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股份30亿股已成功增持,偏光板+锂电池材料双轨已增持。

2022年新年第一天,杉杉股份(600884.sh)宣布完成30.53亿元的定增计划。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置换杉杉股份此前的收购资金,即增资苏州金善获得苏州金善70%股权,并通过苏州金善间接购买LG化学在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中韩地区的液晶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70%股权。

本次定增的实施将极大提升杉杉股份全球液晶偏光片市场的技术和规模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偏光片行业的领先地位。

偏光片行业强势起飞

自20265438年2月1日中国大陆相关资产交割完成后,偏光片业务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2021前三季度,偏光片业务实现营收75.3亿元,净利润8.9亿元,分别占公司48%和32%,为业绩贡献突出,撑起半边天。

偏光片是液晶面板生产中的关键部件。液晶面板广泛应用于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尤其是大尺寸电视的需求。预计2021年增长率为23%,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仍为16%左右。

2016年以来,全球面板产业链逐渐向中国转移,中国大陆市场液晶面板产能和份额迅速提升,跃居世界第一。

与液晶面板产能的快速提升相比,作为主要原料的偏光片的本地化供应仍有较大差距。IHS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大陆偏光片产能缺口将达到1.1.7亿平方米。

面对这样一个蓝海市场,公司此时收购偏光片业务恰到好处。公司收购的LG化学偏光片业务自2013起成为行业龙头,2020年将占据全球25%左右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

从不同的显示应用领域来看,2020年,LG化学在大尺寸TFT-LCD偏光片、液晶电视偏光片和显示器偏光片的市场份额将分别为24.1%、25%和24%,位居全球第一,其中65英寸以上的比例高达40%,成为真正的全球头部企业。

偏光片业务目前拥有8条前端生产线,产能约654.38+0.3亿平方米,其中5条为2米以上的超宽生产线。是全球超宽生产领域的市场领导者,也是行业内第一家使用超宽生产线的公司,其中2600 mm超宽生产线为全球最大。上半年,公司在张家港和绵阳新开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新增年产能9000万平方米,进一步提升整体产能。

此外,2003年,LG化学率先在南京投资了后处理生产线。目前拥有分布在全国各地的12后加工基地,具有强大的后加工生产实力。

后端生产线包括业界领先的RTS(卷板到薄板)生产线和RTP(卷板到面板)生产线,可以为下游液晶面板厂商提供一套完整的RTP生产线,可用于其后端生产,并且大部分工厂位于客户工厂附近,可以快速满足客户的换模需求,控制运输和包装成本。

目前偏光片业务的客户有BOE、LG显示器、华星光电、夏普、群创光电,其中与LG显示器、BOE、夏普的合作时间分别长达20年、15年、13年。

可以看出,公司收购的偏光片业务是优质资产,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产能缺口明显的情况下,公司仍以明显优势位居全球第一。

锂电池材料忙着扩大生产

公司从1999开始负极材料产业化,2003年涉足正极材料,2005年涉足电解液,深耕锂电池20多年。在行业内拥有稳定的领先地位,综合产能领先行业,是锂电池材料的大满贯得主。

截至2021半年报,公司拥有正极材料产能6万吨,负极材料产能12万吨,电解液产能4万吨。客户包括ATL、LGES、CATL、比亚迪、李绅、蜂巢能源、福能科技、郭萱高科、亿纬锂能、SDI等全球主流电池企业。

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景气和公司锂电池材料项目的持续投产,公司锂电池材料业务也实现了较大的业绩爆发。2021前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72.3亿和8.4亿,同比分别增长58%和465%。

(1)负极:全球领导者。

杉杉负极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从事锂离子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其消费电池负极材料引领行业技术标准,动力产品以高性价比优势畅销国内外市场,在ATL、CATL等核心客户中的份额持续扩大。

公司自主研发的高能量密度低膨胀技术、快速充电包覆技术、硅阳极前驱体合成技术均处于行业前列。自2019起,杉杉阳极科技跻身国家队,入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全国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十年锂电池正极材料也将保持爆发式增长,公司也将提前布局产能。目前,公司拥有654.38+20万吨负极材料的产能。随着包头一体化项目二期于2026.5438+0年底投产,公司阳极产能将达到654.38+0.8万吨。

2022年6月4日65438+10月4日,公司年产20万吨眉山阳极材料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在投资强度、产能规模、工艺技术等方面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也使公司成为世界阳极材料领先企业。

阳极材料生产的关键在于原材料的供应安全和主要工艺中石墨化的成本。

公司与中石油锦州石化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针状焦、石油焦、煅烧焦等原料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锦州石化是针状焦领域的行业龙头,技术和资源优势突出,将为杉杉未来三到五年的战略规划提供原料保障。

石墨化加工方面,公司以内部扩产和参股的方式扩大石墨化产能,目前石墨化配套比例较高。原料供应和石墨化的成本可以得到保证,产品结构优化和规模效应显现。公司负极材料毛利率不断提升,从2018的24.4%提升至2020年的27.7%。

(二)正极:强强联合

正极材料方面,公司在高电压、高容量3C消费电子产品类钴酸锂正极材料领域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在三元材料尤其是高镍动力三元正极材料方面也构建了自己的产品和技术体系,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目前,公司拥有6万吨的正极材料生产能力。预计2022年大长沙基地二期投产后,产能将达到9万吨。

2021 8月31日,公司阴极业务公司杉杉能源完成与德国巴斯夫的整合。巴斯夫是世界著名的化工领导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家在三大洲拥有三元正极材料工厂的公司,拥有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NL)的三元专利授权。

此次合资合作,将借助巴斯夫全球领先的车企合作资源、全球产业布局、核心专利技术授权和国际品牌影响力等优势,帮助杉杉能源快速融入和抢占全球市场,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交易完成后,公司对杉杉能源的持股比例将由原来的68.6438%降至49%,不再纳入合并报表。但公司会委派部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参与日常经营管理,通过长期股权投资和权益法核算的利润分配对公司利润做出贡献。

(C)电解液:成本降低,利润提高。

电解质的核心是六氟磷酸锂。2021上半年,公司2000吨六氟磷酸锂生产线已投产。随着六氟磷酸锂价格的大幅上涨和公司自身产能的提升,业绩同比大幅提升。2021前三季度,电解液业务实现净利润2400万。

该公司还计划新建2000吨六氟磷酸锂产能。建成投产后,公司六氟磷酸锂产能将达到4000吨,将保障公司电解液原料供应安全,降低公司电解液原料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发展,同样布局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锂电池电解液的杉杉股份终于迎来高光时刻,盈利能力不断提升,业绩爆发式增长。

通过收购LG的优质偏光片资产,公司完成了“锂电池材料+偏光片”的布局,新的流程已经开始。

编辑:罗在芳

校对:万里。

首席值班官:丁香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