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为什么会在连续追加投资、自愿建设园区后“爱上”芜湖?
2022年正月,芜湖县级市武威的比亚迪动力电池项目即将投产。这个项目本身不值得一读,但是25GWh的磷酸亚铁锂(刀片电池)产能持续增加。前三条生产线不到半年就能开工,真的是非常快的速度,非常难得的速度;真正吸引人的是,比亚迪不仅在芜湖建了这么大的电池基地,还主动承接了武威经济开发区首个大型园区假想项目,预计投资5434万。
似乎比亚迪对无为乃至芜湖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是什么?
简而言之,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先生是一个无所事事的人。老话说得好,成功不忘桑梓地,冷暖总关故乡;人在成功后会想要回馈家乡,这是人都会有的情节,船夫也不例外。在武威,有比亚迪大桥和比亚迪云轨配套工厂。如果不是项目“等火车”,现在安徽的合肥、芜湖、武威、蚌埠、宿州等城市都通车了,这个话题就不多谈了。
以前和比亚迪内部人士交流相关话题的时候,传过一些船工的故事。当然,这不是“白手起家的励志成功”。船工90年代创办企业的起点其实很高。当时的创业资金是几百万,相当于现在的巨款。我听到的一些内容,主要是为了回馈我在家乡遇到的“阻力”。武威曾经不属于芜湖,早期属于地级县,属于巢湖市。巢湖最有名的板塘温泉,别人没什么印象。2011巢湖市被一分为三,所辖区域分别并入合肥、芜湖、马鞍山。至此,巢湖市成为“过去的市”,严格来说属于县级市,安徽省直辖,合肥市管理。
什么都不做归芜湖,比亚迪归芜湖会有点麻烦,因为芜湖有一家知名车企,叫奇瑞。
奇瑞汽车被很多汽车爱好者视为民营企业。事实上,奇瑞是一家国有企业,芜湖SASAC持有奇瑞股份。奇瑞在芜湖乃至安徽早期肯定会有地方保护,这无可厚非,任何一个城市的汽车企业都会得到支持和保护。所以奇瑞在安徽的品牌占有率是比较高的。作为一个安徽人和个人,早期也支持奇瑞,用户瑞虎和林炜系列。但是奇瑞这几年感觉有些不尽人意,技术研发的速度和成果都不理想。好像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炒子品牌上,现在还在做。
现在奇瑞“在口水战中从未输过,在实际销量中基本从未赢过”,成为中国汽车品牌第一阵营无望;这个时候应该更需要地方保护的支持,所以比亚迪进入芜湖似乎很难,因为一旦以新能源为主,纯电动和超级混合动力(DM-i/p)两条腿走路的王朝汽车进入芜湖,技术实力的领先优势将碾压奇瑞。
比亚迪在安徽的生产基地布局似乎终于进了芜湖,武威云轨配套厂,蚌埠刀片电池基地,合肥整车制造基地,现在是芜湖刀片电池基地;芜湖似乎不再迷恋奇瑞了。面对比亚迪在安徽的生产基地布局,不改就没机会了。所以芜湖市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诚意,船夫也表示“芜湖市主要领导的格局和不作为地方政府的诚意感动了我”。在这一点上,安徽的汽车支柱品牌怕比亚迪。
在障碍被打破,桥梁被开通后,船夫先生终于有机会回馈家乡。一个大型生产基地,一个人民公园,几万个就业岗位,对于比亚迪,芜湖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一个理想的结果。
在未来,不作为将不仅仅与“无为盐水鸭”(一种味道不错的特色小吃)联系在一起。武威比亚迪会是一个全新的标签,安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会更加完善,安徽可能是下一个汽车大省。
天河MCN出版,版权所有。
烛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比亚迪爱上芜湖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是无为而治走出去的商界精英,也是芜湖最著名的企业家之一。他高度评价了在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和生态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表达了继续扩大在家乡投资的决心和愿望。
其次,芜湖主要领导的格局和武威地方政府的诚意打动了王传福,比亚迪项目投产,对武威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品牌打造、民生福祉改善具有里程碑意义。
第三,对于企业来说,良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空气一样,一刻都不能缺少。比亚迪与当地政府的友好互动,成为芜湖加快营造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
以上是蜡烛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讨论!
“十四五”伊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快车道。2021年,比亚迪总投资达200亿元,新能源动力电池及配件项目落户武威市。基于强有力的服务保障和项目的快速推进,一期工程已进入投产倒计时。
电池的成本占到整车的30%之多,是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核心技术。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比亚迪不仅在芜湖布局了年产25GWh的14磷酸亚铁锂“刀锋”电池生产线,还主动承接了武威经济开发区首个大型园区项目建设,占地226亩,预计投资5434万元。
对于企业来说,良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空气,一刻都不能缺少。比亚迪与当地政府的友好互动,成为芜湖加快营造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
武威比亚迪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00亿元,其中新能源动力电池制造中心项目投资6543.8+05亿元,新能源动力电池配件及汽车零部件项目投资50亿元。该项目分五个阶段建设。一、二期投产后,年产值6543.8+07.5亿元,税收近6543.8+00亿元,提供就业近万人。
“2021 7月11上门洽谈,7月26日正式签约,8月初项目开工。”武威市投资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卢艳玲告诉记者,签约用了15天,开工用了30天。芜湖和武威政府的高效联动给比亚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坚定了其进一步扩大投资的决心。不久后又分成两个新项目,各追加投资50亿元,项目总金额200亿元。
建设中,武威市委书记、市长牵头推项目,成立指挥部,成立专班,每周安排专题,带动相关部门现场办公,与比亚迪建立联合会商机制,确保“零距离”沟通和“零时差”服务。总部每周发布工作简报,对所有任务实行清单管理,推销号。“不说做不到的,只说做不到的”,合力解决供电、能耗、土源、就业等关键问题。
2021 65438+2月21,武威比亚迪项目一期车间。工人们正在安装生产设备,上班族已经进驻,招聘已经全面开始,25天的投产倒计时亮眼。“今年6月5438+10月65438+5月,一期工程三条生产线先投产。这意味着从签约到投产只用了半年时间,这在不作为上是前所未有的,在比亚迪全国项目中也是罕见的。”武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姜说。
吸引比亚迪项目,无为可谓诚意满满。翻开武威经开区规划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比亚迪项目在武威经开区处于战略空白地位,地块方正,路网等基础设施齐全,南面紧邻省道,西面不到一公里就是京福高铁武威站。
武威比亚迪项目既涉及高科技领域,也涉及装备制造业。武威市经信局党组成员范表示,市经信局已提前组织专题研讨,计划通过“小范围推广”,帮助企业尽快进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方便今后享受技术改造等政策;通过“高水平培育”帮助企业尽快进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为企业投产后的税收优惠开“绿灯”。
在武威经济开发区,“比亚迪为家乡争光,家乡帮比亚迪”的标语温情脉脉。在当地干部眼里,营造营商环境最简单的逻辑就是把企业家当家人,无论是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还是建立以企业满意度为导向的监控机制,让企业有获得感。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是无为而治走出去的商界精英,芜湖最著名的企业家之一。2021年7月,王传福到家乡考察时,对武威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达了继续在家乡扩大投资的决心和愿望。此前,他对新项目深表好感,“是芜湖市主要领导的格局和无为地方政府的诚意打动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