后荣获安徽省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专业镇、安徽省生态镇、合肥市第三届文明村镇等称号。2014年财政收入5665438+万元。

通达镇是国家商品油生产、无公害水稻生产和优质水稻制种基地。占地5000亩的省级科技示范园和生态农业园就坐落在这个镇上。圩田土壤肥沃,水网密布,水产资源丰富。是世界银行一、二期农业灌溉、渔业富民、社会服务体系项目区,被誉为“鱼米之乡”。“绿色食品”大闸蟹、巢湖银鱼、虾、紫荆村韭菜、岗头胡萝卜等农产品畅销全国。“京亚、藤美浓、巨峰”等早、中、晚熟葡萄在大中城市都有销路。形成了水产品、水果、蔬菜、棉花、优质水稻等五大农业支柱产业。兴隆食品公司、同心水产食品公司、通达棉业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悄然崛起。

大同镇种植葡萄近20年。2000年,该基地的葡萄获得国家“绿色产品”认证,2001年获得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2002年获得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镇葡萄种植面积达1万亩,品种主要从美国美指、美国提子、奥古斯特等进口,以及巨峰、京亚、富士美浓等国内优质品种,年产量3.2万吨。葡萄产品主要销往合肥等大中城市,8-9月是采摘旺季。

占地5000亩的省级科技示范园和农业部1.6万亩单季稻示范项目落户庐江县通达镇。秀水134、胡翔301等优质粳稻新品种全部在该示范项目种植,通过测土配方、精准定量施肥、湿润节水灌溉、病虫草害综合治理等科学措施,亩产有望达到700公斤以上。与常规水稻相比,亩产量提高了15%。安徽洁尔美(华东星火工程成就奖获得者)、江淮车身附件、通力汽配、同创机械、同心体育用品、同星雅卫浴、安徽胡阿祥等众多国内知名企业落户通达工业园。工业园区占地100公顷,实现了“水、路、电、广播、电话、有线电视”六通工程。截至2015,全镇共有乡镇企业106家,其中工业企业79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外向型企业5家,从业人员7820人。截止2013年末,全镇财政收入4520万元,工业企业总产值1475万元,工业企业利润总额8850万元,税收总额4450万元。通达工业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和羽绒加工两大产业。

2008年,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应邀对工业集中区做了详细规划,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投入5000多万元,硬化路面,疏通和保护园区主要通道,修建下水道,同时实施园区亮化和绿化工程。园区内水、电、路、有线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功能齐全。2010新增汽车零部件项目7个,其中赵信改装车、励德汽车新材料、华锐汽车零部件3个项目投资均超过1亿元。全镇汽车零部件企业2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家,龙头企业1家。主要经营中型卡车、重型卡车、轻型卡车等车身附件,以及底盘、底板总成、汽车车轮、汽车内饰件、接缝配件等。,为姜奇和SAIC提供产品支持。2010,全镇财政收入突破2000万元。

汽配产业园新增汽车零部件企业4家,吸引资金6543.8+0亿元,其中姜奇投资5亿元建设轻卡总成项目,华旗投资3.2亿元生产汽车零部件。现有汽车零部件企业2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家。羽绒工业园新增鸿昌、雅轩等3家羽绒企业,现有羽绒企业11家。

两个园区现已实现年产值1.5万元,利润1.4万元,纳税56654.38+0万元。大同镇中心卫生院三项措施惠及农村老人。一是建立农村老年人健康管理平台,建立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每半年更新一次。二是建立派医生到村免费为60岁以上农村老人进行健康体检的机制。今年以来,组织了十几名专业医生走进党微、二龙等村,为800多名60岁以上老人免费进行了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b超等检查。三是设立“老年病房”,为老年人提供特殊照顾。今年,60多位住在养老院的老人和镇上分散的老人住进了“老年病房”,他们都享受了免费治疗和特殊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