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一、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的填写
1.“主营业务收入”,是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企业主营业务取得的收入总额。
2.“营业成本”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实际成本。
3.“销售费用”是指销售商品过程中应由主营业务承担的销售费用。比如广告费。
4.“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企业董事会和企业行政部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部门职工工资、折旧费、修理费、材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差旅费等)。).
5.“财务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利息支出、汇兑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等一般性财务费用。
6.“采购费用”是指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等。这应该由商业企业在购买过程中承担。
7.“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应缴纳的税金,包括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
8.“主营业务利润”是指“1 -2 -3 -4 -5 -6 -7”的总额。
9.“其他业务利润”是指其他业务收入和扣除其他业务成本、费用和税金后的净收入(如为净支出,应以“-”号填列)。
10.“营业利润”是指“8项+9项”之和。
11.“投资收益”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包括投资收益分成、债券投资利息收入和认购股票应得的股息。
12.“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业务以外的收入和支出。
13.“利润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所以利润总额是指“10项+11项+12项(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的总额。
14.“年初未分配利润”应与上年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的实际数一致。
15.“上年利润调整”是指企业结账时发现以前年度的会计处理有误,需要调整的损益。比如今年结账后,发现上一年度的销售费用少汇出或入账多××元。因此,应调整以前年度的利润。如果利润减少,则用负号表示。(注:根据新制度,此项已取消,为方便起见暂保留)。
16.“公积金转入额”是指企业按规定用公积金弥补亏损而分配的分红金额。
17.“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可用于最终分配的利润。
18.“应交所得税”项目反映企业当年应交的所得税。所得税税率通常为33%。
19.“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是指企业按规定比例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
20.“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是指企业最终用于分配给股东的利润。
21.“分配的优先股股利”项目反映分配给优先股股东的股利。
2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项目反映企业根据股东会决议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23.“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股利”项目反映企业根据股东会决议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股利。
24.“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未转入下一年度处理的利润。
二、分析要点
根据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的数据,结合年报中的其他相关信息,尤其是资产负债表中的相关信息,投资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和分析:
(一)观察企业全年利润规模和构成是否合理。通过比较企业的年度利润与以前的利润,可以评价企业利润的变化。通过计算各组成部分在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可以说明企业的利润是否正常合理。一般情况下,企业主营业务的利润应该是其利润总额中最重要的部分,所占比重应该是最高的,而其他业务、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的利润不应该相对较高。如果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就需要更多的分析和研究。
(2)通过计算企业的毛利率,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其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毛利率的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收入=毛利÷主营业务收入如果企业的毛利率比以前高,可能说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在企业存货周转率没有减缓的情况下,要增加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相反,当企业毛利率下降时,要更多考虑企业的业务拓展能力和生产管理效率。
(3)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投资回报率可以通过相关比率指标的计算来说明。
常用的指标有:
1.EPS。
这一指标反映了每股普通股在一年中赚取的利润。其计算公式为:每股收益=(税后利润-优先股股息)÷外部发行的普通股平均股数。根据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以普通股为主发行股票,每股面值为65,438+0元的情况,可以用税后利润除以平均总股本直接计算。这时,这个指标就是“股本净利率”。每股收益常用来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评价股票投资的风险。如果企业每股利润高,说明企业盈利能力强,那么投资该企业股票的风险相对较小。需要指出的是,该指标往往只用于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以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变化,而很少用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因为不同的企业由于采用的会计政策不同,在该指标上会产生很大的差异。2.市盈率,即所谓的市盈率,是一个用来评价投资收益和风险的指标,作为对每股利润指标不足的弥补。
其公式如下:市盈率=每股普通股价格÷每股利润假设某企业普通股价格为65,438+00元,每股利润为0.40元,则其市盈率= 65,438+00 ÷ 0.40 = 25,这意味着该股票的市价是每股税后利润的25倍,其倒数(即65,438+0通过将市盈率与比如某企业年利润增长30%。如果这个估计正确的话,次年的每股利润可以达到0.52元(0.04×130%)。此时即使市盈率不上升,未来股价也是13元(0.52×25倍),投资者可以据此对这只股票做出决策。
3.股息支付率。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股利政策。其计算公式如下:股利支付率的评价=每股股利÷每股利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者是进行短期投资还是中长期投资。一般来说,如果是短期投资,应该选择分红率较高的股票;如果是中长期投资,你应该选择分红率低的股票,因为这表明企业正在将资金再投资于企业,这将对其未来的利润增长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并将使未来的股价上涨。
4.股息收益率。
这是一个反映股票投资者现金收益率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股息率=每股股息÷股价,这一点往往会被对股息更感兴趣的投资者所注意到。对于这些人来说,股息率较高的股票自然具有吸引力。最后,要注意将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的相关数据与资产负债表和财务状况变动表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看是否符合适当连带关系。比如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的期末未分配利润与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是否一致;当年利润分配是否与财务状况变动表中的利润分配一致;本年提取的公积金金额是否与资产负债表中的公积金增加额一致,等等。如果发现这些数据无法核对,就说明报告中很多数据是错误的,甚至是不准确的,需要我们慎重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