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问责力度不减。房价过高的城市可能会被监管。
业内人士表示,近日来,中央层面多次强调“房住不炒”,落实城市主体责任,并要求对调控不力的城市进行问责。高层密集发声,加强市场秩序管理和整顿,意在督促市场巩固调控效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保护合理的住房需求。
中央层面频繁提及房地产
2021以来,房地产调控的态度越来越明确。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稳定地价、房价和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发展租赁住房,落实用地、税收等配套政策。
7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前一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约谈银川、徐州、金华、泉州、惠州五市负责人,要求各地增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果断采取措施,实行供求双向调控,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上2021上半年的13个城市,今年已有18个城市被约谈督办。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表示,住建部对房价上涨过快城市的约谈是“一城一策”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9以来逐渐成为调控的主要模式,要求地方政府承担控制房价上涨速度、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的主体责任。采访进一步显示,热点三四线城市将逐步纳入监管体系。
除了连续约谈高房价城市,7月23日,住建部等八部门还发布了《关于继续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指出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将持续三年,重点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高度关注的房地产开发、房屋销售、房屋租赁、物业服务等领域的突出问题。
7月22日,中央召开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房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也指出要高度重视房地产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牢牢抓住房地产金融这个关键,严格管理房地产企业“三线四档”融资和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把发展保障性租赁房作为“十四五”住房建设的重点。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陈晓表示,通知动员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租赁企业、物业服务企业、金融机构、媒体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市场监管,落实“房住不炒”,落实“三稳”目标。此外,提出建立制度化常态化整治机制,加强监管、评估和考核,预计更灵活的因城施策、精准调控将成为下一步楼市调控的关键词。
地方房地产调控全覆盖
随着中央涉房调控信号的不断重申,地方调控再次全面升级。近日,浙江召开房地产工作座谈会,指出要充分认识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会议指出,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调控手段,共同发挥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的作用;促进供需平衡和职住平衡,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增强监管风险的可预见性,打通各部门数据阻断点,实现动态数据管理和实时监控,防范项目风险和信用风险,提高精准分析和风险防控能力。
在此之前,杭州刚刚发布新一轮调控政策,进一步强化住房限购,完善新建商品房销售管理,规范市场秩序。比如收紧了户籍未满5年家庭的购房政策。在之前限购1套的基础上,从购买之日前2年起在杭州限购范围内连续缴纳城镇社保满24个月。对于非户籍人口,升级为购房日前满4年,在杭州限购范围内连续缴纳城镇社保或个人所得税满48个月。在新建商品住房方面,有购房意向的登记家庭数与公开销售住房数之比大于等于10: 1的,无房家庭和普通家庭按社保缴纳月数排序,高层次人才家庭按人才类别B、C、D、E由高到低排序, 并且同一类别的人才会按照社保缴纳月数从高到低排序,按一定比例入围公证摇号。
金华方面则明确实行住宅限售、公证摇号销售,并要求加强二手住宅价格监管、加强金融监管、严格更名管理、落实主体责任等十个方面的调控。
刚刚被约谈的惠州也加快了新一轮调控。8月9日,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从限购、限价、限售、优化土地拍卖规则、商品房预售制度、严查购房资金来源等方面对新房市场进行管控。这也是惠州首次同时启用限购和限价,并持续销售三年,调控力度空前。
政策并未松绑的北京再次“打补丁”、“堵漏洞”。8月5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商品住房限购政策的公告》指出,夫妻离婚且离婚前原家庭拥有的住房套数不符合本市商品住房限购政策规定的,自离婚之日起3年内,任何一方不得在本市购买商品住房。
成都发布《关于加强赠与管理优化购房资格审核优先顺序的通知》,以“防止通过户籍、社保获得优先顺序,通过赠与获得购房资格”。
此外,二手房参考价格政策也成为很多城市的重要调控手段。8月2日凌晨,东莞发布“东莞八条”新政,指出东莞将在前期发布活跃二手房产网上交易价格的基础上,加快建立二手房交易指导价格发布机制,引导商业银行合理发放二手房贷款,加大对挂牌价虚高乱象的整治力度。7月26日,无锡市房地产市场管理监测中心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本市二手房交易参考价格。
7月9日,上海发布二手房新政。在房源核查的基础上,要加大价格信息核查力度,未通过价格核查的房源不得向社会发布。7月8日,Xi安发布《关于建立二手房交易参考价格发布机制的通知》,明确指出二手房交易各环节相关机构要以二手房交易参考价格为参考。
二手房指导价调控效果显著。据易居研究院统计,在全国首个实行二手房交易参考价格制度的城市深圳,上半年二手房价格累计下跌10936元/平方米,价格缩水15%。与此同时,在实施二手房价格引导政策的城市,交易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除了价格的实际参考意义,二手房的参考价格实际上也限制了买家对杠杆的使用。仲达证券分析师诸葛连欣表示,二手房参考价格机制虽然不要求实际成交价格以参考价格为准,但买卖双方仍可自行协商成交价格;但商业银行发放二手房贷款时,以二手房参考价为准。如果成交价高于参考价,购房者购买二手房的首付比例实际上会提高。她表示,购房者越来越大的资金压力也成为推动深圳二手房交易量大幅下滑的重要因素。
房地产市场将平稳健康运行。
8月7日,深圳官方通报了“深房管”案的最新情况。经过多轮滚动排查和监管核查,截至目前,* * *发现265438+5500万元经营性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从房贷红线,到二手房价格管控,再到全面规范房地产秩序,完善保障性租赁房等保障体系,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新一轮调控周期,逐步形成监管闭环。房地产市场稳定是必然的。
“中央政府收紧了房地产调控,这一次有所不同。”野村国际(HK)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表示,自2020年以来,中央政府已相继推出“三条红线”控制房地产开发商的债务增长,以及“两条红线”抑制银行房地产贷款。今年加大了对违规流入房市的商业贷款和消费贷款的打击力度,进一步收紧了对房企影子银行融资终端(如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的监管。“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房地产将不再走老路,不会解除对楼市的各种限制。”他说。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相比4月份的自查,深市查处金额多了42倍,实际上反映出调控确实不一样。
张大伟表示,通过梳理2021年的房地产调控,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在过去几年房地产调控的“一城一策”下,中央再次开始密集释放政策,特别是住建部和央行不断加大房地产调控政策力度,调控方式、力度和细节都有明显升级。调控“工具箱”不断丰富,中央房地产调控方案密集出台,加强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和建立。
“绝对不可能还抱有房地产市场只涨不跌的幻想。”有业内人士坦言,中央层面正在一步步从长期调控入手,行业需要面对现实,未来房地产调控仍会更严格。
克而瑞研究中心研究员杨科伟预计,下一步住建部的问责机制将不断强化,更多房地产过热、房价过高的三四线城市将被纳入监管体系;被约谈城市调控加码也是大概率事件。“基于调控政策趋于精细化、高频化的判断,新政策出台的城市前期都有调控,比如南京、武汉。如果实施后效果达不到目标,或者出现新的情况和问题,进一步加大调控和监管力度也不是没有可能。”
RealData首席市场分析师徐小乐表示,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持续推进、房地产秩序的全面规范和整顿、保障性租赁房等保障体系的完善,我国住房市场将全面实现“住而不炒”,社会居民将实现“住有所居”,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