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的页岩气开发区域有哪些?

目前页岩气勘探的突破主要在鄂尔多斯盆地的四川、长宁、威远、昭通、涪陵和延长。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推进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自2009年以来,中国开展了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和有利区优选,进行了两轮页岩气勘探区块招标,经国务院批准将页岩气作为独立矿种,放开了页岩气勘探开发市场,发布了《关于加强页岩气勘探开发和监管工作的通知》,发布了《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编制了《页岩气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了《页岩气产业政策》。与此同时,中国在鼓励外商投资、引导产业发展、建设示范区、推进科技攻关、减免页岩气开发利用税费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页岩气勘探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中国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页岩气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和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水平井成本不断降低,建设周期不断缩短。水平井单井成本由654.38+0亿元降至5000-7000万元,钻井周期由654.38+0.50天降至70天,实现最短钻井周期46天。

随着技术进步和优惠政策的不断出台,2014上半年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页岩气勘探主要在鄂尔多斯盆地的四川、长宁、威远、昭通、涪陵、延长等地取得突破,第三系储量近5000亿立方米,已形成6543.8+05亿立方米的年产能。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7月底,中石油、中石化、延长石油已生产页岩气6.8亿立方米。预计2015年将达到或超额完成65亿立方米的计划目标。