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名誉被诋毁怎么办?

公司的声誉对一个公司来说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公司没有信誉,很难开展相关业务。所以维护公司的声誉很重要,但是难免会被侵犯。有人诋毁我公司名誉怎么办?下面就跟着我去了解一下吧。

一、有人诋毁我公司声誉怎么办?

如果有人诋毁公司名誉,可以收集证据,交给警方,追究一定的法律责任,维护公司名誉,也可以私了,协商解决。

二、名誉侵权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侮辱:指以言语(包括书面和口头)或行为公开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的行为。如用大字报、小字报、漫画或极其淫秽下流的语言侮辱、嘲讽他人,羞辱其内心。

诽谤:指捏造、散布一些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如果毫无根据地捏造别人的不良工作作风或者制造阴影,到处宣扬和损害别人的名誉,会对别人的精神造成极大的痛苦。

侮辱和诽谤是常见的名誉侵权行为。

《民法典》第1024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或者诽谤的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侵害法人名誉权主要表现为散布损害法人名誉的虚假消息,如捏造某些事实,谎称某厂产品质量低劣,企图以不正当竞争的方式搞垮对方等。这些都是对法人名誉权的侵害。

三、侵犯名誉权的标准是什么?

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所知。

侵权人有侮辱、诽谤等行为的。所谓侮辱,是指以言语或行为公开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的行为。侮辱可以通过口头或行为进行。其表现形式是散布已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损于人们社会评价的事实,以诋毁他人名誉,使他人蒙受羞辱,可称为“无事生非”

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从法律角度看,公众人物提起名誉侵权之诉的主观过错应以行为人是否具有实际恶意为前提。即使没有实际的恶意行为,也不应认定为侵权。

3、侵权的客体应该是特定的人。

特定人是指特定的自然人或法人。如果没有特定的人,法律上就没有所谓的受害者。但如果某些文学作品在描述中对特定的人进行了侮辱或诽谤,虽然使用了代号或笔名,但读者一眼就能知道所指的是谁,这显然不能因为作者使用了代号或笔名而否定作者的侵权行为。因此,如果指定的对象是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的特定人,即使没有指名道姓,也可以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

4.后果是,侵权人的行为对被害人的名誉造成了严重损害,使被害人感受到不公平的社会压力或心理负担,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受到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