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院如何化解过渡风险?
那么,在转型过程中,设计院项目风险管理的重点是什么?作为项目的总承包商,项目所面临的风险与业主独立承担的风险的区别在于,业主通过总承包将部分风险转移给了总承包商。因此,对于承接工程总承包项目的企业来说,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就是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总承包商应承担的项目风险。因此,设计院总承包项目的风险关键在于总承包合同,风险管理的重点在于营销阶段的合同管理和实施阶段的具体风险管理。
从项目风险管理来看,营销阶段合同管理的重点是总承包商在签订合同前要识别项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尽可能在总合同中明确规定相应的责任和利益,以保护企业自身的利益。这就要求转型中的设计院必须具备完善的合同管理能力,对项目全过程的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和动态研究,最终将风险管理与合同管理融为一体,才能在项目的营销阶段最大限度地保护自身利益。
此外,设计院不能放松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项目实施团队的执行能力风险,包括进度管理风险、成本管理风险、内部人员风险、质量安全风险等。另一种是各种外部不可控因素带来的风险,包括原材料价格风险、法律风险、业主财务风险、分包商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等。
项目风险管理的三个步骤
对于单个项目,设计院的项目风险管理需要经历三个步骤。
项目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风险识别。风险识别必须着眼于项目的全过程,包括启动阶段、设计、采购、施工和项目收尾,全面识别影响项目的所有因素,以穷尽项目过程中所有可能的风险。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很多种,一般可以用专家法和系统分析法来识别。
系统地识别项目管理风险后,第二步是评估已识别的风险。风险评估是根据项目风险因素的影响和概率,综合筛选出对项目目标影响大、发生概率高的项目风险因素。项目风险评估也可以采用专家法进行,即各个领域的专家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的项目经验,对项目中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然后对所有项目风险因素进行分类,便于对项目风险进行分级管理。
项目风险管理的第三步是制定风险应对措施。也就是说,要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对策或方案,具体对策主要包括风险转移、风险防范、风险弱化和风险消化。其中,风险转移和风险防范是应对风险的主要措施。风险转移主要可以通过总承包管理、分包管理、采购合同管理来转移项目风险。风险防范是通过采取风险防范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概率的手段。当然,在实施风险管理对策后,设计院还必须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对识别出的项目风险因素及相应对策进行跟踪和监控。
在实际的风险管理过程中,设计院还必须注意,一方面,作为项目的总承包商,必须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降低内部经营风险;另一方面,一些形成监控体系的总承包项目的风险必须由专业人员或机构进行跟踪监控,包括原材料价格风险、法律风险、业主风险等。,并应定期更新和总结信息。一旦可能发生一定的风险,应启动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造成的损失,从而达到保护企业自身利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