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结构性去产能有效吗?

今年6-7月,全国退出煤炭产能约8000万吨,完成全年任务65438+5亿吨的50%以上;粗钢产能压减2470万吨,完成全年3000万吨任务的80%以上。去产能推动钢铁、煤炭、煤电等行业产能利用率显著提高,供求关系明显改善,企业效益持续改善。

据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赵介绍,中国以处置“僵尸企业”为重要抓手,倒逼落后产能和不达标煤矿彻底退出。截至目前,与2015年末相比,全国30万吨以下煤矿减少2800余处,下降约50%,1.2万吨及以上大型现代化煤矿增加约200处。大型现代化煤矿成为我国煤炭生产的主体,行业供给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

赵晨曦认为,虽然煤炭行业去产能成效显著,但仍处于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期”。优质供给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需要继续着力提升供给体系质量,从总量去产能转向结构去产能和系统优化去产能。要打通去产能的制度梗阻,推进去产能、去债务、“僵尸企业”的出清;有序释放优质先进产能,不断增强安全清洁高效稳定的煤炭供应能力。此外,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蔡荣华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继续深入推进钢铁去产能工作,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严禁违规增加产能。随着无效钢铁产能的退出,粗钢产能利用率大幅回升,基本回到合理区间。

不过,蔡荣华也指出,随着钢材市场供需形势的改善,特别是价格反弹,部分企业预期有所改变,去产能积极性有所下降。严禁新增产能,防止已化解的过剩产能复产的压力仍然很大。今后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继续处置“僵尸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坚定不移地落实化解钢铁过剩产能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