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导致了春都的衰落?
或许是太容易成功了,春都的经营者开始发烧。当地领导也要求春都尽快“做大做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他们大量投资于医药、茶饮料、房地产等多个商业项目。跨地区、跨行业收购兼并洛阳弓玄大厦、平顶山肉类联合厂、重庆万州食品公司等17户无望企业,经营范围涉及生猪屠宰加工、熟肉制品、茶饮料、医药、酒店、房地产、木材加工、商贸等行业,走上了多元化同步发展之路。企业的经营项目复杂,关联度低,与原来的主营业务没有联系,投资时间非常集中,使其一度发展迅速。
资产方面,春都的资产以平均每年近6倍的速度增长,从1987的3950万元增长到29.69亿元。可怕的是,这种快速扩张不仅没有给春都带来效益,反而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春都并购的17家企业中,一半以上亏损,近一半关门停产,无疑是雪上加霜。1993年8月,春都在原洛阳肉类联合厂的基础上成立春都集团有限公司,向432名股东募集65438+亿法人股,募集资金近2亿元。大量的钱用对了是好事,用错了可能就是灾难。这个时候春都正好用这笔钱搞盲目多元化。一开始投资654.38+00多万元参股8家企业,后来又投资654.38+05亿元控股654.38+06家企业,结果是个大包袱。
1994年9月,春都与美国宝兴投资公司等5家外商成立合资公司,吸引外资折合人民币2.9亿元。但是合资后外方发现了春都的问题,在1997找理由撤资。根据协议,加上本息加分红,春都这次亏损超过6543.8亿元。
1998 12,本来就亏损累累的春都集团决定选择集团公司部分资产进行重组上市,融资4.24亿元。大股东春都集团和上市公司春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实际上是一群人,两块牌子,人员、资产、财务没有分离。在上市后的第三个月,春都集团从上市公司拿走654.38+0.9亿元用于清偿其他债务,随后又陆续“买单”上市公司的几笔资金,共计3.3亿元,占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总额的80%,从而导致上市公司向社会公众承诺的654.38+0投资项目成为一纸空文,使得春都核心业务的上市公司失去了大发展。
盲目的集资,盲目的多元化,让春都走上了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