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不构成控制但具有重大影响的公司内部交易是否应该抵销?
如果不构成控制,就不应该纳入报表合并范围,与公司的交易不属于内部交易,当然不需要抵销。
调整净利润时,应考虑子公司内部交易以外的事项(个别报表由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的影响)对损益的影响,包括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如果是内部交易的调整,只需要考虑内部交易形成的实物资产对损益的影响,不需要考虑对债权债务的影响,还需要关注内部交易产生的递延所得税影响。
只有内部形成实物资产,内部交易形成实物资产,没有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时,应调整净利润。内部债权债务不是真实的实物资产,因此对内部债权计提的减值损失不需要调整净利润。
扩展数据
根据母公司理论,合并会计报表是母公司会计报表的扩展,其编制的基本目的是站在母公司的角度为母公司股东的利益服务。
传统上,合并会计报表主要是为母公司或控股公司现有的和潜在的普通股股东(指法定控制权,下同)编制的,强调母公司或控股公司股东的利益。
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股东权益和合并利润表中的净收益仅指归母公司或控股公司所有并取得的部分,少数股东权益视为负债,几股享有的净收益视为费用。合并会计报表只是母公司会计报表的延伸和扩展。这是母公司理论的要点。
母公司理论以法律控制为基础,通常通过持有多数股权和投票权(通常超过50%)来获得,但也可以通过使一家公司处于另一家公司法律控制之下的控制协议来实现。
当某家公司处于另一家公司的合法控制之下时,母公司或控股公司可以完全控制其子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因此,母公司理论与现行实务中的法律法规是协调一致的,或者说现行实务中关于合并报表的法律法规反映了母公司理论的主要思想。
百度百科-母公司
百度百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