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总资产意味着什么?
总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及递延资产、其他长期资产等。,即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总资产。一般可以认为是一个会计主体的总资产。
扩展数据:
一、反映企业财务结构是否合理的指标有:
(1)净资产比率=股东权益总额/总资产
该指标主要用于反映企业的财务实力和偿债安全,其倒数为负债率。净资产比率与企业的财务实力成正比,但如果比率过高,则说明企业的财务结构不尽合理。一般这个指标应该在50%左右,但对于一些超大型企业来说,这个指标的参考标准要降低。
(2)固定资产净值比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
该指标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和生产能力。一般以指数超过75%为好。该指标对评价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资本化率=长期负债/(长期负债+股东权益)
该指标主要用于反映企业需要偿还的长期有息负债在整个长期营运资金中所占的比例,因此该指标不宜过高,一般应在20%以下。
二、反映企业偿债安全和偿债能力的指标有: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该指标主要用于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一般来说,指数应该保持在2:1。过高的流动比率是反映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的一种信息,可能是:
(1)企业部分环节管理薄弱,导致应收账款或存货居高不下;
(2)企业出于保守的管理意识,可能不愿意扩大负债经营规模;
(3)股份制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增资配股或借入长期贷款、债券所筹集的资金尚未完全投产;等一下。但总体来看,流动比率高主要反映企业的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流动比率低则表明企业偿债的安全性较弱。?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待摊费用)/流动负债
由于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含有一部分流动性较弱的存货和待摊费用,为了进一步反映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人们通常用这一比率来进行测试,所以又称为“酸性测试”。
正常情况下,该比率应为1:1,但在实际工作中,该比率(包括流动比率)的评价标准必须根据行业特点进行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百度百科-总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