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资本的工业投资
民间资本投资高技术产业的时机及其选择的投资方式与民间资本投资高技术产业的动机和高技术产业的风险与收益密切相关。具体来说,如果民间资本以提升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为目的投资高新技术产业,且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和R&D投资实力,会选择在种子阶段投资或以购买专利技术的方式投资初创期。现阶段,民间资本可以根据传统产业生产的产品和技术的特点,研发高新技术或购买专利技术。其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模式可选择为技术创业的驱动模式(即以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并实现自身技术产业化为导向,以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回收初期投资,最终实现资本收益的模式),或以发展相关高新技术业务为导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需求模式等模式。
如果民间资本以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为目的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将更倾向于通过直接股权投资或证券投资的方式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期和成熟期,或者通过风险投资的方式投资于初创期。投资方式可以是多元化为主,风险基金为中介等。
如果民间资本以获取高新技术产业增值收益为目的投资高新技术产业,鉴于高新技术产业在扩张阶段风险最低、收益最高,更多的民间资本会倾向于投资这一阶段。投资方式可酌情采用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证券模式和投资高新技术产品的流通模式。
就民营资本投资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产业选择而言,截至2004年,民营资本的产业选择偏好非常明显,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产业。按产值计算,只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集中了全部民间资本的80.31%,并有进一步集中的趋势。生物医药行业和航空航天制造业投资比例较小。主要原因是电子信息产业比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制造更适合民间资本投资,技术成熟,市场前景看好,增值潜力大,附加值高,单笔投资规模小。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但单个民间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需求。因此,融资成为民间资本投资高科技产业的第一个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目前,民间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渠道有:自有资金、申请银行贷款、吸引风险投资、发行股票、发行企业债券和寻求政府资金支持。
1.自有资金
自有资金一直是民间资本投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据统计,我国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的民间资本约75%来自自有资金,其中35%来自法人股东,30%来自自然人股东。自有资金主要是指民间资本的内生融资,即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民间资本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国有控股、外资和民间资本“三足鼎立”格局中最强大、最具活力的力量。很多民营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甚至成为这个行业的龙头企业,比如IT行业的联想、华为,饲料加工行业的东希望集团。特别是在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带,民间资本对当地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民间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各种融资方式而言,内源融资不需要实际支付利息或股息,不会减少企业的现金流;同时,由于资金来自企业内部,不会产生融资成本。因此,内源融资的成本远低于外源融资,是企业的首选。企业的内部融资能力取决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净资产的大小和投资者的预期。
一般来说,企业只有在内部融资不能满足其资金需求时才会转向外部融资。特别是在民间资本涉足高新技术产业的初期,由于信用水平低、生产技术不成熟、产品开发前景不明朗,企业很难通过发行股票、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等外部融资方式筹集资金,自有资金往往是其唯一选择。国外将这一阶段的投资称为“3F”投资(即企业在起步阶段只能依靠家人、朋友、傻子),这也说明了自有资金是解决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最主要、最重要的渠道。即使企业已经进入稳定发展期,其内部资本积累和资本实力的增强仍然是企业发展最坚实的基础。
但有限的自有资金无法满足民间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需求,只能起到启动和辅助项目的作用。只有筹集到足够的外资,才能满足民间资本投资高科技产业的资金需求。
2.银行贷款
迄今为止,中国企业获得外部资金的主要渠道仍然是商业银行贷款。据统计,截至2005年7月,我国各类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198171亿元,而通过股票发行筹集的资金只有1131408亿元,企业通过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就更少了。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8月的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98.7%的融资供给来自银行贷款。
但总的来说,民间资本通过申请银行贷款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数量和比例仍然较少,渠道有待拓宽。另一方面,在西方发达国家,为了鼓励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政府部门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并提供担保支持,建立了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比如早在1937,日本就成立了东京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协会,扶持中小高科技企业。美国、日本的小企业银行贷款担保比例在80%以上,荷兰为50%。
3.风险资本
高技术产业具有高收益和高风险的鲜明特征。如果项目开发成功,投资者将获得丰厚的回报,否则可能血本无归。风险投资机制就是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的这一特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创新融资制度。
随着居民金融资产的增加,我国居民金融资产也摆脱了沿袭了几十年的单一银行存款模式,投资渠道不断拓宽,但仍主要是银行存款、购买国债和股票投资三种方式。
据统计,截至2002年6月末,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民币金融资产中,平均存款为565438+20万元,以69.4%的绝对优势位居第一。a股股票平均0.74万元,占比1%,国债平均0.32万元,占比4.4%。这三项资产加起来就占了人民币。因此,如何引导和吸引民间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4.发行股票
目前,民营高科技企业直接融资的市场包括主板市场(上海)、中小企业板市场(深圳)和海外资本市场。
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的上市公司条款,企业申请上市、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股本总额不得低于5000万元;(二)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不低于股份总数的25%(总股本超过4亿元的,不低于15%),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低于股份总数的35%,也不低于3000万元;(三)近三年连续盈利,预期利润率达到同期银行存款利润率,且国有企业可连续计算(初始连续三年净资产利润率不低于10%);(4)净资产不低于总资产的30%,除特殊情况外,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不高于20%。
发行债券
债券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融资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对于许多处于发展初期的高科技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在相对完善的欧美证券市场,企业债券的规模甚至超过了股票市场。
我国民间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渠道狭窄,主要资金来源是自有资金,银行信贷投入比例很小,直接在股票市场融资非常困难,债券市场尚未放开,风险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这种情况制约了民间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实力和积极性。目前,民间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退出渠道主要有股票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和并购。
1.股票市场
股票市场是资本退出的最理想渠道。一旦被投资企业上市,其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场自由交易。如果投资者认为达到了预期的投资回报,就可以出售股份,收回投资和丰厚的回报,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机会。这也是国外的通行做法。
2.产权交易市场
虽然股票市场是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最理想的退出渠道,但能够在市场上发行股票的企业,尤其是民营高科技企业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对非上市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投资只能通过其他途径退出。目前,各地的产权交易市场和技术交易市场是可供选择的方式。
3.兼并和收购
另一种退出高科技产业投资的方式是补贴被兼并或收购的企业。并购(M&A)是当今世界经济活动中最具活力的经营方式,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高级形式。从微观层面看,M&A可以使企业获得规模效益,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风险,获得竞争优势,降低进入新行业和市场的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