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与现代社会
西方极乐世界的正义和庄严在我们心中已经足够了。世纪之交,景宗这一古老的佛教实践,在以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为中心的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阿弥陀佛为众生悲恸,尤其是为老婆婆火宅的我们。我们的浪子,历经八难,突然现出善根,信靠本名,呼唤阿弥陀佛的帮助,一步步步入极乐的故乡。多么感人而难得的时光啊!
纯教派文化的理念和实践,既能满足现代人的终极关怀,又能根治现代文明带来的负面效应。本文拟从四个方面进行简要论述:1,念佛实践适应现代社会的契机。2.景宗文化与生态环境。3.景宗文化与世界和平。4.景宗文化与中国道德建设。内容如下:
1.佛教修行融入现代社会的契机。
重要的是弘扬佛法,造福学生。智慧时代,众生的特性和根源机制,因病施治,因材施教。纯佛教的法门在现代社会的合法运动是教内外人士关注的大问题。从佛教经典的停经、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最终众生的根源机制等综合因素来看,景宗的念佛方法将在现代乃至未来社会中扮演住持佛教的主要角色。原因有三:
首先,释法显示了景宗对念佛方法的妙用。大乘经典把佛教佛法运动分为三个时期,即正法、象法、终法。法国交通的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特点。佛法修行千年,戒律坚守;如佛法千年,禅定坚定;最近一万年,我只靠念佛来生死。这些以教法为基础,对应众生之根的挂注,无异于长夜智慧火炬,在黑暗中燃烧,以真实而娴熟的引导造福众生,也为景宗的繁荣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在中国,北魏的昙鸾、唐代的道绰、善导最早受到末法思想的启发,倡导纯宗。道绰大师把佛教的教法分为两部分:圣道和净土。从时间和教育的角度来看,认为去圣的时间很远,现在已经到了法的尽头。此时众生皆穷根,一条圣道,难修难证。主张弃圣门(靠自力证真),归净土门(靠佛力给人生带来混乱)。继承这一思想的是他的弟子,师父导师。善导大师是中国景宗史上“他人自愿”理论的集大成者。善导大师认为净土宗法是专为末法而设的方便法,是渡三界成佛果的简易方法。没有众生,往往很难走出生死。
后来宋元明清的景宗祖师,如永明大师、莲池大师、胡艺大师、吴楚大师、尹光大师等,都继承了末法的思想,倡导净土法,颇有成效。当今佛教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纯教派的主流迹象越来越明显。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以及欧美国家,星罗棋布着纯粹的佛教诵经团体,阿弥陀佛的名字响彻全球,名字的梵音像甘露一样滋润着现代众生贫瘠的心灵,许多信佛者弥留之际等等。这些情况充分证明了净土宗念法在上季秋季帮助众生的特殊功效。
其次,现代社会的特征加上景宗的简单直白的特点,显示了景宗的现代性和现代性。众所周知,现代社会的支柱是科技和市场经济。科技带来的力量正在日新月异地改造自然。一个由高科技创造的人工虚拟世界脱颖而出,呈现在现代人面前。知识和信息的爆炸迫使现代人加速掌握各种现代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或参与改造)外部世界。迅速增加的电视、电话、移动电话和计算机网络将很快进入世界上的每个家庭,将把地球连接成一个(地球村)。世界各地的信息可以通过现代媒体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现代经济的运行(金融、外贸、跨国公司、自动化等。)也是由信息网完成的。现代人无论愿不愿意,都只能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
全球市场经济浪潮塑造(或强化)了现代人高效务实的思维方式,其价值判断标准更倾向于世俗功利和享乐。再加上人口的增加和资源的匮乏,现代人的生存竞争日益激烈。这种情况下,在现代社会推广佛教有很多困难。一小部分佛教功底好的现代人,渴望修行佛法,但也面临困惑。现代人的旅游休闲热,促使路网全面延伸至著名古寺门口,清净道场(Aranro)在当代社会不易得到。古人那种单纯宁静的心态,对于被大量信息包围的现代人来说,逐渐成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因此,在当代实践(并实现)生死佛教确实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因此,古代佛教应该有一个现代性的转型,而纯教派的特点就蕴含着这种现代性转型的契机。
净土念佛的理念和修行方法是最适合现代社会的时代。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没有时间修行佛法。念佛的修行是这类人最多的机会。如果时间不多,一天做十个阅读就行了(喝杯咖啡的时间)。念佛的方式多种多样,灵活自如。走、住、坐、卧都可以背,各种环境都不妨碍。现代人喜欢方便,所谓的“快餐”消费。
念佛的方法有“快餐”的特点。当你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内心慌乱的时候,说几句佛号(智慧光佛),可以稳定情绪,理性处理;当你想让自己的心充满热与烦的时候,对着自己的心念佛名,就可以通过身体(清净轻佛)感到凉爽;当你遇到消极的命运,内心即将升起时,你可以说几句佛号来平复毒素,以善心(欢喜光佛)相视;或者人在弥留之际,听到佛法,就会对着自己的心念阿弥陀佛的名字,十声甚至一声之后,就被阿弥陀佛接受了,就在另一片土地上出生,迅速成佛。念佛与死的修行,其实是佛教的一种快餐式修行,紧密契合现代人的文化消费心理,师法尘埃,出淤泥而不染。
景宗体现了大乘佛教独特的自由开放精神,特别适合信徒在家修行。也就是说,正是佛教对日常生活的渗透,把世俗变成了道场。活佛的生活,活佛的生活,可以成为我们的幸福生活。在《华严经》中,善财五十三识中,在家修行者众多,散居各行各业,各行各业,世法不碍佛。经营世界的语言与禀赋和学生的职业并不违背现实。这个有好运气的男孩拜访的第一个好知识是德云比丘,他专门念诵三昧。第五十三善知菩萨为王导回极乐世界许了十个愿,推断他参与的第五十四善知是阿弥陀佛。可见,这位53岁的善财少年,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修行的佛教徒。净土宗法门的开放、朴素,符合现代社会的特点。
第三,五浊恶界,不念佛也要修行。随着现代科技和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人文环境和现代人的道德本性越来越差。史尊曾写道:“我死后,儒家经典渐消,百姓媚惑虚妄,又为恶。五烧五痛,和以前一样。时间长了,就谈不上了。”(《无量寿佛经》)这句法语真是当今社会的真实写照。现代众生,在这个五浊形势的时代,要想生死,要想成佛,要想离开景宗,要想乘佛愿渡佛法,都会不知所措。我们在劫中(各种浊法相遇时),决定受时代和环境的限制,被许多磨难所烦恼。在这样的劫中,只有依靠佛祖的力量,带领行业跨越三界,才能摆脱生死。
处于浑浊状态(从身见、从旁见、从外见、戒从邪见见),会被怪识束缚,会被邪师邪说迷惑。在邪见繁荣的这个时候,逃避生死的唯一方法是开门见山,不允许有意见。在烦恼(贪、痴、疑)中,我决定被贪欲淹没,被恶业吞噬。在这个烦恼迷茫的时候,你只能念佛名,不能带走,就是平常心是佛心之行。身处众生之浊中(看到自己感到迷茫的粗糙的身心),我决定安于臭秽而不感到厌烦,甘于自卑和软弱而不努力飞翔。在这种丑恶的心态下,我们只有厌倦离开婆婆,渴望极乐之旅,才能摆脱生死。身处浊世(因果不好,寿命短),决断被无常吞噬,猝不及防。在人呼吸的那一刻,只有景宗能够不浪费时间和精力,相信念佛十次甚至一次的奇妙方法,感受佛的力量,渡过生死。
我们深深委身于这五浊恶世,难以靠自身修养摆脱生死,所以甘愿死偷心,珍惜这念佛净土的正门大道。正如胡艺大师所说,“我只相信我愿发出庄严的阿弥陀佛声,化浊为净海会,化浊为无量光,化烦恼浊为恒寂光,化众生浊为莲花,化人生浊为无量寿。”所以,阿弥陀佛的声音,就是释迦牟尼在五界乱世中获得的阿多罗三藏三菩提法。"(《阿弥陀佛要解》)胡艺大师的真言,从大光集里流淌出来,震撼到现在。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他们,要恭敬真诚,不辜负释迦牟尼阿弥陀佛的极端慈悲,不辜负先人的勤奋勉励。
2.纯宗与生态环境
全球现代化带来高物质和高消耗的同时,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也随之而来。如:空气中的雾霾,自然生物的锐减和灭绝,大规模砍伐森林导致的荒漠化,南方和北极的臭氧空洞,全球温室效应,核辐射污染。这些工业化的后果是目光短浅的人类始料不及的,其问题的严重性引起了全世界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有科学家预测,如果人类继续以目前的速度破坏生态环境,地球在不久的将来将不适合人类居住(一些国家已经在探索星际移民的可能性)。这样,一个严重的现代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如何与它和谐相处?
生态环境的恶化在于人类不断膨胀的物欲和自我中心主义。为了有效地解决生态危机,我们必须从人类贪婪的根源着手。在这方面,景宗文化的理念可以为现代人提供有益的启示。这个列表里有三件事:(1)善待生命不杀生;(2)依正,心清净,土清净;(3)崇尚节俭,抑制奢靡,化解贪欲。细分如下:
(1)善待生命不杀生。
景宗文化以大悲心平等对待六道众生(天、人、阿修罗、兽、饿鬼、地狱),视一切众生为父、母,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快乐。所以,水陆空行走的众生,都是禁止吃肉的,吃肉断了大悲心。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活着,世界上最坏的人杀人。人兽皆骨肉,同有如来之德。有幸为人(人之仁)者,应可怜飞禽走兽,不仅不杀之,甚至献出生命保护之。师尊走菩萨道时,曾割肉喂鹰,献身喂虎。佛教传入中国,其仁慈、禁杀、放生的教义与儒道文化理念相耦合,在中国广为实践。然而,当神圣的时间一去不复返,情况发生了变化,禁止捕杀和放生的良好法律正在逐渐消失,捕杀动物的人与日俱增。野生珍稀动物,抢桌供人饱餐。
农作物种植中大量使用农药,使得许多昆虫和鸟类灭绝。它的残忍其实与人类情趣用品的同类之心背道而驰。西方的有识之士也在深刻反思,工业化以来用化学药品大量杀灭昆虫是不明智甚至是不道德的,认为即使在我们不得不与昆虫斗争的时候,我们仍然需要尊重它。依靠农药等武器杀虫,足以证明我们缺乏知识和能力,无法控制自然变化的过程,所以使用暴力是没有用的。
当代社会人与生物的对抗已经陷入了深深的恶性循环,其反弹的恶果必然会回到人类身上。喷过的农药又吃了,所以胃肠癌剧增。吃肉让心血管疾病成为人类的杀手。甚至是近些年流行的非典和艾滋病,或者是上帝对人类残忍的相应回归。人类要想摆脱怨天尤人的怪圈,就要抱着景宗没有机会慈悲为怀的心态,善待生命。保持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和谐,各得其所,相辅相成,是人类吉祥幸福的基础。
(2)走正道,心清净,土清净。
景宗文化表明,怡保(环境)随着包拯(身心因缘)而转移。一颗清净的心,就是一片清净的佛土,十法界庄严肃穆,唯心主义就在眼前。法律世界的多维空间是无边无际的,它是共存的,互不干涉。我们只能看到与我们业力相对应的空间。富足的天堂,清净的佛寺,或者苦涩黑暗的地狱,都不对应我们的因缘,所以我不知道。
心性与外界是同构的,的大部分经典都提到了陈。地、水、火、风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四大要素。随着心的清净、肮脏、善恶的不同,地、水、火、风都有相应的现象。(1)地与命同,以赤子之心,善事业,地平如掌,一望无际;带着染心的宿命,山岗坎坷,荆棘碎石;(2)水不变,随缘。以赤子之心善业,水明,浴净,浪美;随着命运染心,霜雪外露,溪涧沟壑甚至遍布洪涛;(3)火不断,随缘。有了赤子之心和善缘,光明就会昌盛,不需要日月;带着染心的宿命,日月不分昼夜,树在燃烧;(4)风不变,以赤子之心善因缘,风清,叶响,声微,哀婉飘逸;带着染心杂商的宿命,春夏热,秋寒冬寒,飞沙走石。总之,土、火、水、风形成的各种外在景观,都是以众生之心而知,要依业而发现。按道理,生活环境(据报)和我的三个行业(据报)是同构的。祸患多,荆棘生于地;奉承之心,则地不平;如果贪多了原因,水旱灾害不协调,地面就会生沙(荒漠化)。纯洁、平等、慈悲,地上没有荆棘,只有绿色柔软的草,茂盛的叶子和庄严的花,到处是池塘,五颜六色的花,花园和芬芳的森林,好鸟都聚集在一起。
根据正确的基本原则,它启示我们,生态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思想和道德。一颗干净的心意味着一片干净的土壤,而一颗肮脏的心意味着一片肮脏的土壤。改善生态环境首先要改善我们的精神环境。长期以来,在逐利欲望的驱使下,我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生物有很多错误的认识,比如人类中心主义、享乐主义等。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针对自然生物的暴力行为,严重破坏了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内在平衡,吞下了恶业酿造的苦果。现在是我们静下心来,虚心接受景宗文化的精髓,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候了。
(3)崇尚节俭,抑制奢靡,化解贪欲。
景宗文化注重的是生而为人的价值,所以观察这个世界的生存状态,自然注重生命的身心净化,不崇尚效率至上,淡化对物质生活的贪欲,以简单的物质消费倡导生命的必要生存,更注重精神和心灵的解放,持戒念佛,完善道德人格,在生命诞生时处理生死事宜。在这个人生价值目标的前提下,物质感官享受是可以合理合法调节的。
古代圣贤圣贤得知,都推崇节俭,去奢化。考察古今中外那些一直以企业家自居的君主,他们都是靠节俭发迹的,比如唐尧、虞舜、唐太宗。那些失去了国家和生命的人,如夏杰和商周,都在奢侈中灭亡。所以,你勤俭持家,身体就会平安;如果你沉溺于奢侈,你将处于危险之中。在现代,我们应该提倡崇尚节俭、抑制奢侈的生活方式,以维护人类的福祉。
朴素的消费观,一方面可以缓解强大的生存压力和紧张感,遏制贪婪驱动的邪恶;另一方面,由于对自然资源的适度利用,保持了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相反,那些持有高消费观念的人倾向于大肆掠夺和挥霍自然资源。如果当地资源有限,就容易产生向外扩张的野心,好战就会导致血腥的战争。可见,单纯的消费观看似缺乏“市场效率”(所谓消费促进生产)的现代意识,却是人类和平幸福的必要条件。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人类可以合理利用自然界中的一些可再生资源,用于自身的基本生存,如木材、水利、植物、果蔬等。,而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石油、金属等。,只能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适度使用,必须非常小心地使用。如果他们花费太多,这将是一种挥霍的行为。对大自然的掠夺最终会导致相应的灾难,如地震、洪水、海啸、干旱、荒漠化、酸雨等直接报应,隐藏的祸根和连锁反应会越来越严重。所以,只有淡化贪婪,顺应自然,保护和尊重生态环境,才能获得幸福和好运。
总之,“纯宗善良不杀生”的劝诫,不仅让社会安宁,也有效维护了生物链的完整、有序、良性互动。对无情世界的平等慈悲,来源于对与不对的观念。其爱护花草、不砍伐树木、不挖地下矿的谦虚行为,也能有效维护干净宜人的生态环境。节俭的生活方式可以长期维持地球资源,缓解生存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展现精神智慧。景宗有许多生态环境伦理,上面概述的三点不仅是对现代生态环境失衡的补救措施,也是复兴的灵丹妙药。
透过现代社会的生态环境危机,也可以衡量人类日益险恶的心态。要想拥有一个纯净的地球,首先要消除人类内心的贪婪、愚昧和毒害,同时进行心理和外部的环保,才能改善生态环境危机,否则一切美好的期望终将落空。
3.纯教派与世界和平
和平是人类幸福生存的先决条件。然而,自人类出现以来,地球上的人们就一直生活在战争的阴影和恐惧中。自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地发生了大大小小数百场战争。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武器的杀伤力越来越大。目前全球核弹头数量急剧增加,其爆炸总能量相当于二战中使用的炸弹总能量的数千倍。根据相关实验,只要投下1,000颗核弹,就会产生1亿当量的爆炸力,造成可怕的核冬天,最终毁灭这个地球上的人类。此外,现代生物、化学、激光等武器比核弹头更具破坏力和杀伤力。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地球上的人类可能面临灭绝的危险。
在核时代,生存与毁灭的选择严峻地摆在人类面前。有识之士呼吁世界和平,并提供各种解决方案,以避免核灾难。爱因斯坦曾说:“原子裂变改变了世界上的一切,但没有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因此,人类正在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开启原子时代大幕的科学家(他的质量能量互变公式e = mc2为原子裂变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造原子弹),说出这样的话,一定很让人难过。
要化解核战争的灾难,就得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把人类的思维方式从贪婪、掠夺、仇恨、自我中心的泥潭中改变出来。对于这一点,纯教派文化是一剂苦药。
世尊深知婆婆体内的众生,在贪痴的驱使下,会造出种种恶业。“强者虽弱,却求助于贼。杀戮与杀戮,重叠与吞噬。不懂得修善,就没有办法反恶。被处罚后,自然有兴趣。诸神铭记,违者不可饶恕。”(《佛说人生无涯》)
这世上一切众生欺软怕硬,弱肉强食,非正义的互相对抗,残忍的伤害,蛇能吞青蛙,青蛙吃蚯蚓,伤生杀死,坏事做广。愚者播下恶因,自然逃不过苦果的报应。华宝,生前心怀怨恨和怨恨,最终陷入了三个邪恶的利益(野兽、饿鬼、地狱)之中,徘徊其中,让他一直痛苦不堪,再也没有走出来。看到这里,佛陀以无尽的悲伤宣道佛法,要让众生从苦中得乐。他教导我们要以慈悲、平等和正义待人,以谦卑和羞辱来解决世界上的困难。众生一体,自性自足。造福他人是利己,杀害他人是自杀。所以要明确,因为小心果,破恶修善,如果这样,就会有善果,天下太平。
正如世尊所言:“佛行时,国与市相聚,非无明。天下太平,日月明。暴风雨来了,灾难承受不起。国富民安,战争无用。尊德兴仁,修礼让。”(《佛说人生无涯》)
可见,纯教派文化的理念极大地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创造,与中国儒家“和为贵”的思想同唱,妙不可言。在冷战格局被打破、世界走向多极化的今天,佛教的慈悲、宽容、忍让等精神品质对缓和世界和平和民族矛盾发挥了巨大作用。纯教派之间的平等观念是对日益受到邪恶势力影响的社会有机体的一剂强有力的解毒剂。
4.景宗文化与中国道德建设。
道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个人事业的基石。道德具有双重价值结构,道是终极价值体系,它无形无体,但它充盈于世界和人心,是一切行为价值的源泉;道德是一种工具价值体系,是道在行为层面的体现。道与德是体与用、理与物的关系。可见,道德二字体现了人类对现实的终极关怀和实践。纵观中外文化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道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这个社会的文明质量。我国自古以来就尊崇道,以德立国。受儒家文化浸润的中国人,真诚、宽厚、审慎、自律。中国的传统社会几千年来都受益于此。下至现代,我们的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道德失序(关于我的所见所闻和媒体所包含的不道德行为,我不想赘述)。
我国道德滑坡的原因有很多,最根本的是很多人不相信因果,甚至嘲笑因果,认为诚信是愚蠢的,邪恶是有能力的。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一些人滑向肆无忌惮、不计后果的邪路,即使有法律的禁止,他们也会铤而走险。此外,市场经济推动了贪婪的泛滥,摧毁了本已脆弱的道德大坝。丧失了孝、忠、礼、诚、耻(俗称死八字)的人越来越多,道德真空的现实触目惊心。当代中国的道德文化能否重建,不仅关系到中国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发展,也关系到我们古老文明的兴衰。
针对中国人道德心态的腐败和价值观的倒置,首先要倡导善恶有报的思想。善恶因果律是儒家和佛家圣人用来解释世间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善因必有善果,这叫善因善果。恶因会产生恶果,叫做恶因恶果。世尊谕曰:“诸天之人蠕动诸如此类,皆欲为恶...他们不知道如何培养善,恶也没有办法与之对抗...于是就有了贫穷、孤独、盲目、愚蠢和邪恶,甚至疯狂。”也有贵人富贵,有才学有识,都是苏轼的善良孝顺,修善积德所致。”(《佛说人生无涯》)
意思是说,在这个世界上,天、人、兽、饿鬼、地狱的因缘,种子与当下、因果相互熏蒸的复杂格局,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区别的。行善是福,作恶是祸,祸福相依,喜怒哀乐都是自己造成的,谁也代替不了谁。好人做好事,能从快乐中进入更多非凡的快乐,从智慧中开启更深更广的智慧;邪恶的人制造邪恶,邪恶会从痛苦恶化到更糟糕的痛苦,从愚蠢滑向更黑暗的愚蠢。这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复杂情况,只有拥有五只明亮眼睛的世尊才能理解,才能慈悲宣告。自从佛教的善恶因果律公布以来,不知让多少造反派和盗贼心寒,让多少巨头害怕。
孔子成了《春秋》,造反贼却害怕了。你害怕什么?害怕身后的恶名。但是,如果你不相信前世后世的人,这个虚名对生来恐惧的人就没有约束力。只能说明人的生命是无常的,死后会有回报。不忠不孝之人,化为禽兽,化为饿鬼,却知其奸诈诡计已尽,并为此付出代价。我制造了他所有的麻烦和烦恼。回顾权力和利益之争,我并不觉得坚冰在分崩离析。可见因果报应抑恶扬善的作用是深刻而巨大的。
师尊在指出善恶因果的真相后,教导众生要持戒行善,近则天人加持,远则成就无上菩提。洁身自好的人,要践行清商三福。它的第一福报是人间福报,包括四项内容:孝敬养父母、侍奉师长、善不杀生、修十善(十善: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作恶、四不妄语、五不妄语、六不骂人、七不说两舌、八不贪、九不撒娇、十不愚笨)。现实生活中,人们深恶痛绝的恶行,大多没有超出杀贼犯错这四种性犯罪的范围。如果有更多的中国人持有五戒十善,我们国家的社会道德氛围将得到根本改善。
如果我们进一步发展菩提心,念佛修德,我们的社会目前将是一片净土。可见,知其因果,是中国道德重建不可或缺的基石,也是景宗对改善世界民心的贡献。印光大师曾数过,道出:“因果,世间圣人治天下,除众生之力。”当前,如果不把因果作为救国救民的当务之急,你的道德再高明、再高明,都是名存实亡。“佛祖的这些慈悲苦口的话,在这个道德全面堕落的现代,是值得警醒的,我们应该把它们当作人生的指南。在我们心中,要真正筑起业障之坝,以分流贪婪浊水之泛滥,提升个体道德人格,净化人心,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