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企业在二战中支持纳粹西门子。
纳粹“克虏伯大炮”
克虏伯是德国最大的重工业公司,主要以钢铁工业为主。1933年纳粹上台后,克虏伯兵工厂成为德国重整军备的中心。克虏伯在1934年获得135“一号坦克”的第一笔订单后,在随后的11年间为德军生产了大量坦克、大炮等武器装备。其研制的两种巨无霸火车炮“古斯塔夫”和“多拉”是世界战争史上最大的大炮,可将7吨重的炮弹投射到37公里外。
《克虏伯的武器》这本书说,二战期间,克虏伯通过纳粹政权从欧洲各地雇佣了很多工人。这些人一开始是有报酬的,但很快就开始被虐待。克虏伯和纳粹的关系可以从希特勒的一句话中看出,他曾在一次演讲中说:“德国的男孩子将来一定要苗条修长,像灰狗一样快,像皮革一样坚韧,像克虏伯钢铁一样坚硬。”
大众的情况和克虏伯差不多。1938年希特勒49岁生日,大众送了一辆“1号面包车”讨好独裁者。二战爆发后,大众汽车迅速将民用生产线转为军用,为德军提供了大量各种车辆。一些历史学家估计,80%的大众汽车战时员工是奴隶工人。
西门子正集中精力建设工厂。
西门子,成立于1847,自然也难免海关。希特勒上台前,据说西门子曾秘密资助纳粹党。一些分析家认为,克虏伯、法国(化学和制药公司)和西门子一起通过资助纳粹党摧毁了脆弱的魏玛共和国。希特勒上台后,尤其是战争期间,西门子迅速扩张,建立了更多的工厂,参与了德国经济的“纳粹化”。西门子的高层管理人员在许多场合赞扬纳粹主义,西门子董事会副主席弗里德里希·商辂就是一个顽固的纳粹分子。希特勒在1945自杀后,也自杀了。
受形势影响,从1938开始,西门子在公司内部实施“种族政策”,将犹太工人与德国工人隔离开来。后来由于战争的爆发,劳动力的缺乏让西门子领导层很头疼,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向了集中营。
资料显示,法本是第一家在奥斯威辛集中营设厂的德国公司。到了20世纪40年代,西门子逐渐在一些臭名昭著的集中营和周边地区建厂。许多集中营工人上午为西门子生产电气设备,下午在该公司建造的毒气室中中毒。据统计,到1944,西门子20多万员工中,超过15万是集中营的囚犯。
被军情五处严密监视。
军情五处2010公布的秘密档案显示,由于西门子与纳粹“第三帝国”关系密切,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量西门子员工受到英国情报机构的严密监控。军情五处怀疑西门子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帮助实现了纳粹政权的外交和战争目标。
早在1935年,军情五处的一份报告就声称纳粹以西门子为幌子在巴勒斯坦和埃及进行间谍活动,报告担心西门子在世界其他地方也在进行类似的活动。1936年,纳粹政权公开发出呼吁:“战争期间,每一个德国男女,包括那些在国外的德国人,都必须为祖国服务。”这更让英国情报机构担忧。
1939二战爆发前,军情五处特别关注西门子在英国的活动。该公司的一个分支西门子舒切特工厂在伦敦西部有一个工厂,军情五处的文件将其描述为“狂热的纳粹分支”。西门子的工程师也是英国情报机构的目标。据说这些工程师一直在英国各地旅行,但“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战争爆发后,根据1939《对敌贸易法》,西门子英国分公司被迫关闭。
英国情报机构也担心西门子在远东的活动。在1939的结尾,军情五处通知在新加坡的英国情报人员:“根据各种消息来源,德国人无疑在利用一些大型工商企业来掩盖他们的间谍活动,尤其是西门子和拜耳。”二战结束后,西门子因其战时行为受到调查。一些西门子董事会成员自杀或被苏联红军带走。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1937年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华员工约翰·拉贝与十几位外国友人一起,在中国南京建立了南京战时安全区,保护了约25万中国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