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的成分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玻璃是一种无定形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由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制成。)为主要原料,并添加少量辅助原料。
普通玻璃的化学成分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 CaO 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结构不规则的无定形固体。广泛用于建筑,用来挡风遮光,属于混合物。
扩展数据:
玻璃的特性:
1,无固定熔点
因为玻璃是混合物,是无定形的,没有固定的熔点。玻璃从固态到液态的转变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即软化温度范围)内进行的,不同于结晶物质,没有固定的熔点。软化温度范围为Tg~T1,Tg为转变温度,T1为液相线温度。
2.亚稳定性
一般来说,玻璃状物质是通过熔融体的快速冷却获得的。当熔融体转变为玻璃质时,在冷却过程中粘度急剧增加,使颗粒不能规则排列形成晶体,结晶潜热得不到释放。因此,玻璃态物质比结晶态物质含有更高的内能,其能量介于熔融态物质和结晶态物质之间,属于亚稳态。
3.渐进可逆性
玻璃态物质从熔融状态到固态的过程是渐进的,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也是连续渐进的。这与熔体的结晶过程明显不同,结晶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新的相,在结晶温度点附近很多性质会发生突变。
然而,玻璃态物质从熔融态到固态的转变是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完成的。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玻璃熔体的粘度逐渐增大,最终形成固态玻璃,但在此过程中没有新相形成。相反,玻璃加热成熔体的过程也是渐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