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渊、中通、申通入股阿里“吃”三通一达,快递格局变了?
继童渊和中通之后,申通也转投阿里。3月11日上午,申通快递发布公告称,阿里巴巴将向申通快递控股股东公司德银投资投资46.6亿元。5438+00年6月,德银投资实际控制人陈德军、陈小英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框架协议》,拟与德银投资新设两家同一控制下的子公司。
公告显示,本次交易完成后,申通快递将进一步探索与阿里巴巴在物流技术、快递终端、新零售物流等领域的合作。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陈德军和陈小英。
阿里巴巴此举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快递行业的布局。在传统的“三通一达”格局中,只有大云没有阿里巴巴的股份。
受此消息影响,申通快递开盘即涨停11,最新价22.48元/股,目前市值313亿元。
布局物流多年,“三通”和背靠阿里的百世。
截至目前,阿里已完成对童渊、中通、申通、百世等四家快递公司的战略投资。
百世物流率先纳入阿里物流生态圈。这家快递物流公司在上市前总共获得了阿里的六轮融资。阿里上市时的股份已经达到29%,成为第一大股东,投票权高达46.6%。
2015年,阿里投资苏宁尚云283亿,其中95亿用于苏宁物流,即天天快递。随后,阿里巴巴及其云峰基金投资了童渊运通,当时持股约11%。2016,10,童渊运通借壳上市。截至2019,14,阿里巴巴持有童渊运通近17%的股份。虽然阿里在2018第四季度减持童渊超过50万股,但仍是其第二大股东。
2065438+2008年5月,阿里向ZTO运通投资138亿美元,持股约10%。目前,阿里巴巴持有ZTO快递约8.43%的股份,是其第三大股东。
申通与阿里的资本对接也是在这一年开始的。申通和其他通达系一起,清空了在蜂巢盒子科技的股份,转投阿里成立的菜鸟子公司浙江邮政局。根据当时的公告,菜鸟子公司浙江邮政* *,获得31.67亿元融资,股东包括童渊、中通、申通、大云、百世,其中申通出资1.40亿元,占公司股份1.40%。
阿里此次完成入股申通快递,意味着中国快递市场几大物流公司中,阿里的背后是“三通”(申通、童渊、中通)、百世。
对此,阿里巴巴表示,物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阿里巴巴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将物流成本从目前GDP的16%降低到5%,从而提高整个制造业的效率。
以2018第三季度公布的营收数据计算,童渊、中通、申通是中国a股上市民营快递行业的第二至第四家公司。如果加上在美股上市的百世(第三季度营收765438+8900万元),四家快递公司总营收为224.42亿元。
业绩差,满意度低,阿里为什么选择申通?
2月3日,国家邮政局发布2018年度快递服务客户满意度和准点率调查结果。快递公司整体满意度排名为顺丰、邮政EMS、京东物流、ZTO快递、大云快递、YTO快递、百世快递、申通快递、德邦快递、优信快递。
值得注意的是,申通成立于1993,是“三通一达”最早的快递企业。然而,早先业绩与其他快递公司并驾齐驱的申通,近年来表现并不出色。
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申通快递业务收入11103万元,净利润16100万元。相比之下,顺丰控股和大云在a股上市后的净利润分别为30.28亿和654.38+0.981亿,均超过申通。
自2016年初以来,申通快递股价总体呈下跌趋势。曾在2016年10月5日达到47.34元的最高价,而去年8月份的最低价仅为14.21元。市值两年半蒸发450多亿。
申通股价一路下跌或与其不断增加的股权质押有关。申通快递2018一季报显示,申通前十大股东中,只有陈德军和上海盘石艺龙投资没有质押股份,公司近36%的股份被质押。
但不容忽视的是,2018年,申通继续加强对转运中心的投入,陆续收购了北京、武汉、贵州、昆明等地的转运中心,以提高转运中心直营的比例,从而增加收入和服务。
“阿里入股申通的时机非常好。申通估值处于比较低的位置,也是在扭亏为盈之前。”川硕企业CEO、快递专家赵晓敏表示,过去一年市场加速挤出泡沫,申通目前估值处于合理位置。
同时,为了实现“全球买卖”和“24小时到家,72小时全球”的目标,阿里需要电商在国内外商品进入中国时承担更多的责任。申通并入体制后,电商快递网络将承担更大的责任。
“对申通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在第四季度旺季到来之前,利用好淡季提升管理、网络建设、团队重塑、服务提升。此外,阿里入股后,申通的美誉度和认可度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申通的网络信心也会大大提高,有助于申通花更多的时间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如果做到这几点,那么申通今年下半年的排名和份额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在业内人士看来,大云的估值一直比较高,尚未纳入阿里物流体系。但是,双方的距离可能不会太远。截至发稿时,大云并未就此事正面回应记者。
申通在阿里大物流布局中的价值是什么?
业绩快报显示,申通快递2065,438+08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5,438+0,706,5438+0.4亿元,同比增长34.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45亿元,同比增长37.46%。截至2018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84.9亿元,同比增长25.73%。
公告称,阿里将通过投资申通快递母公司间接收购申通14%股权,视为入股童渊、百世、中通后的延续。
“如果几千亿不够,那就投资几千亿,把阿里巴巴的大部分投资都投在这上面。”去年5月365,438+0,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2065,438+08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表示,阿里巴巴将投资1000亿人民币建立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
早在2013,阿里巴巴、银泰集团与复星、富春、顺丰、“三通一达”(申通、童渊、中通、大云)及相关金融机构共同成立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类似于阿里巴巴的电商开放平台模式,菜鸟自己不做快递,而是通过平台模式用技术手段提升系统能力。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快递量也迅速增加。以天猫双11为例,单日物流订单量从152万增加到1042万,物流难度成倍增加,但首单1亿包裹的签收从9天增加到2.6天。从2012到现在,全国快递平均签收时限从4天多提高到2.5天左右。
截止2018年末,菜鸟物流的市场估值已经达到1325亿元。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大庆认为,“三通一达”所在的电商物流市场已经基本尘埃落定,处于开始回归的阶段。目前,在JD.COM和顺丰两强的形势下,阿里作为流通企业,要想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实现更加稳定高效的配送服务,需要加强平台优势。而阿里通过投资入股深化合作,正在通过资金的纽带打通仓配资源,提升在快递行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他认为,在数字化供应链的变革中,商流、物流、资金流构建的数字化供应链闭环融合更加紧密,系统的优化需要集群合作,而菜鸟已经初步形成了平台供应链的形态。合作伙伴越多,数据的粒度就越细。
“日本物流企业之间通过小股持股形成生态协同、实现全球优化的模式已经非常成熟。”他介绍,日本模式为中国物流企业协同优化提供了借鉴。目前中国的碎片化供应链优化过程一定是一个全局优化。他认为,从价格竞争到价值竞争,需要从链条上进行优化。阿里作为平台型供应链企业,为了优化整个流程的效率,只能与合作伙伴企业捆绑更紧密,合作层次更深,才能积累影响力和话语权。
阿里绑了“三通”,顺丰会着急吗?
在菜鸟与“三通一达”合作越来越紧密的同时,有声音认为被遗忘的快递龙头顺丰正面临挑战。
从已经公布2018业绩的三家快递公司财报来看,虽然顺丰营收排名第一,但27.6%的增速远低于申通的34.42%和大云的38.48%;净利润-4.57%的同比增长远远落后于申通37.46%和大云67.34%的同比增长。
在顺丰控股一直在打造的“护城河”业务增长乏力的同时,其他快递物流企业也在不断强化重视服务的限时配送业务。ZTO快递的“次日达”和大云的“云准达”都承诺有竞争力的服务性价比。
另外,早在2065438+2007年6月,顺丰和菜鸟互相指责对方暂停开放数据接口,被解读为双方关系恶劣。
但业内也有声音认为,菜鸟是物流行业的淘宝和物流神经中枢,顺丰定位于物流、流通、数据、贸易、商业等板块,而通达企业相对处于价格驱动和人员聚集阶段,两者缺乏可比性。菜鸟俱乐部和顺丰是战略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