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保障性住房建设进一步成为十大民心工程之一

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群众住房问题是政府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无障碍住房建设连续五次被评为“苏州十大民心工程”,苏州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也走在全国前列。

为全面提高保障房建设水平,市委、市政府划出四块地块,由苏州保障房建设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四宗保障性住房用地总面积654.38+0.555万平方米,拟建设保障性住房265.438+0.1.42万平方米。我市还将以不低于普通商品房建设水平的标准,全面提升保障性住房小区品质。

今年省政府给苏州(不含昆山)下达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任务:新开工16650套,基本完工13458套,廉租房补贴1580套。

今年年初,我市对这一建设目标和任务进行了分解和分配,并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增加了保障房任务。全市开工任务数由16650增加到26750,增长60.66%。其中,姑苏区开工数量为12850套,其中保障性住房1000套,公租房1200套,限价商品房10650套;基本建成限价商品房2000套;892户家庭获得了廉租房租赁补贴。

四个地块集中开发形成四个区域。

近年来,苏州保障房建设逐年增加,但仍不能满足需求。据市住建部门分析,未来5年我市保障性住房需求量约为500万平方米。为有效解决保障性住房供需矛盾,市委、市政府确定了4个地块进行集中开发建设。为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尽快启动,市住建部门根据地块规划和征收范围内房屋实际情况,决定今年在四大地块中优先启动小地块。当地政府将积极配合征收、协议拆迁等多种手段,全力推进房屋征收拆迁工作,真正实现保障房建设过程中保障房供应由“待房”向“待房”的转变。

它将按照国家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

经济适用房的质量是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本市将适当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成本,从保温节能、建筑造型、绿化景观、设施材料设备等方面入手,以不低于普通商品房建设水平的标准,全面提升保障性住房小区品质。

近日,根据市政府有关要求,市住建部门制定了《苏州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指导意见》,对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简单来说,保障房建设将采用国家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比如我们现在考虑,保障房小区的电梯、太阳能系统的维护周期,要从普通商品房的2年提高到5年。”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学校、菜场等公共设施将同步建设。

保障房小区周边有学校、菜场、医院吗?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提升保障房小区品质,学校、菜场等配套公共建筑将同步建设。“学校、菜场、社区用房、交通设施、垃圾中转站、无障碍设施等老百姓日常必备的配套设施将提前规划,同步实施,特别是幼儿园、中小学要引进优质品牌。”市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原材料进场开始的质量控制。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因此,本市将在保障房建设中采取全过程监控,确保保障房质量安全。“我们将从整体规划控制、建筑及景观设计、住宅装修及设备、材料设备及施工要求、验收交付等方面下功夫。严格遵循基本建设程序,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安全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市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介绍,市住建部门将从原材料进场开始进行质量控制,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此外,市住建部门还将实行约谈制度,对质量行为恶劣、实体工程质量问题较大的责任人进行约谈,记录违法违规的不良行为,情节严重的依法予以处罚。

苏州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袁说:“按照普通商品房标准建设,考虑把学校、医疗机构、商业中心(社区网络论坛)、社区服务中心一起配套,让老百姓住进去,马上享受这些配套服务。”

目前,苏州已成立专门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有限公司负责运营。据了解,保障房的五大区域也是首次采用国家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

苏州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袁:“主要体现在太阳能系统、综合节能保温系统、室外雨水收集系统,以达到节能、节水、节地的要求。”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3-08-02。目前的购房政策请参考实际情况。)

全面及时的房产信息,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