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菲汽车能不平凡吗?
那时候是移动互联网高歌猛进的好年头。就像现在,是新能源汽车高歌猛进的好年景。
1.突然改变候选人
10年10月30日,SAIC(股票代码:600104)发布公告称,拟投资樊菲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樊菲汽车),剥离SAIC乘用车分公司R品牌,使樊菲汽车以轻资产方式市场化运营,加速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创新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樊菲汽车注册资本70亿元,其中公司认缴66.5亿元,占注册资本的95%;上海儒源汽车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员工持股平台)认缴3.5亿元,占注册资本的5%。
R车将更名为“樊菲车”的消息已经在市场上流传了一段时间。所有人都认为SAIC会在广州车展期间正式宣布,但我没想到会这么快。
没想到的是SAIC微信官方账号发布的消息:畅享出行CEO吴冰将出任樊菲汽车CEO。人们认为SAIC会让副总统杨晓东继续承担这一责任。与官方公布相比,CEO人选的突然变化令人惊讶。
在百度人物词条中,吴冰的介绍如下:
吴冰,中国* * *党员,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硕士学位。
在上海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任职的20年间,吴冰先后在SAIC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保险销售有限公司等多家集团子公司担任重要职务..
经咨询SAIC内部人士,得知吴冰出生于1976。在他担任雪佛兰事业部负责人期间,曾一度达到雪佛兰品牌销量的巅峰:2014年售出76万辆。由于表现突出,他被集团选为最年轻的厂级高管之一。而且他履历丰富,“营销、财务、法务、互联网都做过”,也是“SAIC最具互联网基因的厂级高管”。
另据了解,SAIC总裁王晓秋和副总裁杨晓东将进入樊菲汽车董事会,如无意外,他们将分别担任樊菲汽车董事长和副董事长。这样的配置,就像智机汽车一样,体现了SAIC对智机和樊菲这两个新品牌同样的“重视和希望”。
樊菲汽车的前身是SAIC乘用车创造的新品牌“R汽车”。自2020年亮相以来,经历了俞敬民(现任上汽大众销售公司总经理)和杨晓东(SAIC集团副总裁、SAIC乘用车总经理)两位“虚拟CEO”。依托SAIC乘用车的R&D和制造资源,R汽车团队近两年专注于品牌年轻化和直营渠道建设,以“不成功便成仁”的风格赢得了“舍生忘死的年轻人”的赞誉。
经过两年的“逃命”,R汽车获得了和智机一样的机会:成立公司,在市场上独立运营。SAIC内部人士表示,樊菲汽车的成立和吴冰的到来,显示出SAIC高层推动“创新品牌双子星”战略的决心,以及对团队年轻化问题的高度重视。
2.破釜沉舟的SAIC。
SAIC 2021三季报显示,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861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13.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36亿元,同比下降65,438+04.7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80.3亿元。这份报告显示,SAIC的主要企业(上汽大众、SAIC通用、SAIC自主等。,主要是燃油乘用车)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为把握“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的行业发展趋势,加快提升智能电动汽车全栈软件开发能力,建立符合软件公司和软件人才特点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打造开放、市场化的平台型软件技术公司,更好地赋能产品数字化创新和市场开拓,公司拟投资设立零束科技有限公司。
零束科技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7亿元,其中公司认缴人民币34.5亿元,占注册资本的93.24%。上海零升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员工持股平台)认缴2.5亿元,占注册资本的6.76%。
这一宣布,如同宣布成立樊菲汽车公司一样,必将引起零束科技公司内部的欢呼。SAIC内部人士透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以李俊(零束总经理)为代表的零束团队一直在努力建立零束技术。
在零束科技成立的官方公告中,作为SAIC实现“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的主要载体,零束科技定位为平台型软件技术公司,致力于让汽车成为至关重要的人类伙伴。公司专注于智能汽车高附加值产品模块的研发,为整车企业提供全栈平台解决方案。
至此,SAIC向电动化、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棋子全部落地:智机汽车、樊菲汽车作为双子星的创新品牌,一个定位高端,一个定位中高端,占领城市前方;零束科技作为软件平台公司,为他们保驾护航。SAIC对这三家公司的初始投资总计超过6543.8+0.5亿元。(见《独家| SAIC豪赌未来十年,零捆绑“银河全栈3.0”获批》)
一位业内同行曾评价,相比一汽的红旗、东风的蓝图、北汽的极狐、广汽的爱安,在所有国企中,SAIC的转型战略构想最丰富、链条最完整、前期投入最大、考虑更周密,即有破釜沉舟之志,又有全局之策。
3.第一遍
据说早在2018,SAIC高层就已经做出了这样的判断:电气化、智能化的大拐点,老品牌守不住了。新势力的创新不仅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更在于新的组织理念的创新。
这项三年前就计划好的改革现在已经告一段落。从SAIC的角度来看,它看起来非常令人满意。问题是:樊菲能不平凡吗?这个问题同样适用于知止和零束。
第一道坎就在眼前:你能跑出速度吗?现在樊菲独立了,他面临的是和韦小立一样的生活环境。现在的樊菲车和魏小利比,处于综合劣势:1,钱不如别人;2.品牌知名度不如别人;3.用户池比人小;4.如果产品线的准备不丰富;5.自研力量薄弱,大部分依靠零梁和SAIC客车。
尽管如此,只要樊菲汽车的成立能释放出更高的速度——高达魏小利,樊菲就能生存下去而不被他们进一步拉大。这个设置是合理的。
过了第一关再讨论其他问题就有意义了。
4.飞越过去的事件
2017,万达集团年会上,王健林承认了樊菲的失败。他总结道:“过去,我一直想做规模。如果一开始只为万达广场和旅游度假区做研发,我可能已经功成名就了。”他还说自己犯了一个错误,给了曲德军太多的钱——“如果我给的钱少一点,我就设定投资上限了。”
王健林的总结彻底否定了他五年前的野心:与马云角力。
不久后,他开始断臂求生,疯狂抛售资产。后来,他曾为此被神化。
2020年,樊菲电子商务宣布注销。王健林和樊菲的故事到此结束。
但是,如果双方还能信守承诺,王健林就赢了。202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电子商务仅占当年零售市场总额的三分之一。
这又让人感叹:既然老王对未来十年有清晰的愿景,为什么还要急着去做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