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独立董华生谈为什么不支持大股东的意见。

万科宝能之战:资本市场的三大焦虑

新华社今天又发表文章评论万科大战,直指中国资本市场的三重焦虑。焦虑1:规则和理智谁更好?焦虑二:谁来维护“小众”的权益?焦虑三:谁主沉浮,实体还是虚拟?

近日在接受新华视点专访时,王石表示,从宝能系来看,已经逐渐脱离实体,成为资本运营者。“这让万科管理层感到紧张。”

昨天,新华社曾喊出万科之争,资本市场不能有“任性”的火药味。

相互理解是最大的智慧。“宝能系”、华润集团、王石团队和小股东应该携起手来,克制不必要的任性,相互理解和妥协,在大股东、小股东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中寻求最大公约数。无论是万宝之争,还是资本市场上的其他竞争和斗争,想要企业健康发展,创造效益,就必须告别“任性”的火药味。

新华社原文如下:

万科的股权大战正在演变成一场关于资本市场的“全民大辩论”。各方意见和观点激烈冲突。国务院SASAC有关人士表示,“只要有利于深圳的发展,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我们SASAC都会支持。”

一场法律上的接管引发了激烈的舆论战,背后隐藏的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三重焦虑。

焦虑1:规则和理智谁更好?

近日,华润、宝能相继表示将对万科重组方案投反对票,宝能甚至表示将罢免王石、郁亮等万科管理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界、商界、法律界专家纷纷发声。噪音中大致可以看出两派。

“规则派”称,宝能在成为第一大股东后,从二级市场收购万科股权,并对公司发表意见,是正常的市场权利。应该尊重资本“否决重组”、“罢免王石”的意愿和权利。

“既然公司的主要经营者之前没有筹集到足够的资金购买足够的股票,他们就必须接受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说。许多专家认为,王石离开后,无论股票上涨或下跌,这是一个规则,必须接受。万科宝能之战:资本市场三大焦虑#e#

“讲道理派”称,王石等万科公司管理层塑造了万科文化,是万科30多年成长为市值过千亿的大企业的创始人和领导者,一直为股东带来良好回报。显然,这是不礼貌的。

统计显示,万科2000年营业收入不足40亿元,2015年接近2000亿元,15年增长约50倍。

事实上,在广义的资本市场中,规则与理性的冲突已经上演。一些长期业绩不佳的公司退市是合理的,但由于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成为股市上的“不死之鸟”,受到各方诟病;很多金融创新有利于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但在实践中却处于“违规”或“不规范”的尴尬。

“玩游戏的时候你得尊重规则。”英达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说,“但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我们能否通过合理的方式在规则和理性之间达成某种程度的和解。或者从更深层次来说,是否可以通过规则的优化,将更多合理的元素融入到规则中,比如研究设立AB股,同股不同投票权等。”

焦虑二:谁来维护“小众”的权益?

万科的股权大战实际上是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利益之争:宝能要求罢免万科全部7名董事、3名独立董事和2名监事;华润发表声明称“高度关注万科内部人控制等公司治理问题”;股东大会否决了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报告。来源:/gupiao/jiaoyizhinan/50978 . html

数据显示,在万科目前的股权结构中,宝能系和华润* * *持股近40%。如果不出意外,一旦股东大会召开,以王石为代表的万科管理层极有可能“惨败滑铁卢”。

此事对万科造成极大震动,被视为大股东的“任性”。很多人认为,万科的管理团队表现良好,或许有可能罢免王石。很明显,他们都没有照顾到公司的发展,这将对企业的经营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在27日召开的万科股东大会上,许多小股东举着标语,抓住一切机会表达自己的声音。“我们不想炫耀,我们只是想要一个说话的机会。”一位小股东告诉记者,“但其实很多时候只能祈祷矛盾不要激化,公司能顺利运营。”

在这场“战争”中,大股东表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万科小股东、悦榕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翟景阳表示,万科的合伙人控股平台安迎合伙持有万科4.14%的股份。虽然他们的意见不能代表其余的小股东,但在这一轮股权大战中,话语权较大的管理层股东都没有有效手段约束大股东,更不用说其他小股东了。

在中国乃至世界资本市场上,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纠纷一直层出不穷。例如,在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上,上市公司的股利问题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说,大股东说为了公司发展,几年甚至七八年不分红。按照现有的规则,虽然有法律上的救济,但小股东实际上是没有办法投票的。

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表示,万科股权大战再次提醒我们要重视资本市场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我们必须通过高度智能的制度创新,在公司治理中‘迫使’董事会真正代表所有股东的利益。”张认为,在资本战场上,应该划定大股东的权力边界,既保护多数人的权利,也保护中小散户的声音不被完全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